本文作者:KTV免费预定

中国成为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是哪一年(目前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是)

KTV免费预定 2022年10月12日 11:30:27 2

本文目录一览:

出境旅游市场近年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截止2019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的场景日益多元化,出境旅游已是中国人生活水平改善、幸福指数提升的一大标志。

1、在预订渠道上,中国游客一个手机走天下,携程这类OTA(在线旅行社)成为出境游主流预订、服务平台。

2018年,携程通过各类出境旅游产品和服务,服务了超过5000万人次出境游客。2019年中国游客选择出境游度假产品到达全球158个国家,较去年增加了17%,出境人次和消费额也创新高。

2、银行卡消费仍是主要的支付方式,但移动支付快速提升,银联卡已成为中国人出境主流支付工具。

为更好服务出境游客,银联国际加速受理环境建设。境外已有176个国家和地区,2850万商户支持银联卡,“云闪付”用户已可在境外52个国家和地区扫码或“挥”机支付。银联国际数据显示,

扩展资料:

中国出境游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融入当地生活,深耕目的地特色体验

从在线旅游厂商来看,途家扩充10万+海外新房源,布局对应中国出境游热门东南亚目的地;穷游Q-Home线下门店加入民宿功能,目的地生活场景从服饰、厨艺到住宿逐步丰富。

2、技术+服务并行,解决目的地即时需求

旅游和科技的发展相辅相成,科技改变人们的旅游方式带来更多互动式的体验,而体验中产生的差异化新需求也在催化着技术不断前行。从需求本质上来看,游客对技术的需求即是对解决能力的需求,因此,安全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的技术革新才是提升服务的有力辅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9中国人出境旅游消费报告发布

sign外出常用英语标识有哪些?

常用的英语表示有:Entrance-入口;Exit-出口;Bus Stop-车站;Park-停车场;Open-营业;Push-推;Pull-拉;Pub-酒店;Emergency Shelter-应急避难场所;Fire Alarm-火情警报;Fire Extinguisher-灭火器

旅游分为出境旅游以及国内旅游。而出境旅游涵盖的内容就可以细分到各目的地,比如欧洲旅游,澳洲旅游,美洲旅游,中东非洲旅游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选择去国外旅游度假,2009年出境市场人数更是多达4000多万人次。2009年的中国出境旅游经历了金融危机与甲型流感的双重冲击,仍然保持了小幅增长。在各种政策因素利好的情况下,中国出境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各境外旅游机构加强了对中国市场的促销力度。出境旅游业作为国民旅游消费热点,加强国际交流的功能日益明显,并成为中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议题。 2009年,各大旅行社出境旅游产品创新有较大发展,产品细分更加明显,服务质量更受关注。老牌目的地产品的推陈出新,新兴目的地的强势登陆均体现出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强大的吸引力。

2009年底,中国政府将旅游业定性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并确定到2015年,“出境旅游人数达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的目标。预计2010年中国出境旅游服务体系、市场监管与服务质量等方面将有所突破。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增多,出境旅游需求的扩大、民营出境旅行社的扩张、出境旅游经营权的逐步放开、出境旅游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将使危机之后的整个出境旅游市场呈现出更加开放、有序、繁荣的局面。

中国现有涉及旅游服务的6500多家网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综合门户网站的旅游频道,旅游只是整个网站的补充,在旅游信息的权威性、全面性和实用性方面没有优势,所以不是旅游电子商务的主流;

另一类是旅游专业网站,包括一些景区、酒店网站,更高层次旅游网站则依托大旅行商,并开展信息交流、网上预定。相比较而言,后一类旅行网站更是今后发展的主流。

由于旅游借助互联网,能够解决传统旅游业不能解决的适应游客行、吃、住、游、玩一体化的需求;同时还由于旅游也作为一个整体的商业生态链,涉及到旅行服务机构、酒店、景区、交通等等,利用互联网可以将这些环节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而可以大大提高服务的水平和业务的来源。近来,传统旅游业已经越来越感到来自互联网的“双刃剑”的考验,一方面,互联网为传统旅游业提供新的机遇及提高服务水平和运作水平的手段,另一方面,大多数没有开展网上业务的中小旅行社则面临严峻的挑战。

随着中国公民更多走出国门,游遍天下,中国旅游对世界旅游乃至经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2亿人次,旅游花费10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6.7%。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国游客”在全球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6年1月29日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表示。中国已形成40亿人次的国内旅游市场,入出境市场超过2.5亿人次,旅游对国内经济和就业的贡献率均超过10%。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对全球旅游收入的贡献年均超过13%。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境外旅游消费继续位列世界第一。

中国公民出境游是从那年开始的

时间节点如果要追溯中国成为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是哪一年的话,那应该就是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开始的,建国之后才有的中国公民。2009年开始爆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选择去国外旅游度假,2009年出境市场人数更是多达4000多万人次。2009年的中国出境旅游经历中国成为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是哪一年了金融危机与甲型流感的双重冲击,仍然保持了小幅增长。在各种政策因素利好的情况下,中国出境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各境外旅游机构加强了对中国市场的促销力度。出境旅游业作为国民旅游消费热点,加强国际交流的功能日益明显,并成为中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议题。 2009年,各大旅行社出境旅游产品创新有较大发展,产品细分更加明显,服务质量更受关注。老牌目的地产品的推陈出新,新兴目的地的强势登陆均体现出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强大的吸引力。

出境旅游的发展现状

1997年3月,国家旅游局、公安部颁布《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跻身全球出境旅游消费前十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客源输出国。我国目前出境旅游的发展大体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旅游人次保持连续高速增长

1994年至2003年,我国累计出境近一亿人次,年均增长13.87%。其中,2003年出境总人数达2022万人次,首次超过日本1700万人次左右的出境规模,成为亚洲最大的客源输出国。见表1。

另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05年我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总人数为3102.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5%,居亚洲第一位。其中:因公出境588.63万人次,相比上年增长了0.2%,占出境总人数的19.0%;因私出境2514.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4%,占出境总人数的81.0%。见图1。

(二)目的地国家集中度发生变化

截至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总数达到90个,已经实施的达63个。我国出境旅游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体上,我国公民出境目的地仍然以亚太地区为主。从地域上看,1997年以前出境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新、马、泰和港澳地区,而现在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德国等更多国家已经成为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

(三)出境旅游的性质结构发生了转变

近年来,在我国公民出境总人数中,因公出境人数与因私出境人数都出现了增长的势头。

因公出境在经历两年的减少之后,于2001年出现正增长,这一变化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扩大有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因私出境旅游冲破长期封闭,一经开办就成为旅游市场的热点。而且,从2000年起,我国因私出境人数超过因公出境人数,成为出境旅游的主体。

(四)出境旅游成为旅行社新的利润增长点

出境旅游在我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经营操作主动性强,且利润率较高,各家旅行社都瞄准这块市场,开辟新的利润来源。

(五)我国公民境外消费支出高

高收入的群体是我国出境旅游的主体。因此,我国公民在境外的消费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平均水平。据记载,目前,内地游客人均在港消费已达5000港元,在澳大利亚人均消费3000美元。粗略推算,国人每年出境旅游消费的总支出至少在200亿美元以上。

(六)人民币升值客观上刺激了出境旅游势头的增长

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调整人民币汇率以来,人民币一直不断升值,汇率屡创新高,人民币升值促进了出境旅游热潮的持续升温。

出境旅游的费用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旅行社收取的费用,这包括游客的交通、食宿、游玩等方面。由于这部分费用支付给旅行社的是人民币,因此不会对游客产生很大影响。

另一部分费用是游客在境外的购物。人民币升值后,居民境外消费能力相对变强,居民境外购物将进一步受到激励;一些潜在游客也会在升值的心理下加入到出境游的队伍;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也将出现新的结构变化,欧美游受到欢迎。另外,出国留学旅游受到市场追捧。

2013年一季度,国内旅游人数达9.98亿人次,同比增长14.1%,国内旅游收入7657亿元,增长18.4%。

当前中国已形成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去年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并继续保持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地位。总体来看,旅游市场总量在增长,结构在优化,效益在提升,旅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下半年中国将大力巩固重点市场、积极发展新兴市场、着力培育潜在市场,强化措施,开拓创新,保持三大旅游市场平稳增长,保持中国旅游业国际地位稳中有升。

80后成出境旅游消费主力军

消费力旺盛的中国游客让羊年春节成为全球商户的“旺季”。大数据显示,中国“80后”正逐步成为出境游消费的主力军。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旅游输出国。2014年中国内地出境旅游人次超过1亿,海外交易总额达1648亿美元。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调查报告》显示,35岁以下的内地旅客已经成为主要的中国出境游人群,去年超过67.5%的中国内地旅客为“80后”。由于中国年轻旅客热衷冒险和英语水平的提升,古巴、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原本“冷门”的拉丁美洲地区受欢迎程度也迅速提升。

中国:世界最大境外消费国,消费额是第二名两倍

从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大陆游客的境外消费总额达到2610亿美元,自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中国就成为全球最大游客来源国。报告显示,全球第二大游客来源地是美国。去年美国游客的境外消费达到1220亿美元,中国境外消费额已逾排名第二的美国两倍。也是自2004年以来,中国游客境外消费连续第12年呈两位数增长。

由于近年中国迈入新常态,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渐渐增多,出境游客从一线城市逐步向周边地区二三线甚至城镇居民扩张,且“新一线城市”为出境旅游市场贡献了最大的新客群,目前的新一线城市人群的消费水平已经逐步比肩一线城市。受中国老大哥带动影响下,中国周边的国家也开始受益起来,从以前出国到香港台湾,到后来首选东南亚,韩国,日本。让这几个周边兄弟也开始尝到中国大哥富裕后的甜头,韩国小棒子更是在中国大妈的支持下把旅游业发展成为了支柱产业之一,每年到韩国消费的中国大妈买买买让韩国旅游业简直笑得合不拢嘴。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表报告表示,中国已经成为泰国、日本、韩国、越南、俄罗斯、朝鲜、马尔代夫、英国等多个国家的第一大入境旅游客源地。中国游客更倾向于赴中国周边城市旅游,一为地理位置相对斤,二来中国人喜欢前往亚洲的海岛度假。东南亚很多秀美的岛屿如巴厘岛、马尔代夫、普吉岛等都成为中国人旅游的首选地。最热门的十大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分别为:泰国、韩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印度尼西亚、越南。

据悉,2016年访问韩国的外国游客共计1720万人次,中国游客占半,达806万。而中国游客的购买力之强大,世界皆知。中国游客的在韩消费数额,可以占到整个韩国旅游市场收益的7成。高于其中国成为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是哪一年他国家游客消费额一倍以上。随着“萨德”风波持续席卷中韩,在中国全民抵制乐天、全民抵制韩国的热潮之下,国内多家旅行社也相继宣布停止销售赴韩游线路,国内部分旅游网站下架了所有韩国游产品。如此一来,中国游客减幅有可能达到50%左右。如果中国游客减半的情况持续一年,免税店龙头乐天免税店将蒙受数万亿韩元的销售损失,而最近两三年新生的免税店甚至可能遭遇倒闭危机。这个个正遭受着百万人失业的国家,如何还有底气将中国人的抵制不当回事呢中国成为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是哪一年

随着这次四月的朝核危机,美国置韩国于战争的危险边缘,导致多国旅行社已经发布前往韩国旅游的红色预警,并召回了在韩国旅游的国民,更是导致韩国的旅游业雪上加霜中国成为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是哪一年!棒子国中国成为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是哪一年?你们现在看清楚了吗中国成为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是哪一年?认清楚了吗?你们现在还敢得罪中国老大哥?跟着美国早晚开火,跟着中国老大哥还有汤喝!中国大哥一直都是带着你们走向和平,共同富裕!

在“萨德”影响下,原本计划韩国的中国大妈已经把旅行目标转向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如今“与其花个两三千在家门口转悠,不如出国走一走。”已经成为近年中国人的口头禅,尤其东南亚又近又便宜又美,像最热门国内出境游的首选地泰国,相对物价超低,何止月薪3千可以去,即便是学生攒些钱也可以去一次,而且签证又方便,可以说泰国是出国性价比最高的国家之一,成为了众多中国人最喜欢旅行的国家之一!随着东南亚旅游线路的日趋成熟,价格便宜东南亚旅行套餐也受中国市场追捧,根据美味游旗下跟着脚步去旅行市场统计,2017年上半年通过美味游巴厘岛7日游的游客相比增长15%,三千多四千元新马泰十日游更是收到了大学生毕业旅行季的追捧,成为毕业旅行出游的首选项目。

原文出自:美味游,转载请注明来源!

为什么说中国人“走到哪就买到哪”?

2016年,中国出境游达1.22万亿人次,比上一年增长4.3%;出境旅游消费109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5.1%。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及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境外消费需求日益旺盛。

中国人境外消费升级的表现之一是酒店和餐饮等消费迅速增长,这主要是因为过去中国人出境游以跟团游为主,如今自由行比例显著增加。中国人出境游对休闲放松、深入体验当地文化和美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从消费目的地来看,中国人出境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美。从消费者特征来看,境外消费以20~30岁女性及30~40岁男性为主。

据香港旅发局发布数据:内地访港人次从1997年的236万攀升至2016年超过4277万,十年间增长17倍,这一数字相当于中国内地出境游总人数的1/3,相当于中国13亿人口中,每30人就有一人去年赴港旅游。

20年来,香港旅游经历巨大变迁。香港回归后,赴港旅游经历了五个时期:其中97年到02年是萌芽期,以富裕的跟团游为主,游客量较少;03年-05年是发展期,非典后香港旅游迎来一波小高潮,香港迪士尼的开园吸引了大批游客赴港旅游;06-08是巅峰期,出境游热潮来临,香港作为最便捷,最经济的目的地成为出境游首选;随后的09年-14年,过热的香港游引发一系列问题,低价团泛滥导致香港旅游体验度下降;15-17年,市场回归理性,赴港人数增速放缓,甚至一度衰退,但消费升级赴港旅游从买买买到深度游,体验香港文化。

年轻人在消费时更为精明、挑剔,属于专家型消费者。成长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下的他们,每日接收大量碎片化信息,具有个性与主见,惯于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决策,并在消费前做足功课。尽管这不代表年轻人完全不会冲动消费,但至少缺乏理智的盲目消费已急剧减少。

赴港游客2013年和2017年赴港的消费结构对比发现,游客的消费结构也从省吃俭和用于购物,到增加在酒店、旅游服务、美食、玩乐项目上的支出。赴港游以前开销最大的是购物,占到30%以上,现在开销最大的是酒店、美食和玩乐项目。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