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大学生旅游需求分析
- 2、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 3、分析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个人因素:1.生命周期阶段2.经济状况。3生活方式4.个性5.自我概念
- 4、大学生旅游和老年旅游的旅游消费行为差异
- 5、如何看待大学生频繁高消费旅行?
大学生旅游需求分析
旅游市场是由单独的游客组成的,而人们之所以成为游客,是由旅游动机决定的。旅行动机,包括内动力,外动力(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中间条件(收入水平,闲暇的时间和交通条件)三个方面组成。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
1.1旅游动机复杂而强烈
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大学生旅游动机主要有:
(1)放松身心。大学生课业繁重,来自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比较大,面对繁重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外出旅游,放松身心,寻求乐趣的愿望。调查相关资料显示,16到26岁的青少年中,有35.16%的人旅游目的在于寻求乐趣。
(2)拓宽视野。现在的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早已不局限于单纯课本知识界限,而是转向社会和生活学习。据调查显示:16到26岁的青少年外出旅游的目的,46.29%在于拓宽视野。
(3)运动。大学生活泼好动,而平时又忙于学业,缺乏运动和锻炼的机会,因此,许多大学生旅游包含利用旅游的机会,进行登山、滑雪等运动健身的动机。
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1、大学生消费的情绪性还表现在消费上的连续性,如果消费一次后如果感觉很满意,很可能会连续消费同企业的相同或不同产品,并且还会推荐自己的伙伴消费;若不满意很可能不再消费,而且这样的感觉因为大学生之间信息的迅速交流,会感染到周围的同学,因此企业应该着重注意产品的质量,企业的服务等,要给大学生留下一种亲切的感觉,产生下次还想来的欲望,切不可对他们进行坑骗等不良行为,也不可以设一些“合法的陷阱”,这样会砸掉自己的产品和企业信誉,产生连锁反应。
同时情绪性的另一面是冲动消费,容易受广告等宣传的影响和商家宣传和促销方式的引导(尤其在黄金周等时期),消费具有冲动的特点,因此商家要注意利用广告等宣传形式,尤其加强适合学生特点口味的宣传,如公益与商业相结合的互动型大学生活动,或对大学生活动提供一些赞助。百事可乐大学生艺术新星大赛就是这样的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力,这种活动影响比较深远。
2、先锋性消费,消费观念越来越超前。
大学生站在先进文化的最前端,容易接触到、也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消费观念也比较超前,消费观念也变化比较快,比如对网上购物容易接受,对“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的对新兴消费方式也比较容易接受。
大学生具有勇于尝试的个性特点,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同时比较喜欢新事物,消费观念比较超前。新事物包括全新的物品以及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的新功能,新包装,新内涵,新形象,旧产品的新购买方式(如网上购物)、促销活动(如有奖促销)等等,因此企业应该根据大学生不断变化的心理,结合社会新出现的时尚开发新产品和新创意,并注意作好宣传,增加内涵等附加价值。
3、消费产品集中,购买集中特征明显
目前消费产品比较集中,主要停留在时尚、电子、影像、文化、娱乐、交友、培训上,随着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时尚物品花样的发展,受示范效应的影响,消费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目前来讲仍然处于一个集中的水平,但具体物品变化较快,比如在IT消费产品上,可能在一段时期内流行的是CD机,而另一段时期可能就是MP3了。
另外,大学生消费最大的特点还在于追求时尚化,追求时尚的东西,喜欢新奇的和浪漫的事物,消费品追求个性的张扬。追求时尚也是大学生消费具有盲目示范效应的原因,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比较容易把握大学生产品的方向。大学生消费有一个趋势就是从实用化向时尚化过渡,消费的大头已经不再是学习用品、书籍之类的东西,已经转变成了电脑网络、手机、旅游等比较前卫的带有时尚气息的产品。
4、对商品的品牌比较看重。
名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大,通常大学生在购买东西时,非常看重品牌。没有牌子的东西一般不会去关注。在大学生的心目中,品牌既是一种质量的保证,也是一种品味的象征。他们有着非常强的品牌意识,在他们看来,有品牌才会有质量。他们认为一个品牌的建设需要很长时间。他们认为“一个品牌能生存下来,就表示市场肯定,有相对可信度,同时建立一个品牌,产品质量是保证。另外,良好优质的售后服务也是非常关键的。”同时大学生有很高的品牌忠诚度。一旦尝试了某个品牌,觉得很好用,一直都会使用这个品牌。当然,对于类似于服装之类的时尚商品,大部分同学表示,毕业之后不会再买现在喜欢的品牌。而且,大部分大学生是上了大学之后,从开始关注一些品牌,对一些品牌的忠诚度也是在之后才慢慢形成的。可见,大学阶段对于大学生的品牌意识和忠诚度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大学生能够接触到海量产品信息,同时他们判断能力也不断趋于成熟,而且这个阶段形成的一些品牌观念也很有可能会带到他们毕业以后的生活中。
5、大学生群居性、集中性购买
大学生群居性、集中性购买的特点非常利于商家们进行季节性的重点促销,因此企业应该加强重点性的有针对性的促销,众所周知,在每年的九月份,随着新生入学,高校市场会形成一次井喷的过程,同时在各个节假日来临之际,学生经济能力较强,消费欲旺盛。校园消费将进入井喷状态,形成了“节假日经济”,这实际上成为商家在高校范围内树立属于自己的独特商业品牌的良好时机。
以上几点独特的商业价值,都呈现出大规模、低成本,以及高质量等几个特点,使得校园营销极具商业价值。简要地说,企业开展产品和品牌推广,近期可以影响甚至改变大学生的购买行为,产生实际的营销结果,远期可以长期地改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意义非常重大。
分析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个人因素:1.生命周期阶段2.经济状况。3生活方式4.个性5.自我概念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大学生自助旅游消费行为分析的主要休闲消费项目选择和消费状况进行简单的单因素分析大学生自助旅游消费行为分析,找出大学生休闲消费的重点和趋势;通过多因素的交叉统计分析找出大学生休闲消费行为因素的相关关系;最后用方差分析来论证因素的显著性。应关注休闲消费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大学生自助旅游消费行为分析,正确引导大学生休闲消费。
【关键词】大学生 休闲消费 影响因素
我国目前在校大学生多达数千万人,为了解大学生的休闲消费现状和消费行为影响因素,从而对大学生的休闲消费趋势作出预测和判断,在江苏的三所大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9份,调查对象涉及2006、2007、2008三个年级的学生。下文以统计学相关理论为基础,用SPSS软件对问卷所反映的数据结果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相关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
单因素统计分析
针对大学生休闲项目的选择和消费的具体情况,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包括变量的频数分布、集中趋势等基本统计描述。①
大学生休闲消费项目的选择情况。对大学生休闲花费较多的项目进行描述频数统计得出,大学生花费最多的项目首先是零食,其次是上网、通讯、饰品或化妆品。这说明大学生休闲消费除了零食这类传统项目外,对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也比较多;同时现在的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比较重视个人形象,在化妆品等方面有较多的花费。调查显示大学生购买书报杂志和体育用品的花费不高,据推测是因为阅读可以通过上网阅览等方式解决,体育用品可以通过租赁和互借的方式来获得。但通过深入访谈发现,比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现在的大学生书籍阅读量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大学生更多倾向于选择室内休闲活动。
大学生休闲消费行为的进一步分析。大学生休闲花费的首选是购买零食。在对零食费用的调查中发现仅有4.8%的学生从不购买零食,而每月购买50元以下和50~100元零食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为36.0%和34.9%,有24.4%的学生月均购买零食费用达100元以上甚至更高。通过深入访谈发现,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部分大学生的休闲食品或饮品的消费频率和消费档次均有提高。
位居其次的是上网和手机通讯。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费用基本合理,有54.5%的同学控制在每月50元以下,在80元及以下的占74.1%;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主要以看电影、电视及网络聊天等休闲活动为主,其次是看新闻评论、玩网络游戏。通过进一步访谈发现玩网络游戏的学生虽然是少数,但花费较高,一般月均120元以上甚至更高。
调查显示每月手机通讯费在100元及以下的大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85.2%,表明手机通讯消费已是大学生通讯消费的主流;在手机用途的调查中,60.3%的学生选择了短信聊天,其次是打电话。根据深入访谈得知多数大学生平均月发短信400~500条,短信内容以生活、情感、学习为主,短信发送的对象主要是关系较好的同学、朋友,可以看出大学生交往更注重互动性,但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际沟通能力却没有得到更多加强。
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旅游消费,调查显示大学生年平均旅游消费在200元及以下的占54.5%,年均旅游消费在500元以上甚至更高的占23.8%,有近1/3的学生表明近期最渴望的休闲消费是旅游,可以预见大学生旅游市场消费潜力巨大。
随着学生交往活动的增多,聚餐类休闲消费也时有发生,调查中,49.2%的学生月均聚餐费用在50元及以下,56.1%的学生平均每学期要赠送同学、朋友价值100元以内的礼物。一些社会上流行的休闲方式也影响到大学生,比如去KTV唱歌、健身房健身等,到过这类休闲场所消费的大学生占总调查对象的52.9%。
大学生休闲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效果评价。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大学生在休闲消费时,有64.0%的人最注重个人感受,大学生在休闲消费时的自主意识较强,但过于重视自我也易引发盲目消费。42.2%的大学生消费信息来源是通过同学和朋友推荐,通过互联网和大众媒体广告的各占22.1%和18.1%,可以看出互联网上的各类促销信息对大学生休闲消费选择的影响逐渐加大。
82.6%学生对自己的休闲消费状况评价(主要是消费金额)倾向于基本合理或以上;但对消费质量评价不高,仅有33.5%的学生认为目前的休闲消费对自己的身心成长有帮助或很有帮助。
多因素统计相关分析
基于性别的大学生休闲消费行为的相关分析。首先,从表1可以看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休闲花费选择有很大不同,女生花费排在前三位的是依次是零食、化妆品或饰品、通讯;男生依次是上网、通讯、零食(与通讯并列)。另外女生在交友方面的花费较男生低,可能是由于大部分女生较注重个人消费,而男生则相对较重视人际交往。
基于年级的大学生休闲消费行为的相关分析。调查显示各年级大学生(样本中一、二、三年级人数大体相近,分别为58人、65人、66人)排在前几项的消费费用主要是零食费、通讯费、上网费、化妆品或饰品费等,其中化妆品或饰品费从一年级到二年级增长较快,说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越来越重视外在形象;而零食费随着年级增长呈同步增长趋势,主要原因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自习或实习时间开始增多,休闲食品消费也开始增多。
基于生活费的大学生休闲消费的相关分析。根据对大学生所拥有的生活费和大学生休闲花费较多项目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分析,得出生活费在500元以下的大学生日常休闲消费主要集中在零食、通讯和上网方面,倾向于满足基本的休闲消费;占总数82.0%的生活费在500元~1000元的大学生在化妆品、书报杂志等方面的消费有所增加;生活费在1000元以上的学生中上网、娱乐交友、体育用品和其大学生自助旅游消费行为分析他方面的花费增加较多,说明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大学生更喜欢体验式和互动式休闲。
基于方差的分析
在前面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以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及生活费为因变量,以大学生对目前休闲消费状况的满意程度为因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②通过方差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不同所在地、不同年级、不同的生活费用之间差异程度不显著,但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休闲消费满意度是不同的。性别因素可以作为相关企业拓展大学生休闲消费市场时的一个重要的市场细分因素。
结 论
第一,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休闲消费主要集中在零食(主要是休闲食品)、通讯、上网及化妆品等方面,在具体消费时因性别和经济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在休闲消费中更关注那些有助于个人综合素质提升的休闲项目,如社交、健身和旅游等。
第二,目前大学生最渴望的休闲方式是假期旅游,调查中发现一些学生已开始尝试自助游,但旅行社显然还没有过多关注这块潜在市场,大学生消费意愿强、人数众多、消费潜量可观,旅行社可以通过开发短途游、乡村游、红色旅游等来努力降低成本、培育市场。
第三,大学生上网休闲以看电影、电视和网络聊天为主,利用网络来了解新闻资讯或查阅资料的学生较少,甚至还有少数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休闲消费的引导,使之向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
第四,调查发现性别是影响大学生休闲消费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作为休闲消费的供给方要考虑按性别差异来设计和提供产品并注意结合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价值观来改善营销方式。③另外大学生休闲消费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同学或朋友推荐,这种方式的可信度较高,易于被学生接受,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爱并接受互联网广告。
第五,大学生在关于休闲消费对身心成长的帮助等方面的评价大多趋向于“一般”,意味着大学生自助旅游消费行为分析他们对自己现有的休闲消费质量尚不是非常满意,需要引导和帮助。另外,现在的大学生休闲活动以室内休闲居多,室外体育活动较少;虚拟空间如网络和短信聊天等交往较多,但现实层面的人际沟通能力还未得到实际加强,这些都需要引导和帮助。
高校应关注休闲消费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对大学生休闲消费应正确引导,使休闲消费更加有益于学生的身心成长。
(作者单位分别为:江苏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阴工学院)
注释
①王淑芬:《应用统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5页。
②马庆国:《管理统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06页。
③卢思锋,何耐铭:“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第63页。
大学生旅游和老年旅游的旅游消费行为差异
那肯定存在差异,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相对宽松的时间,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造就了大学生旅游热。大学生属于年轻人群体,其旅游的目的主要是休闲散心,寻找乐趣e79fa5e9819331333363386132,所以选择的景点主要是自然风景区和民族风情区。
从总体来说,大多数大学生对于旅游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是属于理智消费群体,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满足中低端旅游产品的消费,因为家长的供给依然是大学生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学校没有过多重视大学生旅游,旅行社对大学生缺乏相应的旅游产品,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建议旅行社针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和旅游习惯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但是由于家庭因素和一些个人原因,有些人还是存在畸形消费,即任意挥阔型。针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观念存在很大差异性,而且还有部分学生存在非理性消费现象,要进行旅游消费教育。由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所以这种消费观念还是不可取的。我们都还是靠着父母亲的钱财来度日的寄生虫,对于这个定位我们要正确认识,不能过度自豪,我们要知耻。要考虑到父母自身经济条件再去消费,在允许的基础上。在进行旅游消费教育时,首先要进行消费教育,因为旅游消费教育是消费教育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以此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盲目非理性的消费观,培养大学生科学消费意识指导他们树立合理的消费期望,引导他们做有经济头脑的消费者,教育他们讲究消费道德。大学生对于旅游的热情证明他们的生活追求,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支持他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达到一个供他们去放松,减低浮躁的一个效果。
反观老年旅游,更多的倾向于休闲养生,散心等方面考虑,而对于旅游消费则相对要理性很多。
如何看待大学生频繁高消费旅行?
首先,我非常赞同大学生旅游来开拓眼界放松心情,但是频繁的高消费旅行是否妥当需要依据自身条件。如果家境并不富裕同时自己又没什么收入来源,那么频繁的高消费旅行是不明智的,因为这样会增加自身及家庭的生活负担,是只注重眼前玩乐的而没考虑更多方面的不智行为。但家境富裕或自身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那么高消费旅行可以解释为个人的爱好,在旅行的过程中享受与放松,是非常不错的,愉悦了身心,属于个人选择。最后,建议大学生可以多多进行旅行及其他的户外活动,让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