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发挥旅游消费券的“乘数效应”
其一,目前,“旅游红包”基本上属于“地方粮票”,只能在一个地方流动,限制了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如果旅游消费券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或者中央财政能否拿出一些钱给公民发放全国通行的旅游消费券,这对于拉动内需将会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其二,旅游产业目前还需要练内功,还要在旅游环境、消费价格、消费券的发放和使用等环节做好具体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使旅游消费券确实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其三,扩内需的根本在于促消费,而促消费,不能仅仅着眼于短期消费量的增加,而应当着眼于促进消费的结构性升级。
能否抓住这个时机,借助政府的一些政策支撑,借助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观念和理念上的升级,实现国内旅游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升级,关系到旅游业能否最终承担起成为新的消费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任,同样关系到国民经济复苏的大局。
目前,国内消费市场总体空间进一步扩大,正在向消费型国家过渡。笔者期待,各地能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充分发挥旅游消费的“乘数效应”。
使用过旅游消费券的人请来看看
建议旅游消费券效用差异及其成因分析你用“网题”在线调查系统 来做在线问卷!
很方便旅游消费券效用差异及其成因分析的!
评价我国政府发放旅游消费券的作用
通过旅游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南京政府发了上千万的旅游消费券,目标是拉动三亿元的消费。
不过我看来效果不一定会又这么大,城区的人们去郊区旅游还是不是很方便的,而且消费券只能最多付50%,所以有很多券是会被浪费掉了,所以我认为像台湾一样发放消费券更加的实际一点。
如何看待发放消费券这件事情?
消费券是专用券的一种,为实现经济政策的工具之一。当经济不景气导致民间消费能力大幅衰退时,政府或者企业发放给人民消费券,作为人民未来消费时的支付凭证,期待借由增加民众的购买力与消费欲望的方式以振兴消费活动,甚而进一步带动生产与投资等活动的成长,加速经济的复苏。 在金融危机特殊时期,消费券正逐渐成为促销售、保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各地发放消费券的效果看,运用消费券来启动消费很有必要。一方面,可以在特定时间内快速转化为消费,对于拉动经济效果较为明显;另一方面,可以定向针对更需要补贴的中低收入阶层,体现政府对中低收入阶层的关怀。此外,消费券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指向性特征,这对一些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尽快恢复有很大帮助。
发放消费券,能够尽快形成现实购买力,帮助城市第三产业快速度过疫情“冰封期”。疫情暴发以来,离消费者最近的行业如餐饮、零售、旅游、文娱等最先受到冲击。发放消费券,有利于激活处在休眠期的消费,让消费热起来,加快消费回补,刺激需求。
更多注重向中低收入阶层精确投放,特别是对困难群体给予高度关注。对高收入者来说,消费券刺激消费作用没有那么大,但对消费倾向比较高的中低收入者来说,消费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起到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消费市场主要矛盾是供大于求,发放消费券有助于提高需求、缩小需求缺口,更多是“抛砖引玉”,很难导致消费市场需求大增带来物价上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