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我国居民在冰雪旅游中应如何做理性的消费者请你为他们提出三条合理的建议?
冰雪旅游以好奇探险和玩乐为目的,那么跟随品质团和口碑雪乡最重要!
提起冰雪旅游国内有两大线路,第一是去东北纯正雪乡,比如哈尔滨亚伯力等等。大家体现雪乡农家,滑雪去森林踏雪游玩,还有看冰雕灯展!第二去北京冬奥会周边,张家口崇礼北京延庆都有好景点,主要是滑雪滑冰!
本文中理性消费还是看冰雪目的地口碑,尽管跟团选择大品牌旅行社中旅国旅青旅等,选择熟悉的雪乡农家,这样毕免额外消费和麻烦!
滑雪旅游哪里强,金主用户都在哪
滑雪旅游哪里强,金主用户都在哪?来看这份滑雪旅游消费者大数据报告 | TBO数读旅游
2018-01-11 00:07滑雪
在大众旅游消费时代中,滑雪作为冰雪旅游的核心项目,以其参与性强、消费带动力强等特征,具备很高的产业价值。然而,国内滑雪市场中,滑雪消费者和滑雪运动还处在初级培育阶段。
当下的滑雪人群画像是怎样的?张家口冰雪旅游消费者分析他们具有什么样的消费偏好及消费能力?大数据分析如何帮助滑雪产业找到创新突破点?在第三届中国(国际)冰雪旅游峰会上,中青旅联科、TalkingData移动数据研究中心、中国天气网共同发布了《滑雪旅游消费者大数据报告》。
讲述者:史文蛟
职位:TalkingData DTU战略合作总经理、旅游消费者大数据实验室主任
大家好!我是来自TalkingData旅游行业的负责人史文蛟。之前在黑龙江避暑峰会的时候,我们曾发布过一个《避暑旅游人群大数据报告》。今天借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和冰雪旅游峰会,我想和大家分享中国滑雪旅游消费者的大数据报告。
报告来自于三方合作:中青旅联科提供了线下滑雪爱好者的定向访谈数据;中国气象局中国天气网有核心发布的观测数据,以及雪质的一些探测数据;同时TalkingData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在滑雪场的地理围栏构建获取的人群数据。
样本提取是主要的七个省市,以及32个主要的滑雪场和滑雪度假村,数据的取得周期是在2016年的12月份到2017年的3月份,上一年的雪季。
中国滑雪目的地与客源地分析
首先看中国滑雪目的地,我们从温度、雪季时间、湿度、风力、雪质五大指标为标准衡量中国滑雪目的地气象指数。
可以看到,黑龙江省雪季长且雪质佳,具有开展冰雪运动的先天优势。吉林省综合指标也都非常不错,且温度适中。值得一提的是,在吉林每个雪季都会有8到10天的雪质为粉雪,这点是专业滑雪爱好者关心的。
河北省的滑雪场地与滑雪度假村主要分布在张家口地区,会受到一些地域的影响,同时它的气温变化也比较大。北京的雪场主要在北部的密云、平谷、包括延庆地区,我们北京从雪质、温度来讲都比较适宜,唯独的缺陷在于雪期相对较短一些。辽宁省也有温度高、体感好的特征。
就新疆地区而言,雪质较好,同时整体舒适度也较高,不过地处较远。综合来说,整个冰雪产业联盟的7个省市里面,相关气象指标都是符合于整个滑雪产业发展的。
第二点,我们想通过滑雪人群的客源地,来分析我们这些游客都从哪里来?张家口冰雪旅游消费者分析他们的活跃区域在哪里?
我们看到,北京是最主要的滑雪旅游人群来源地,上海、哈尔滨、吉林等城市居于第二梯队,乌鲁木齐、沈阳、长春、大连、广州、深圳等居于第三梯队。
整体来看,无论是从城市角度还是省份角度,滑雪旅游人群主要来自有滑雪传统的地方,以及冰雪资源稀缺、且经济发达的区域。
我们逐个来看一下它的来源地——黑龙江地区客源地主要来自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回顾6月份发布的避暑报告,黑龙江避暑客源地也主要是北京、广东、江苏地区,这与双方地域、旅游资源优势刚好互补。
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地区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除了覆盖一线城市以及东南沿海城市以外,还覆盖到了一些中部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广泛和显著的全国影响力。
吉林省客源地主要在东部沿海,在内陆的影响相对黑龙江来讲,可能略低一些。河北由于紧邻北京这一滑雪旅游核心客源市场,因此北京客人也占据着河北省滑雪旅游客源市场的重要部分。
京、蒙、辽、新的客源,主要来自本市本省,同时也覆盖了周边的省份,以及发达的东部沿海和南部经济发达地区。
滑雪旅游客源结构及消费力分析
通过TalkingData分析的数据,我们细化看一下来到黑龙江的外地游客在自己城市的主要分布区域,这些区域对于我们做滑雪旅游资源的目的地营销,会提供一些线下推广的帮助。
我们以北上广和哈尔滨四个城市作为案例。首先看到,去过黑龙江雪场的哈尔滨本地朋友,在哈尔滨主要的聚集和消费地点在中央大街和博物馆地区。
在北京,四个方向基本都有覆盖,与去年相比呈扩大趋势。2017年1月,我们发布《中国冰雪消费者人群报告》的时候,滑雪人群还主要分布在中关村与东三环地区,今年一个很大的改变就是,除了中关村和CBD地区,在鼓楼、德胜门地区,以及顺义和望京地区,这些也都成为滑雪高消费人群聚集的地方。
广州跟上海地区,呈现了一个点状分布的情况,主要分布在核心的商圈,像中山公园、人民广场、陆家嘴等等。广州的特点比较突出,客源主要活跃在天河地区,以及越秀公园、海珠广场附近。
我们还对整个滑雪游客的一些消费需求做了分析,这些不同的消费特征对于滑雪产业的多元化升级,可以用作参考。从整个人群结构来看,滑雪用户72%是男性,年龄在26到35岁之间。多为注重生活品质,热爱旅游,喜欢网购的80后、90后一代,具备高消费、高要求、高层级的特点。
但是通过对线下滑雪旅游人群的定性调研,我们发现在线下消费中,超过60%的人群只愿意花费500元左右,这是挺让我意外的事情。同时,除了大交通外,大家的消费项目集中在雪票、设备租赁和住宿等滑雪基本项上,对于休闲消费项目的选择率较低,验证了我们整个滑雪消费项目里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同时,与其张家口冰雪旅游消费者分析他大众旅游方式“家人或亲戚”占比最高有所不同,滑雪旅游的同行成员中,“朋友和同事”占比最高,达到50%,“家人或亲戚”仅以38% 的占比居次席。说明目前滑雪旅游还属于“圈子文化”。
滑雪产业升级建议
实际上,大数据分析表明,单纯为滑雪而去滑雪的人仍是少数群体,通过定向定性的受访者表示,大部分用户会关注雪场的基础设施和滑雪运动本身:交通是否便利、雪质是否好;同时他们还关注雪场周边的配套,比如温泉,美食,酒店品质,以及对应的休闲消费娱乐设施——这些都是滑雪旅游需要和其他业态相融合的一些验证。
要快速发展滑雪产业,就需要将滑雪与度假、旅游更紧密地结合,以适应更多中国旅游消费者。应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增加更多消费业态,打造“滑雪+休闲度假”的综合配套模式。
另外,中国滑雪旅游人群中年轻人居多、青少年不足,滑雪教育亟待加强。要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必须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冰雪,可以从政府层面鼓励青少年学习滑雪,发展“冰雪+研学”旅游,开设滑雪课程,通过培育滑雪旅游“下一代”,保障滑雪市场可持续发展。
同时,中国滑雪旅游客群结构中,普通滑雪旅游体验者占比巨大。我个人还处在初级的学习阶段,这也是给滑雪专业赛事、包括旅游节庆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我相信在2020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也会对于我们的滑雪基础设施,滑雪专业性,包括周边的配套设施等提供更大的发展机遇。
最后,对于滑雪产业的综合全面发展,这里提供四个建议,第一,滑雪+旅游,可以快速提升滑雪人群的基数跟规模;第二,滑雪+温泉,通过这种组合打造精致滑雪度假体验;第三,滑雪+生活,围绕消费者需求去创新消费业态;第四,滑雪+教育,我们看到未来90后包括00后这些人群作为我们未来消费的主力军,我们希望能积极的培育滑雪的下一代。
谁最爱滑雪?哪些滑雪场最受欢迎?冰雪旅游总结报告来了→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经济 社会 热点问题进行回应。在培育消费新增长点举措中,“更好顺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培育壮大智慧零售、智慧 旅游 、数字文化、智能 体育 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冰雪 旅游 、冰雪消费,推动实施冰雪 旅游 发展行动计划”,成为重点之一。
在政策利好与冬奥热潮的双重推动下,各地积极布局冰雪产业,冰雪经济正快速带热 旅游 市场。
综合2021年12月—2022年2月我国冰雪 旅游 季的出游数据,途牛 旅游 网发布《2021—2022冰雪季用户出游报告》,对冰雪 旅游 用户画像、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天南地北共赴冰雪之约
00后、90后
撑起冰雪 旅游 半壁江山
日前,国家 体育 总局发布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已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
根据途牛 旅游 网2021—2022冰雪季搜索数据,“冬奥”“冰雪”等关键词搜索热度同比上一年度冰雪季涨幅达127%,包含冰雪主题的线路、门票、酒店等产品的订单总量同比上涨78%。
随着全民冰雪 旅游 热情持续升温,2021—2022冰雪季期间,北京、上海、沈阳、广州、昆明、杭州、成都、重庆、郑州、武汉成为冰雪 旅游 热情最盛的客源地TOP10,南方城市占据榜单7席。
从性别比例上看,男性游客预订冰雪 旅游 产品的积极性略胜一筹,和往年同期出游数据相比,女性游客对冰雪 旅游 的热情逐年攀升。
在出游行程时间跨度上,冰雪 旅游 消费呈现更加多样化趋势,行程天数在1—2天的订单占比最高,7天及以上的行程订单占比次之。
“年轻化”是冰雪 旅游 的突出特点。报告数据显示,中青年客群是冰雪 旅游 市场的消费主力,其中00后和90后客群占比达54%。
在畅玩冰雪的途中,有九成用户选择结伴出游。两人出游订单中,情侣、夫妻、好友、闺蜜是消费主力;多人出游订单中,亲子同游占比较往年增幅较大, “家庭化”“亲子化”成为当下冰雪 旅游 市场的显著趋势。
冰雪季热门景区榜单出炉
南方冰雪 旅游 市场势头强劲
从热门冰雪 旅游 目的地省份榜单来看,东北三省依然占据国内最广阔的市场,浙江、云南等省份的冰雪 旅游 市场也空前火爆。
具体到热门城市,“双奥之城”北京既是出游热情最高涨的客源地,也是热门目的地榜单的“领头羊”。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冰雪 旅游 本地化、周边化趋势显著,尤以3小时左右车程的“家门口”的冰雪景区备受消费者青睐。
综合出游数据来看,相较于单纯的冰雪观光类景区,室外滑冰场、滑雪场、冰雪主题乐园等融合冰雪运动的景区和场馆更受用户青睐。
东北方向,雪乡 旅游 风景区、亚布力滑雪 旅游 度假区、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北大壶滑雪度假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等冰雪主题度假区,凭借享誉全国的知名度圈粉无数。长白山天池、吉林雾凇岛、漠河北极村等往年相对小众的景区也成为2021—2022冰雪季的网红打卡地。
华北方向,北京怀北国际滑雪场、北京渔阳国际滑雪场以及郑州银基冰雪世界、洛阳伏牛山滑雪度假乐园等综合性娱雪场馆和景区,成为周边游客的热门选择。
西北方向,前往新疆阿勒泰“滑春雪”的游客激增。地处世界滑雪“黄金纬度线”的阿勒泰山不仅拥有深厚的冰雪文化,还拥有丰富的世界级优质雪场资源。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以及禾木(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度假区最具代表性。
华东方向,Ice Town上海冰雪梦幻乐园、大明山景区、无锡融创雪世界等一批冰雪主题的景区和乐园,成为江浙沪游客的热门去处。
西南方向,西岭雪山滑雪场和山脚的温泉吸引着游客的脚步;重庆仙女山、金佛山在雪季同样迎来滑雪热潮;云南轿子雪山、梅里雪山凭借壮观迷人的冰雪景观也吸引了众多游客。
冰雪 旅游 成常态化、
大众化的出游选择
后冬奥时代解锁更多可能
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和成熟的配套设施,东北、华北地区仍然是游客首选的“娱雪天堂”。华北地区,北京、张家口部分冬奥赛事冰雪场地也将对公众开放,并迎来新一轮客流高峰。
近年来,南方地区一批批室内滑雪场、室内冰雪乐园的涌现,让冰雪 旅游 市场进一步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拓展了冰雪 旅游 的形态与边界。
北方冰雪市场厚积薄发,南方地区冰雪消费需求逐渐释放,越来越多消费者成为冰雪 旅游 的行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