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中西方游客的区别
- 2、中西方消费观差异的原因
- 3、中国南北方旅游差异
中西方游客的区别
长期以来,西方人喜欢一地停留式的"度假旅游",而以中
国人为典型代表的东方人则喜欢周游式"观光旅游".尽管度
假旅游活动中可以有观光游览,观光游览活动属于广义的度
假旅游,而且观光旅游可以安排得比较休闲,但"度假"与"观
光"二者之间的差异很显着
二,旅游方式差异
中西方游客在旅游方式上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这种差异
是在漫长过程中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历史差异
中西方之间主流旅游方式的差异,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
中形成的.尽管文化观光旅游在西方起源也很早,然而到温泉
地和海滨度假是自古罗马时期就有的传统,其在后来的延续
和流行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的旅游方式,一直持续至今.成为
主流的旅游活动方式.几乎所有涉及欧洲旅游发展历程的书
籍中都指出了这一点.斯沃布鲁克甚至明确指出:"到目前为
止,我们一直倾向于将传统的度假产品作为旅游的核心产品.
把传统的度假者作为旅游者,并且将注意力集中于此"
中国的情况则显然不同.在中国历史上,长途旅行的起源
主要是帝王将相的巡游,命官的赴任,文人士大夫的移情之
旅,僧侣们云游化缘,还有像玄奘,郑和等人的远行.消遣性的
旅行大多是在居住地附近游山玩水或游览历史名胜.总体上
看,中国娱乐消遣旅游活动不十分发达.以观光旅游和近距离
的休闲娱乐活动为主,一地停留性度假旅游比较欠缺.而西方
国家则恰恰相反,以一地停留式度假休闲旅游为主.
(二)旅游观念差异
社会主体旅游习惯的差异.是社会主体旅游观念差异的
体现.这种旅游观念差异,已经鲜明地表现在日常用语和官方
机构名称上.从语言习惯上看,对于中国及受中国文化影响的
其他亚洲国家的人而言,"观光","游览","游山玩水","风景
名胜","名胜古迹"是广泛用来表示旅游的词语,人们认为所
谓"旅游",就是外出游览名胜古迹,山水风光,也就是观赏奇
异风光;在中国台湾地区,"观光"至今仍是一个完全用来指代
"旅游"的名词,而"旅游"一词则显然是近代以后从西方词语
"tourism"翻译而来的.在西方国家,"度假(vacation,holiday)",
"休闲(1eisure)","游憩(recreation)","度假地(resort)"则是西
方人习惯于用来表示旅游的主要语词,意味着旅游就是寻找
一
个美好的地方停留一段时间而获得休闲放松,并参加一些
令人愉快的活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度假旅游".
(三)旅游审美差异
不同文化中的人对同一现象的情感体验可能大不相同.
如笛卡尔所说:"同一件事情可以使这批人高兴得要跳舞.却
使另一批人伤心得要流泪."同理,中西方游客对同一景观产
生的审美体验肯定是大不相同的.
1.关注性
中国人关注山水景观所附载的人文美,西方人则关注其
本身的自然美.
中国有一句古话:"文因景成,景借文传."在中国,大多数
有名的山水景观都是因为有名人贤士与之发生关系,而得到
永久的称颂.如江南三大名楼莫不如此.岳阳楼的出名在很大
程度上是由于北宋着名文学家范仲淹写了一篇不朽的散文
了社会化教育的功能.这些存在的社会因素对高等院校的油
画专业学生造成环境影响,使学生的整体专业素养不过硬.一
般创作课程的教学都安排在大四的实习和找工作阶段.学生
没有足够的时间经历分配在毕业创作上,造成了学生的创作
形式单一,语言匮乏,对于形式美的理解深度不足以灵活驾驭
创作,作品感染力弱.
三,对形式美的探索可提升创作思维及创作语言
不同历史时期绘画的题材和形式都不同.有各种因素
制约着艺术家的观念,比如社会制度,政治因素,以及民族
的地域因素,新的社会形态会产生新的社会观念.新的形
式.在探索艺术有关范畴内美的形式语言会为艺术创作带
来新的发展.
形式语言的发展,加上观念的转变和进步使得油画的题
材也有发展.例如85时期的代表作品,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
醒》,罗中立《父亲》,相较"85美术时期"以前的的作品相比有
了形式和内涵的转变,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作用
使得这批艺术家们解放了思想,开始回归艺术的本体,没有了
前一时期"红光亮"等各方面的限制,所以一系列新形势新内
涵的作品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艺术形式是支撑艺术品内涵的唯一条件,一件高雅艺术
品的形式无疑是美的灿烂结晶,是体现艺术家的修养和观念
的具体实践的产物.后印象主义大师高更的那幅名为《我们从
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的油画恰恰完美地说明了
这一点,画中具有抽象化的色彩和象征性的语言体现了艺术
家在追求形式上独具的美.作品是作者艺术体现.艺术形式是
支撑艺术品的唯一条件,形式所起的视觉震撼和美学效果在
艺术创作中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
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时需要对创作主题内容,形式进行构
思.艺术品的最终成就来自于艺术家的观念,因为观念决定形
式,形式美是创作的重要构成要素.
我们所在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思想观念的产生
和发展都是相对自由的,这使我们可以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
观念.在进行创作时不仅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
观,而且要有对艺术的独特认识和见解,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和世界观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和
基本准则.艺术家对艺术的认知是来源于模仿而后又形成的
一
系列的具有理念性的自己的创造性的东西.艺术家具备了
思考和认识的能力之后每个人表达出的作品也是不同的.他
们对与艺术美的追求止境.
参考文献:
[1]互动百科..
[2]布朗科赞尼克.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M].成都:四J
人民出版社.2000.
《岳阳楼记》.
而西方则关注山水景观本身的自然美.如车尔尼雪夫斯
基这样描写水:"水由于它的形状而显现出美,辽阔的,平如镜
的宁静的水在我们的心理产生宏伟的形象.奔腾的瀑布.它的
气势是令人震惊的,它的奇怪特殊的形象也是令人神往的.
水,由于它的灿烂透明,它的淡青色光辉而令人迷恋,水把四
周的一切如画地反映出来,把这一切屈曲地摇曳着,我们看到
的水是第一流的写生画家."由此可见,西方人欣赏水的美.是
它的形状,气势,它的灿烂透明,它的淡青色光辉.水由于它本
身的美而美,而不是水所附载的其他东西.
2.侧重性
中国人的旅游审美在于抒情的印象重现,西方人则在于
风景的对象描写.
中国人侧重于神韵,"尺幅之间见深远".不讲究比例尺
寸,更接近于概括与含蓄的真实,"咫尺千里,余味无穷",以情
绪为主,各家皆饱览山色而在情绪浓厚时一发其胸中之所积.
而西方人的描写性思维更强,重远近层次,阴影明暗,把
是否形似作为衡量风景美丽与否的主要尺度.
3.目的性
中国人的风景审美目的在于舒适精神.西方人则在于追
求形式美的享受.
苏轼游赤壁,在赤壁那一望无垠的江面上,苏轼只感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
而登仙."忘记一切烦恼,只感到自己长了翅膀,就要成仙了.
由此可见,中国人在旅游审美中以"自适,畅神"为宗旨,体现
出重视人性自由的审美情调.自适,畅神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
观照,是面对风景所产生的超功利的人性自由,是一种沉入的
心灵状态.
而西方因为深受自古希腊以来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想的影
响,十分看重物体的形式美.西方人认为"美"是一定数量关系
的差异与统一所达到的和谐.西方很多名着都是按照这些
"美"的原则造就的.如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其总体
设计为几何图形,以数学的对称为基础.一条长桌.后面三扇
窗子,光线从中间射人照在耶稣身上,耶稣两边各有六个弟
子,又再分为三人小组,每人的动作在构图上形成匀称和平
衡.总之,色彩的对比,光线的明暗,凸凹的立体感等形式美是
西方人所追求的.
(四)旅游用餐差异
在西方.用餐时"分食",人们不共用一个盘子或同吃一道
菜,而是按相同分量先分好,再每人一份,每人只吃自己面前
的食物,用餐氛围较安静,餐具喜用碟子刀叉.而中国人更喜
欢热闹,用餐时更倾向于与同伴聊天,谈天说地,高谈阔论.在
吃方面.更要与大家"分享"每一道菜,因此上菜是一道一道
上.然后大家一起享用那道菜,餐具上大多使用碗和筷子.
二,旅游方式差异的成因
(一)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休假制度,社会阶层,
社会稳定性等因素.社会因素决定着什么群体可以参加旅游;
政府对旅游的态度和政策决定着旅游的发展.从社会制度上
看.中国长期以来处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中,社会奉行
等级森严的礼教思想,因此,中国古代参与旅游的,主要是帝
王将相,士人墨客,极少有普通百姓.等级森严的礼制规范约
束着人们在生活方式上的模仿和攀比.这种禁忌一直N20世
纪帝制被推翻以后才被打破.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
济体制的变革,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国家在休假制度
方面的若干次重大调整,中国才真正进入到大众旅游时代.在
西方国家,尽管有一段时期处于宗教专制时期,但早在古希腊
罗马时期即产生了"民主与共和","人人平等"的思想,王公贵
族的生活方式很快成为广为效仿的社会时尚.因此.温泉洗
浴,海滨度假等贵族化旅游方式出现后.被迅速传播到具有消
费能力的大众中.工业革命时期开始出现的带薪休假制度.更
为工薪阶层享受度假旅游生活提供了充分条件.由此形成了
度假生活的传统.
(二)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包括支付能力和个人收入预期.经济因素是实
现旅游活动的一个必要条件.因为旅游毕竟是人们在基本的
物质生活满足之后才会去享受的精神文化活动.但在基本的
经济条件具备之后,不同的经济条件会对旅游活动方式产生
中西方消费观差异的原因
中西方在主流文化、主流思想以及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又是造成中西方消费理念不同的重要因素。通过深入探讨造成中西方消费理念差异,可有助于更好地形成一种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
关键词:中西方;主流文化;主流思想;教育方式;消费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9-0015-0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针,并进入了一场从经济领域开始但却绝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的伟大变革。与西方社会自下而上的现代化进程所不同的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由国家主导且充满中国特色的,中国目前仍处于转型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将会经历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社会体制的不断更新,社会利益认同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在众多影响中西方消费理念的因素中,主流文化、主流思想以及教育方式等的作用尤为突出。
1.中西主流思想差异对消费理念的影响
勤俭节约是中国历来的传统美德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主要的消费理念,这是由于古代中国以农耕社会为主,绝大多数的人们处于社会最底层,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徭役,还要祈祷上天的眷顾,天灾人祸不断导致物质财富的极大匮乏。然而在重农轻商的思想之下,商品经济的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仅如此,老百姓经济实力弱小,经济购买力不足等使得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从而勤俭节约也就成为了中华民族延续上千年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的思想导致了中国消费者谨慎消费的理念,尤其体现在对高端奢侈品的较低消费意向,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占据主导地位,并制约着国人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相比,中国人更倾向于攒钱的行为也是受制于此思想。
西方的消费理念恰恰与中国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相反,自文艺复兴以后,西方世界开始鼓吹解放人类天性,崇尚自由,主张及时行乐,财产乃是身外之物。另外,欧洲的海洋性气候适宜,地形地势平坦,天灾较少,畜牧业高度发达,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人民购买力强,公民的个人自我意识较强,在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下,西方消费者有钱便用来消费,没钱也会通过借贷等方式提前消费。因此,从中可以看出主流思想的不同对中西方消费理念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中国南北方旅游差异
秋意将至,冬季将要来临。约上几位好友出发去想去得地方,圆一场属于自己的旅游梦。这个季节有想来与雪景邂逅的亲们,还有想在冰雪的季节去体验炎热的余温亲们。同在一个国土上,但南北方的差异还是有很大的,下面小编就向各位介绍一下在南北方旅游需要注意的分别是哪些。
一、南方的朋友想来与雪景邂逅的
衣服方面:注意防寒,别把冬天的东北想得这么可怕,那里虽然零下20多度,但给人的感觉是很清爽,非常舒服,身体感觉好象还没广州3度这么冷,当然是在穿够衣服的情况下。在哈尔滨一套保暖内衣、两件毛衣、一条毛裤、外穿一条普通裤子、一件羽绒外衣即可,鞋可在哈尔滨买,也可在这里买登山鞋,但我们这里的普通皮鞋、运动鞋不能用,东北人最注意保护脚,只要脚不冷则全身都不会冷,当然还有帽子注意保护耳部,如果还要到亚布力、雪乡,甚至漠河等就要加买一条羽绒裤。
2、吃的方面:上到去因为气温低,尽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就是味道偏重,特别是在农村,我们甚至要求做菜时不要放盐,给他们做出来的菜还是偏咸,真是奇怪。
3、行的方面:在东北要尽量利用火车,东北的铁路运输很发达,春节期间出行者又少,可随时买到车票,包括硬、软卧。治安方面:城市里跟我们这里一样,农村人就更加纯朴,尽管放心。
4、玩的方面:没有在冬天去过东北的,应先到城市看看,哈尔滨的街道、冰雕还是很好看的,但城市有一点不好,就是因为烧煤取暖,整个城市一片煤灰,黑黑的,包括冰雕的表面也是一层黑黑的,想看白雪,必须要到郊外,我就是这样先城市后农村。
5、卫生方面:南方人一天不洗澡不行,在城市有些宾馆没有热水的可到外面澡堂,非常方便,在北极村有一处每次3元可洗热水澡的地方,在雪乡住在村民家里可叫主人烧水,在农村都是睡火坑,不习惯的话有可能会皮肤过敏,不是因为脏,是给坑热到的,注意带些皮肤药。
6、通迅方面:除了雪乡没有手机信号外,一般都有,铁路上只要一接近车站就有信号,北极村更是既强又稳定,真不知中国移动是怎么搞的。
7、装备方面:除前面提到的服装外,一般的单镜反光相机都能使用,我们分别的几台佳能、尼康、美能达都能正常使用,我用的美能达外面都结了白白的一层冰,也不影响使用,只是电池消耗的特别快,要带足备用电池,最好再带上一个防潮袋,进室内前,先把相机装进防潮袋内,以免镜头生雾,注意卫生要带些消毒纸巾。
二、北方的朋友想去南方旅游
1.南方的冬天是湿冷,而北方的冬天是干冷。冬天其实比北方还难过,因为室内没有暖气,所以会感觉更加的冷。但这两天又暖回来了,所以厚的衣服和薄的衣服都要准备一些
2.南方人什么都吃,如果你难以接受的话就最好不要点那些奇奇怪怪的菜式。
吃海鲜的话不要因为好吃而过量地吃,特别是敏感皮肤的话最好不要吃,旅途中容易肠胃不好水土不服,所以其他菜式也尽量不要因为好吃而拼命地吃
3.南方人口味比较清淡,如果不习惯的话建议带包榨菜等适合自己口味的送饭佳品。
4.南方人吃粉,当然,也会有很多东北面的。其实现在经济发展,到处都可以吃到家乡口味的美食,应该不会不习惯的。
5.南方的水土容易上火,所以也可以去超市或者凉茶店喝凉茶
6.讲普通话基本上人人都会听
7.不打算买的东西不要去摸,也不要问价钱,更不要讲价。买礼品可以到特产店看看,了解当地的特产有哪些。如果需要买的话可以在特产店买,但可能超市会更便宜些(当然,超市和特产店有的东西会便宜些,有的东西会贵些,所以总的说来价钱差不多)
8.自备一些肠胃药、感冒药
北京遇见国际旅行,遇见美好,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