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TV免费预定

首批山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KTV免费预定 2022年10月12日 13:38:22 3

本文目录一览:

都峤山,亮+靓

近年来,容县以都峤山风景区为主轴,整合周边资源、集成在地文化、丰富文旅业态、创新体验场景的方式,架构夜间文化和 旅游 消费集聚区,以夜游、夜演、夜宴、夜购、夜娱、夜宿为六大业态,打造成多元化 旅游 目的地。集聚区先后投入7.3亿元完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所有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设备按5A景区标准打造配备,使游客享受“日有所游,夜有所乐”式的全天候 旅游 体验,丰富了广大游客的旅行乐趣。

吹着山风,一览晚霞满天、日落群山的壮丽景色;骑行或漫步,放飞心灵,享受片刻的慢生活;放松地躺在草坪上,享受星辰大海的光芒……当夕阳收起最后一道霞光,“不夜”都峤山正在慢慢点亮。近日,记者走进容县都峤山,体验夜间 旅游 新方式。

都峤山景色。

从黄昏美到夜晚

黄昏下的都峤山。

许多游客会赶在日落前,乘坐登山缆车登上娑婆岩。雨过天晴后,在这里常能遇见云海。一侧,可将容县城区一览无遗,云雾笼罩下的车水马龙中,侨乡的烟火气尽在不言中;另一侧,是隔绝热闹的幽境,世界第一大佛字书写在一座像佛形的山上,落日渐渐沉入山海,充满奇思妙想的游客随手一拍就是一张质感满满的大片。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养心学院的灯亮了起来,点缀着景色。这里独一份的宁静,吸引着游客源源不断到来,在夜色中,漫步在柔软的灯光下也是一种温暖。此外,白鹤塘五彩音乐喷泉、养心学院灯光漫步游、都峤洞天夜光瀑布展、 汽车 营地北极光展及庆寿岩佛光普照……近两小时的游览,景色尤为“治愈”,让您重新认识“不夜都峤”的魅力。

黄昏下的都峤山。

都峤山景区夜景。

夜间 娱乐 更精彩

来到都峤山享受慢生活,可以卸下白日里攒下的一身疲惫:可以选择游泳、篮球、骑行、夜跑等运动 养生 类项目;也可以选择看电影、棋牌、KTV等休闲 娱乐 类项目;还可以选择经书抄写、 养生 交流会、康养理疗等养心养体类项目;或者在 汽车 营地的篝火晚会和星光露营下,享受这曼妙的夜色。

夜里,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到都峤山景区泳池游泳。

汽车 营地一旁是自助烧烤区,这里的夜晚是热闹的。烧烤、篝火,现场的游客体验了一番自助烧烤的乐趣,围桌相聚,充满自由舒适的氛围。

都峤山夜经济吸引游客前来。

据介绍, 汽车 营地经常会推出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如山野电音晚会、古风文化表演,还有小型情景剧、旗袍秀、太极武术秀、书法秀等,从听觉、视觉等多维度塑造年轻、 时尚 、创新的 旅游 形象,进一步丰富都峤山景区夜间 旅游 项目新业态。

都峤山 汽车 营地上房车的内景。

听蝉鸣蛙叫,探秘浩瀚星空,感受都峤山的自然风光和满满的负氧离子……在景区住上一宿,是亲近大自然的好方式。 汽车 营地配套建设15组高端个性房车系列及50个房车营位、280个帐篷营位,希望游客在夜间的生活里,找到自己的“诗与远方”。

面积约4500平方米的养心学院禅境主题文化酒店,含接待国学院、悟道馆、参禅室、禅茶苑、禅境客房、养心民宿等建筑,集住宿、餐饮、会议、研学、休闲 娱乐 为一体;集聚区内还拥有都峤农家、容异客等风情民宿,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住宿需求。

丰富“夜”态

从“亮化”到“美化”再到“文化”,“不夜”都峤山正在点亮:夜市经济、乡村酒吧、乡村 美食 、户外拓展……诸多充满特色烟火气的夜文化氛围,点亮了景区,集聚了人气。容县依托都峤山自然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对都峤山夜游业态的策划布局,规划打造常态化大型实景演艺等都峤山仙侠文化系列产品,为游客提供网红、趣味、互动的体验,以及寓教于乐、休闲度假的场所,不断丰富集聚区内各种 旅游 业态需求。

都峤山景区民宿生意火爆,往往需要提前预订。

都峤仙境,别有洞天。白天,风奇俊美,神奇秘境;夜晚,流光溢彩,如梦似幻。

来源 | 玉林日报全媒体 记者 张钰斌 实习生 蓝琳琳

文旅行业如何持续掘金夜游?

近日,为大力发展夜间文化和 旅游 经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文旅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 旅游 消费集聚区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将分批次遴选、建设200家以上符合文化和 旅游 发展方向、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突出、文化和 旅游 消费规模较大、消费质量和水平较高、具有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 旅游 消费集聚区。

据携程发布的《2021上半年 旅游 夜经济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用户人均夜游次数达1.3次,夜游人均消费达187元;上半年夜游景区及玩乐门票销量同比增长469%。今年“五一”、端午节假期期间,夜游门票订单量比疫情前的2019年分别增长150%、300%。爆发式增长的夜游数据带来实打实的“真金白银”,也彰显了文旅行业“掘金夜游”的雄心壮志。

细究起来,夜游是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夜经济早在2019年就大行其道。2019年8月,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中,夜经济成为国家层面促进消费的20条意见之一。随后,在全国各地出台的新一轮促进消费政策中,夜经济渐成高频词汇,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纷纷颁布相应举措,打造综合性夜间经济模式。今年,上海、沈阳、西安等城市围绕重点领域,密集推出提振夜经济的升级版举措,持续培育和壮大消费新动能。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夜间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36万亿元。

如今,文旅部再度发文,明确鼓励建设国家级夜间文化和 旅游 消费集聚区,这背后有何深意?

全国多地打造“不夜城”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夜间经济发展,推动夜间消费供应和消费需求的增长。相关分析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中国夜间经济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底,中国夜间经济规模突破30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预计2022年将突破40万亿元。

而此前,上海、天津、重庆、青岛、杭州、石家庄、南京、西安、成都、南昌、宁波等地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码夜间游项目,打造“不夜城”。

璐影文化认为,用文旅消费带动当地夜经济发展,注定要围绕几个关键词进行,首先是文化,城市文化要典型、有特色;其次是 旅游 ,城市要对 旅游 者有吸引力,这是用文旅拉动夜经济的必要条件,没有特色地方文化就无法吸引 旅游 者来城市 旅游 ,基本就执行不了文旅消费的带动方式;最后是夜间供给的条件、能力和内容,倘若夜间消费内容单一、项目设计能力不足、容纳接待条件有限,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企业竞相加码夜游经济

随着政策利好以及需求蓬勃增长,夜游产品供给量急剧增加。除各地政府外,企业也随之加速入局。

近日,海昌海洋公园针对暑期升级了夜宿产品。海昌海洋公园CEO张建斌表示,围绕国家大力支持建设“城区、街区、景区、商区”四位一体的夜间经济体系指导政策,海昌结合自身深耕海洋文旅的资源与优势,全新推出“海昌·夜时光”产品生态体系,借夜间潮玩的深度体验,加深与消费者之间的 情感 链接。

与传统的海洋馆夜宿不同,海昌海洋公园“海洋鲸奇夜”将夜宿环节设置于全球唯一的7度倾斜式沉浸大展缸前,游客们可以与魔鬼鱼、海龟等上万只海洋动物一同入眠。在两天一夜的旅程体验中,游客将从“吃、住、游、学、娱”等多方位开启沉浸式海洋 探索 之旅。

实际上,除海昌外,其他主题公园企业亦随着夜经济的兴起而逐渐转变策略以求快速入局。据了解,江苏常州中华恐龙园推出了奇幻《D秀》,游客可在暑期每晚19:45进行观看。同时,上海迪士尼乐园也在举办五周年庆典之际,推出了全新夜光幻影秀,其中包含全国首个漫威主题烟花秀。

此外,今年北京欢乐谷推出了六期·天光夜谭项目,其中包含六大体验内容,包括“夜游、夜秀、夜赏、夜宴、夜购、夜读”等。尽管该项目此前就已推出,却在暑期格外受到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夜游项目也要注重可持续发展,避免一哄而上、雷同化、简单化。“一些主题公园的夜场项目缺乏创新,只是园区常规活动的延伸。”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看来,真正的夜游项目,应该是独立、有内容、有主题的,能在夜间带给游客不一样的体验。

华熙LIVE五棵松入选了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名单?

前段时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凭借注重活力、现场、体验和“沉浸式互动”特色和独到运营模式,华熙集团旗下华熙LIVE·五棵松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文旅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有啥信息值得关注?

最值的大家关注的信息就是目前相关的24个省份首批山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正在进一步释放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由于该地区的某一地点出现特色的时候的确会吸引广大消费者前往,甚至有时候就连当地人也会多次在该地区的景点进行消费,增加消费者的喜爱同时也能够有效恢复旅游业的再次发展,甚至能够带动全国旅游市场的经济状况。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培育壮大夜间文旅消费新模式,夜间文旅消费正成为云南文旅消费的重要增长点。文化和旅游部公示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云南五个项目入选,分别是昆明老街、南昌街、向东南花市、保山市高黎贡文化创意产业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族古镇和迪庆藏族自治州独克宗古城。省文化和旅游厅评选出昆明斗南花市丽江千古情景区。首批24个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进一步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如果首批山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我们要考虑出去玩首先还是要关注当地疫情,如果出去游玩的后果是造成首批山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了新冠疫情的传播的话,首批山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我觉得是有必要在反思一下的,毕竟我们的国家正在积极消除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虽然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国家添砖加瓦,但是也不能在背后使绊子,遵守国家防疫政策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如果有人想要破坏我们的防疫结果面临他的肯定将会是行政处罚!当然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够积极配合,这样让我们的国家早一点恢复常态化我们就可以早一点肆无忌惮的出去旅游了!

全省各州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正指导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落实落细各项政策,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不断丰富文化和旅游业态,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华熙LIVE五棵松荣获过哪些奖项?

华熙LIVE·五棵松作为组委会推荐项目被评选为“2021年度产城融合(场景营城)创新案例首批山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被作为产城融合头部企业围绕产城融合和场景营城打造的标志性项目和场景收录在论坛发布的《2021产城中国白皮书》中。

图片源自:中国网

       而在不久前由赢商网主办的第16届中国商业地产节上首批山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华熙LIVE·五棵松凭借在智慧商业建设上的突出表现荣获“年度智慧商业创意项目”奖项。

图片源自:中国网

       华熙LIVE·五棵松是华熙国际打造的第一个华熙LIVE,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项目西邻西四环,南接复兴路,与北京地铁一号线五棵松站无缝接驳。华熙LIVE·五棵松共有四层:地下二层和三层为公共停车场,共有车位约3000个;地下一层为群落式建筑,结合近20000㎡的下沉广场,形成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区的主要区域,中央为大型活动广场,周围汇聚首批山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了超过198个时尚特色品牌,其中包含60多家品牌首店和旗舰店。

图片源自:中国网

       目前,华熙LIVE·五棵松作为线下购物娱乐社交商圈已落地wifi覆盖、线上排队、智慧会员服务、大数据分析、线上直播、智能停车、智慧场馆(建设中)等多个智慧商业服务项目。其中,在网络服务方面,华熙LIVE·五棵松2017年开街就实现首批山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了全方位wifi覆盖,消费者进入商圈即可登录并使用商圈wifi。

       同时,为节省消费者的时间,避免长时间排队情况的发生,华熙LIVE·五棵松推出线上排队功能。消费者逛街时, 可以利用手机小程序查找餐馆,小程序里包含商圈内所有餐厅的名字、人均消费、用户评价以及目前的排队情况。顾客还可通过小程序进行点餐、取号,等位时小程序会持续推送排队号码的变动信息,期间顾客可以自由逛街,等到快排到的时候再去餐厅就餐,避免等待之苦。

       在打造智慧会员服务上,华熙LIVE·五棵松推出“绑定会员,支付得积分”、“积分商城”、等多项举措。顾客注册成为Hi卡会员,在商圈内消费可获得积分,也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无感积分。利用积分,会员可兑换商户优惠券、双奥场馆——五棵松体育馆的演出门票等票券。为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华熙LIVE·五棵松通过自主会员平台以及第三方平台提供的精准的大数据,获得用户画像、驻留时间、出行时段、个人喜好等数据,从而及时调整运营方向,为用户提供更好、更贴心的服务体验。此外,利用大数据分析,还可以根据顾客的特征更精准推送商品优惠券,让用户更有消费动力。

图片源自:中国网

       在线上方面,华熙LIVE·五棵松通过自主平台以及第三方平台,对商圈内新店、新展览、新演出、新项目进行线上直播,让人们在家中就可以首批山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了解商圈的最新动态。

       为打造更好的购物体验,目前,华熙LIVE·五棵松正在紧张建设智慧场馆,打造人脸识别闸机入场、智能灯控、无人巡场,以及运动精彩瞬间捕捉、运动数据自动分析、分享等多项智慧体验。华熙LIVE·五棵松还推出智能停车服务,车主在线绑定车号后就可以无感进出车场。此外,华熙LIVE·五棵松还有360全景、街区智能导航等线上服务。

       据了解,未来,华熙LIVE·五棵松还将继续加码智慧商业建设,接力推出“AR导航”、“空间AR红包/优惠券”、“空间景观”、“空间广告投放”等多项新功能。基于EasyAR空间计算技术,“AR导航”能够实现室内外店铺、公共设施全方位的AR实景导航,提升购物体验;“空间景观”能够在商业空间中布置3D虚拟景观,打造沉浸式商业空间购物体验;“空间艺术展览”对商业公共空间进行三维重建后则可以布置各类风格沉浸式展览,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结合“AR导航”,利用空间定位技术,“空间AR红包/优惠券”可以在物理空间中布置品牌优惠券、红包等AR互动内容,吸引顾客到店,盘活线下流量,促进销售转化;“空间广告投放”则能够在三维空间中投放AR立体互动或者平面视频广告,在不占用任何物理空间的情况下,优化实现品牌方追求的广告效应,并为商业中心带来更丰沛的经济收益。

图片源自:中国网

山东文旅2021

多措并举挖掘文旅消费潜力。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文旅行业复工复产,实施消费促进行动。成功举办2021山东省 旅游 发展大会、中国国际文化 旅游 博览会、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重大活动,对于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效提振市场信心和消费者信心、提升“好客山东”美誉度,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创新举办第五届“山东文化和 旅游 惠民消费季”,发放惠民消费券1.52亿元,直接带动消费6.02亿元,间接带动消费119.13亿元。持续推进国家级文化和 旅游 消费试点市、国家级夜间文化和 旅游 消费集聚区创建,3市被命名第二批国家级文旅消费试点市,全省国家级示范试点市达7个,居全国第一;6个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居全国第一。开展2021“山东人游山东”“百场红色自驾游”“好客山东游品荟”“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主题营销推广等特色活动,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潜力。2021年全国文化和 旅游 消费培训班在山东举办。预计2021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7亿人次,国内 旅游 收入77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29%,分别恢复到疫情前2019年的75%和71%。

提升文旅产业发展质量。一是强化政策拉动。出台关于促进文化和 旅游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推进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的若干措施、加强金融支持文化和 旅游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二是开展省级全域 旅游 示范区创建。评定推出第三批12家省级全域 旅游 示范单位。三是推进精品景区建设和度假区规范化发展。推动微山湖 旅游 区5A级景区创建,目前省级已完成初评并报文化和 旅游 部申请验收。指导青岛奥帆 旅游 区5A级景区创建和荣成好运角国家级 旅游 度假区创建工作,提升泰山等重点景区管理服务。修改印发《山东省 旅游 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以省政府名义印发《山东省省级 旅游 度假区管理办法》。新增4A级景区18家。四是大力发展红色 旅游 。举办2021中国红色 旅游 推广联盟年会活动。3条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百条精品红色 旅游 线路”。五是实施乡村 旅游 精品工程。公布了285个景区化村庄和60个山东省乡村 旅游 重点村。7个村庄、3个镇街入选全国乡村 旅游 重点村镇,入选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位(并列)。在全国率先开展民宿集聚区创建,公布创建单位34个。六是实施“文旅+”工程。出台各类规范标准,康养 旅游 、工业 旅游 、 体育 旅游 、研学 旅游 等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七是创新推动数字文化及园区(基地)发展。成功举办数字文化创新创业大赛,30个项目获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建立文化产业新兴业态企业库。扎实做好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管理。开展动漫企业认定年审和奖项申报工作。

抓实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加大文旅项目和企业扶持力度,121个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库,预计全年完成投资428.7亿元。在文化和 旅游 部评定的2021年“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 旅游 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中,我省入选3个(全国共18个),列全国第一。山东省 旅游 发展大会现场集中签约4个重点文旅项目,签约总额达635.4亿元。举办知名文旅企业家山东行暨威海文旅产业招商推介大会,完成5个文旅项目签约,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推进纾困政策落实和企业创新发展工作受到文化和 旅游 部通报表扬。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给予5个精品 旅游 产业集群500万元、3个文化创意产业集群310万元资金支持。4家经济 社会 效益突出的龙头企业获得省财政800万元增量税收奖励。认定第六批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15个。引导旅行社转型发展,开展 旅游 服务质量保证金履约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对全省150多家星级饭店开展评定性复核,对50家星级饭店予以摘牌取消星级处理。目前全省星级饭店492家,数量居全国第三。连续四年实施 旅游 饭店服务质量 社会 化监督工程。

加强“好客山东”品牌宣传推介。将“好客山东”品牌纳入央视2021品牌强国工程,开展“联合推介、捆绑营销”。强化省内宣传,在山东卫视黄金时段播出“冬游齐鲁”“仁者乐山”宣传片,做好高铁、航空等在途媒体宣传推介工作。成立山东铁路文化 旅游 联盟,共同推动“铁路+文旅”产品升级。联合央视频开展“慢直播网上游山东”活动。牵头成立中国 旅游 新媒体推广联合体,山东省新媒体综合传播力指数持续位居全国首位。创新开展海外市场宣传营销,拓展海外线上宣传营销渠道,举办“好客山东过大年”与海外民众云端相约、“2021卢森堡•中国山东文化年”“中韩文化交流年——鲁韩交流周”“日本•中国山东文化月”等活动。继续实施“孔子文化和 旅游 大使”计划,招募“孔子文化和 旅游 专家”“孔子文化和 旅游 使者”,总数达23000余名。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