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TV免费预定

国民旅游消费总额(春节旅游消费总额)

KTV免费预定 2022年10月09日 21:56:46 4

本文目录一览:

出国游哪里热?

当前国民旅游消费总额,越来越多的国人将旅游当作一种度假休闲的方式,旅游已成为衡量现代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去年中国游客在日本人均消费1.3万元

由于日本签证发放条件放宽、航线扩充及游轮停靠数量增加,以东亚为中心,去日本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

据日本国家旅游局周二(1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访日外国游客人数(推算值)比上年增长19.3%,达到2869.09万人,创历史新高。

按国家和地区来看,去日本旅游人数最多的是中国,增幅最大的是韩国。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大陆游客增长15.4%,达到735.58万人。韩国游客增长40.3%,达到714.02万人。

消费总额方面,中国大陆、台湾、韩国、香港位居前列,这4个国家和地区消费额占到总体的70%。其中,中国大陆游客消费额占整体的38.4%,比重最大。中国大陆游客的消费额增长14.9%,达到1.6946万亿日元。

人均消费额方面,中国大陆的人均消费额下降0.5%,降至23.3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3424元),体现国民旅游消费总额了中国游客从“买买买”到体验旅游本身的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蚂蜂窝去年12月底发布的《全球自由行报告2017》显示,日本成为中国自由行游客最喜爱的境外目的地,其次是泰国。

同时距离相近、性价比更高的东南亚国家如新加坡、越南的热度有所提升,但对韩国游的热度大幅下降。

去年全国人均出游3.7次,90后更舍得花钱

本月初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透露,2017年我国人均出游已达3.7次,旅游成为衡量现代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刚需。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称,旅游业列我国“五大幸福产业”之首,中国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地位。

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旅游市场为5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为4.57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01.15%。

根据上述数据,有分析计算出国人每次国内旅游花费达到914元,按照人均出游3.7次算,全体国民全年人均大约花费3300元在国内旅游上。

此外,2017年入境旅游人数为1.39亿人次,比2012年增长7%;出境游方面,2017年出境旅游市场为1.29亿人次,比2012年增长了4580多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9.17%。

值得一提的是,携程旅游集团最新发布的《2017年国民旅游度假账单》还显示出了更多有趣的信息,比如,2017年出游次数最高的消费者旅行次数达到了27次;人均消费最高的一次旅游就花了101万。

报告还显示,55%的旅游消费由女性贡献。但是从单次人均花费来说,男性为3417元,女性为3168元,男性超过女性,女性出游更精打细算。

从旅游消费总额看,80后作为整体2017年在旅游上花费最多,其次是90后和70后。

但统计结果略微让人感到些许意外的是,人均消费最高的群体则是90后,人均旅游消费达到3478元,超过80后的3078元和70后的3325元。可以看出,90后更舍得在旅游方面花钱。

在携程的报告中,2017年中国游客花费总额最多的十大目的地国家依次是:泰国、日本、美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尔代夫、越南、澳大利亚、意大利以及俄罗斯。

中国旅游消费结构是怎样的

中国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及潜力分析

旅游消费结构是旅游消费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结果,反映着旅游者消费中旅游产品的质量、数量及比例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依照旅游者旅游目的的不同可把旅游消费分为观光游览、探亲访友、文化交流、商务等。旅游目的不同,消费也有所差别。按照旅游消费的内容,可将旅游消费结构分成基本旅游消费和非基本旅游消费。基本旅游消费是指进行一次旅游活动所必需的而又基本稳定的消费,如旅游住宿、饮食、交通、游览等方面的消费;非基本旅游消费是指并非每次旅游活动都需要的并具有较大弹性的消费,如旅游购物、医疗、通讯消费等。

一、我国旅游者的旅游消费结构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开阔了我国旅游者的视野,人们收入水平的增长和需求的多层次化使旅游消费的层次、质量不断提高,旅游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状态。

2000年《中国旅游年鉴》统计了1999年我国散客人均花费构成,2001年至2006年的《中国旅游年鉴》没有我国国内游客旅游消费构成的具体统计数字,仅仅在《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综合分析报告》中涉及到了以旅游目的为分类的旅游消费结构的统计资料(见表1-表3)。

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在1999年旅游消费结构中,我国国内游客食住行比重占75%-85%,游览购物占15%-25%,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比重过大。此外用于游览娱乐方面的精神消费占消费总额的8.5%,其比重较往年有所提高,但仍然偏小,有待进一步提高。

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在旅游消费结构上,仍以观光游览为主,而其他旅游产品消费较少,表明我国旅游产品仍有待于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度假休闲型旅游处于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们转向寻求舒适、放松、自然的娱乐旅游,表明我国旅游消费档次的不断提高。

分析:由表3可知,我国农村居民在旅游方式和旅游消费构成上,大部分属于探亲访友,并不断处于上升趋势,而文化型、享受型旅游消费支出较少。此外,与城镇居民相似,农村居民度假休闲旅游也呈上升趋势,但是以观光游览为目的的农村居民却明显地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我国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的特征分析

表1-表3反映出我国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所发生的变化,正在以观光游览为主,向度假游、健康游、文化游、生态游等百花齐放的局势发展,旅游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但是,我国的国内旅游消费在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一些分层差异。

(一)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比重过大

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比重过大,而非基本旅游消费比重偏低。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旅游者基本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高达85%,而非基本消费仅占15%。在旅游发达国家,非基本旅游消费高达60%以上。非基本旅游消费比例低不利于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因为基本旅游消费总是有限的,其消费需求弹性较小,而非基本旅游消费相对来说需求弹性较大,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

(二)物质资料的旅游消费居多

物质资料的旅游消费多,而精神资料的旅游消费比重过小。我国旅游者用于游览娱乐方面的精神消费仅占总消费额的11%左右,虽较往年有所增加,但比重仍然较小,还需要加大这方面的规划和建设。

(三)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

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旅游消费中观光型旅游产品支出多,而其他旅游产品支出少。由表1可以看出,观光型旅游产品人均支出远比其他类型产品人均支出少,观光型游客所占比重过大,反映出旅游产品构成层次低,旅游经济效益不突出,旅游效益尚有挖掘的空间。

(四)城乡二元化的社会结构

我国旅游消费正是在存在着城乡差别的情况下发生的消费。以2005年全国旅游基本情况为例,2005年全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12.12亿人次,其中占全国人口不足20%的城镇游客为4.96亿人次,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村游客为7.16亿人次,农村游客的人均花费仅为城镇游客人均花费的30.9%。由上表2和表3也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以及基础设施、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差别,决定了城乡居民之间具有不同的旅游消费结构。

三、我国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潜力分析

(一)旅游主题多极化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加上整个社会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都总处于不停地变迁过程中,人们对旅游消费的认识不断提高,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喜好也随之发生变化。

人们除了通过旅游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外,还想通过一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诸如这几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摄影旅游”、“考察旅游”等特种旅游,正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种旅游者的青睐。

21世纪初旅游主题多极化发展的同时,旅游需求也越多趋向于多元化,这将大大优化我国旅游产品的结构。

(二)旅游购物的有力开发

我国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为了更好地吸引游客,提高游客的重游率,必须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形成新的旅游吸引力,而旅游购物恰好迎合了这一需求。我国在1992年《国务院关于发展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问题的批复》中给予了旅游商品生产以若干优惠政策。

2002年4月,为落实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中“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手工艺品和特色商品,努力提高质量,促进产销紧密结合,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产销体系,增加旅游创收、创汇”的要求,国家旅游局举办了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系列活动,以后每年一度的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都陆续举办了参赛作品展示会、推荐会、拍卖会,大大提高了参赛作品的市场转化率,初步形成了以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实用工艺品等为主体的旅游购物结构,品种层次逐步显现。

(三)旅游娱乐业迅速发展

旅游娱乐业已成为现代旅游业的主要内容,我国各地都在积极研究自身的文化优势,挖掘本地特有的文化内涵,努力建设独具特色的景区(点)及配套文化娱乐设施,使其成为本地旅游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并以此为吸引力带动大众的广泛参与。

旅游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多少

旅游业是个比较大的概念包括餐饮,住宿,旅游三个主要的项目。2011年,国内旅游收入19306亿元,同比增长21%,2011年,国民生产总值是47万亿,占比4.10767%。

青岛、大连和厦门旅游数据对比,谁是最受游客欢迎的海滨城市?

随着 社会 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和时间大幅度增加,我国 旅游 人数和 旅游 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旅游 收入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在逐年提升,目前 旅游 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旅行的选择上,许多游客对大海都有一种痴迷的喜欢,暂时放下生活中的烦恼和工作中的压力,享受松软的海滩和空气中夹带着湿咸的海风,十分惬意。我国的青岛、大连和厦门都是深受国内游客喜爱的海滨城市,也都是计划单列市,今天笔者就通过对三个城市的 旅游 总人次, 旅游 收入和人均 旅游 消费等数据对比,让大家对三个城市的 旅游 产业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

青岛 :

青岛是被誉为“东方瑞士”的欧韵之都,由于异域建筑种类繁多,也被称作“万国建筑博览会”,曾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承办帆船比赛,是我国重要的滨海度假 旅游 城市之一。数据显示,去年全年青岛共接待游客人数8816.5万人次,实现 旅游 消费总额1640.1亿元。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44.4万人次,占游客总量的1.64%,入境游客消费总额为10.2亿美元,人均消费706.37美元。接待国内游客8672.1万人次,占游客总量的98.36%;国内游客消费总额为1468.1亿元,人均消费1692.9元人民币。初步核算,青岛市 旅游 收入占当年全市生产总值的14.86%。目前,青岛拥有A级以上 旅游 景区123处,其中,5A级 旅游 景区1处。拥有星级酒店104个,其中5星级酒店9个。

大连 :

浪漫之都大连是我国第一批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具有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和金石滩国家 旅游 度假区两家5A级景区。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大连共接待游客8516.4万人次, 旅游 总收入1280.1亿元,人均消费1503.10元,其中国内游客8410万人次,占 旅游 总人数的98.75%;接待海外过夜游客106.4万人次,占 旅游 总人数的1.25%。经统计,去年大连市 旅游 收入占全市当年生产总值的17.38%。目前大连市拥有 旅游 星级饭店和宾馆141家,旅行社450家,国家A级以上 旅游 景点57个。

厦门:

厦门是一座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 旅游 城市,最著名的景点是世界文化遗产、首批国家5A级 旅游 景区鼓浪屿。 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厦门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830.52万人次, 旅游 总收入1168.52亿元,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86.32万人次,占游客总数的4.93%,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占64.94%,入境 旅游 创汇32.21亿美元,人均消费833.76美元。接待国内游客7444.20万人次,占游客总数的95.07%,国内游客中过夜游客占44.52%,国内 旅游 收入951.09亿元,人均消费1277.63元人民币。经统计,去年厦门市 旅游 收入占全市当年生产总值的26.86%。目前厦门全市共有星级酒店64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8家。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三个海滨城市在游客规模上总体相差不大,青岛略占优势,且在青岛 旅游 的游客人均消费高于大连和厦门。而厦门在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上要强于青岛和大连,且厦门国民经济对 旅游 产业的依赖度上要高于青岛和大连。大连的游客规模、游客人均消费处于青岛和厦门之间。总之,三个海滨城市都是我国优秀的 旅游 城市,你最喜欢哪一座呢?

旅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旅行社数量持续增长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尽管2020年以来疫情对于旅游行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中国旅行社数量从2019年的不到3.9万家,持续增长至2021年的4.24万家,较2020年增长4.3%。

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持续下降

和旅行社数量不断增长不同,2019-2021年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不断下降,从2019年的41.59万人下降至2021年的27.88万人,2021年较2020年下降13.55%。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同比增长12.8%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但是依然远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59.01亿,仅恢复至2019年的54.0%。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23.42亿人次,增长13.4%;农村居民国内旅游9.04亿人次,增长11.1%。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增长31%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收入为2.9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0%,但是远低于2019年的5.73万亿元。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消费2.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6%;农村居民旅游总消费0.55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8.4%。

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交易额达1.47万亿元

根据Fastdata极数数据,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开始复苏,2021年全年交易额为1.4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4.9%,但是依然没有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

综上所述,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旅行社数量不降反增,但是旅行社从业人员持续下降。从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和总消费等数据看,行业出现复苏迹象。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旅游总消费达到2.92万亿,同比增长31.0%;在线旅游交易额达到1.47万亿,同比增长34.9%。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