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采集

2018年安徽省各市旅游消费数据(安徽省2019旅游数据统计)

采集 2023年02月18日 02:34:06 1

本文目录一览:

十大消费最便宜的旅游城市是哪些?

十大消费最便宜的旅游城市重庆、大同、沈阳、安阳、九江、西安、赣州、上饶、衡阳、济南。

1、重庆

重庆是国内最热门的旅游城市之一,但即使游客再多,旅游业再旺,重庆的商家也不会因此趁火打劫,恶意宰客。根据数据表明,2017年重庆旅游收入3308亿元,总共接待游客5.42亿人次,人均旅游消费仅610元每人,可见重庆是一个消费非常低的城市。

2、 大同

大同,山西省省辖市,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2018年全年旅游总收入620.93亿元,全年接待6911.20万人,人均旅游消费898.4元。古都大同的旅游现在还没完全发展起来,包括酒店、餐饮等都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比如一晚五星酒店最低三百多就能入住。

3、 沈阳

沈阳,别称盛京、奉天,是辽宁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清朝发祥地,,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2018年全年旅游总收入759亿元,接待国内外旅游者8257.5万人次,人均旅游消费919.16元。沈阳的消费普遍都不会太高,许多旅游景点都是免费,著名景点沈阳故宫、清昭陵、清福陵等收费都较低,并且沈阳的小吃和菜系都是非常诱人和实惠。

4、 安阳

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有着“中华第一古都”的美誉。根据安阳市统计公报,2018年旅游总收入506.6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5338.9万人次,旅游人均消费948.8元。安阳市西倚神秘而美丽的太行山,东连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复杂的地形、地貌,加之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安阳市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5、九江

九江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是江南的三大茶市与四大米市,有“江西北大门”之称。2018年全年旅游总收入为1823.4亿元,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8632.72万人次,人均旅游消费978.6元。九江著名的景点有中华十大名山—庐山,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白鹿洞书院,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江南十大名楼浔阳楼。

6、西安

西安是陕西省会,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与罗马、雅典、开罗并称世界四大古都,有着“十三朝古都”的美誉,拥有众多历史文物古迹。2018年旅游总收入达2554亿元,旅游总人数24700万人,人均旅游消费1034元。西安消费水平较低,众多美食如biangbiang面,牛羊肉泡馍,肉夹馍,凉皮都便宜又好吃。

7、 赣州

赣州是江西省的南大门,有“千年宋城“客家摇篮”“红色故都”之称。著名景点有通天岩、八境台、郁孤台、赣州古城墙、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等。2018年旅游总人数1.08亿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20.26亿元,人均旅游消费1037元。2018年赣州市推出200元旅游年卡,可免门票游全市20多个5A、4A景区,并且每个一年内可免费进入12次,等值约2万元景区门票,性价比高到没朋友。

8、 上饶

上饶有着良好的地理优势,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历来享有“富饶之洲”、“信美之郡”的美誉。上饶名山胜迹众多,早在唐朝就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境内拥有丰富的山水景观、红色革命遗址和古色文化遗存。

9、衡阳

湖南省地级市。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栖息于市区回雁峰,而雅称“雁城”。衡阳拥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交通枢纽,这个城市境内拥有四座高铁站,境内旅游资源较为丰富。2017年衡阳旅游总收入568.05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6201.63万人次,人均旅游消费915.96元。

10、济南

济南市,山东省省会,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被称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济南八景闻名于世,是拥有“山、泉、湖、河、城”独特风貌的旅游城市。济南拥有A级以上景区49家,40%免费,其他门票价格相比国内同级别旅游景点价格一直处于低位运行,像著名景点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等门票价格很便宜,性价比很高。

安徽各市消费排名

安徽省县(市)社会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安徽省县(市)排名省份 县(市) 综合竞争力 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安徽 黟县 20.97 1 6.26 42 56.05 1 安徽 繁昌县 20.11 2 9.25 8 46.36 3 安徽 肥西县 19.68 3 9.29 6 44.89 7 安徽 全椒县 19.08 4 8.18 11 45.63 5 安徽 祁门县 18.29 5 6.89 32 46.15 4 安徽 天长市 18.23 6 10.69 1 37.07 20 安徽 当涂县 18.15 7 9.32 5 39.99 14 安徽 郎溪县 17.86 8 5.92 51 47.04 2 安徽 广德县 17.78 9 7.82 18 42.35 8 安徽 芜湖县 17.67 10 8.04 13 41.5 10 安徽 霍山县 17.55 11 7.94 17 41.35 11 安徽 铜陵县 17.55 12 6.28 41 45.22 6 安徽 肥东县 17.48 13 9.5 4 37.48 16 安徽 凤台县 17.07 14 9.27 7 36.72 22 安徽 和县 17.01 15 8.06 12 39.35 15 安徽 桐城市 17 16 9.88 3 35.07 27 安徽 南陵县 16.94 17 7.01 28 41.59 9 安徽 含山县 16.8 18 7.47 21 40.06 13 安徽 怀宁县 16.47 19 8.19 10 37.34 18 安徽 无为县 16.46 20 10.14 2 32.77 36 安徽 舒城县 15.86 21 7.34 25 37.43 17 安徽 明光市 15.78 22 7.41 23 37.01 21 安徽 岳西县 15.42 23 5.07 57 41.34 12 安徽 休宁县 15.03 24 6.25 43 37.34 19 安徽 来安县 14.87 25 7.63 20 33.64 31 安徽 庐江县 14.84 26 7.97 15 32.73 37 安徽 固镇县 14.78 27 6.62 36 35.68 23 安徽 绩溪县 14.7 28 6.59 38 35.53 24 安徽 怀远县 14.57 29 8.23 9 31.26 42 安徽 歙县 14.56 30 7.26 26 33.49 32 安徽 五河县 14.41 31 6.24 44 35.42 25 安徽 泾县 14.14 32 6.76 35 33.36 34 安徽 青阳县 13.95 33 6.05 47 34.41 29 安徽 宿松县 13.92 34 5.76 52 35 28 安徽 太和县 13.68 35 7.44 22 30.31 45 安徽 长丰县 13.67 36 7.01 29 31.28 41 安徽 旌德县 13.59 37 5.97 50 33.44 33 安徽 定远县 13.44 38 6.83 33 30.96 43 安徽 寿县 13.44 39 6.51 39 31.72 40 安徽 望江县 13.36 40 4.95 59 35.11 26 安徽 枞阳县 13.24 41 7.39 24 29.04 47 安徽 潜山县 13.11 42 6 48 31.86 38 安徽 凤阳县 13.1 43 6.9 31 29.75 46 安徽 石台县 13.02 44 4.93 60 34.1 30 安徽 界首市 12.75 45 5.99 49 30.76 44 安徽 金寨县 12.71 46 4.98 58 33 35 安徽 太湖县 12.54 47 5.27 56 31.78 39 安徽 霍邱县 12.5 48 7.22 27 27.11 49 安徽 东至县 12.19 49 6.16 45 28.6 48 安徽 蒙城县 12.01 50 7.72 19 24.38 52 安徽 砀山县 11.38 51 6.12 46 26.14 50 安徽 灵璧县 11 52 7 30 22.88 54 安徽 泗县 10.99 53 6.33 40 24.41 51 安徽 涡阳县 10.82 54 8.03 14 19.92 58 安徽 萧县 10.31 55 6.61 37 21.62 56 安徽 阜南县 10.14 56 5.74 53 23.12 53 安徽 临泉县 10.12 57 6.82 34 20.54 57 安徽 濉溪县 10.04 58 7.94 16 17.67 60 安徽 颍上县 9.71 59 5.3 55 22.8 55 安徽 利辛县 8.72 60 5.71 54 18.71 59 以上2007年安徽各市2018年安徽省各市旅游消费数据的经济排名情况2018年安徽省各市旅游消费数据? 安徽省(各市经济状况排名 安徽省(各市经济状况排名) (安徽省各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总 4174.00 14.2 马市 6042.00 17.2 合市 4758.00 12.5 铜市 4748.00 19.1 芜市 4622.00 12.8 蚌市 4586.00 20.0 淮市 4569.00 30.0 淮市 4207.00 7.7 黄市 4029.00 9.0 宿市 4000.00 15.1 安市 3980.00 6.9 池市 3975.00 13.8 滁市 3957.00 11.8 宣市 3892.00 11.7 亳市 3878.00 17.3 巢市 3788.00 19.5 阜市 3755.00 8.8 六市 3648.00 11.1 (安徽省各市财政收入) 全省 327.53 18.0 168.50 24.3 合肥市 71.67 13.5 35.67 24.1 芜湖市 31.57 16.8 12.38 17.7 马鞍山市 29.95 6.6 13.97 15.7 蚌埠市 19.44 19.6 7.28 39.4 安庆市 17.97 11.0 9.34 19.9 淮南市 16.81 13.5 7.75 28.3 铜陵市 14.95 68.1 6.10 70.9 滁州市 14.30 33.8 5.92 39.9 阜阳市 13.57 20.3 6.21 27.2 淮北市 12.50 12.0 5.27 16.7 六安市 10.01 41.5 5.87 43.6 巢湖市 9.97 24.5 5.07 30.8 宣城市 9.53 17.3 5.20 30.9 黄山市 6.98 29.1 4.71 26.9 宿州市 6.91 18.4 3.54 26.5 亳州市 6.90 57.3 3.24 47.8 池州市 6.24 28.9 3.79 39.6 (安徽省各市固定资产投资) 全省 926.60 50.4 合肥市 282.93 120.7 马鞍山市 91.78 30.2 芜湖市 87.54 30.3 安庆市 52.88 41.1 黄山市 51.91 60.9 淮南市 49.64 53.2 蚌埠市 37.74 21.0 六安市 35.98 43.6 巢湖市 35.22 24.1 宣城市 33.91 33.9 阜阳市 30.30 14.1 滁州市 26.96 48.5 淮北市 26.78 39.5 铜陵市 24.31 17.1 池州市 23.27 30.4 宿州市 19.37 20.6 亳州市 16.05 36.9 (安徽省各市规模工业效益) 安徽省 2080.84 21.2 72.27 -0.8 199.24 10.1 合肥市 363.44 13.5 16.74 36.5 38.74 26.9 芜湖市 251.13 30.6 9.75 42.0 27.78 40.2 铜陵市 213.65 50.1 9.29 34.1 17.26 34.6 马鞍山 212.96 2.9 10.66 -55.9 23.23 -37.8 安庆市 160.29 20.5 -2.69 同期2.57 3.23 -64.3 淮南市 115.32 14.5 3.25 -5.4 14.25 11.7 滁州市 104.96 27.4 4.45 78.2 11.49 48.0 淮北市 92.32 -3.2 1.95 -31.4 10.51 -10.6 蚌埠市 90.43 26.8 3.52 21.1 13.77 18.1 宣城市 85.22 36.5 2.32 97.1 6.10 63.0 巢湖市 71.17 26.5 3.20 46.9 6.36 36.9 阜阳市 68.03 25.0 4.86 7.9 10.45 12.6 六安市 59.18 41.2 3.14 增长1.3倍 5.57 66.6 宿州市 38.44 16.9 -0.51 同期2.27 1.05 -74.2 亳州市 33.77 19.6 0.94 同期-0.003 3.25 97.8 黄山市 31.55 32.2 0.83 增长1倍 1.92 62.1 池州市 24.95 31.9 1.39 增长1.1倍 3.01 75.5 (安徽省十七市经济实力排名) 马鞍山----325.00-----26000 铜陵市----182.10-----25648 合肥市----853.00-----18764 芜湖市----400.00-----17778 淮南市----261.00-----11154 宣城市----265.00-----10076 黄山市----147.40-----10068 淮北市----200.00-----9569 蚌埠市----312.00-----8991 滁州市----328.00-----7558 池州市----110.00-----7096 安庆市----420.00-----6942 巢湖市----301.90-----6652 宿州市----313.00-----5216 亳州市----265.00-----4853 六安市----312.80-----4634 阜阳市----324.60-----3529 43

安徽经济到底怎么样?

1.从GDP累计增速看:

2010-2019年,安徽GDP累计增速达到202%,在全国排名第四,仅次于贵州、西藏以及云南三省;但与这三个省份相比,安徽的GDP总量更大,可以说这样的增速相当不错了。

作为对比,近些年经济表现同样非常亮眼的省市,比如重庆为199%,福建为195%,湖北为189%,四川为175%,湖南为149%,河南为136%,增速与安徽相比均逊色不少。

2.从GDP规模增量来看:

2010年,安徽GDP为12263亿,同年辽宁为18278亿、北京为13777亿,均高于安徽;但到了2019年,安徽GDP达到37114亿,已经超过了辽宁的24909亿和北京的35371亿。

而十年前与安徽GDP体量处于同一水平的内蒙、黑龙江和陕西等省份,到2019年也都被安徽拉开了一定的差距。

3.从省会城市发展速度来看:

从2009年到2019年,合肥GDP累计增长超过347%,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而近些年崛起势头比较强劲的几个省会城市,比如成都、武汉、郑州、福州等,过去十年累计增速都没有达到300%。

在强省会战略以及都市圈时代,省会城市的发展情况,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所属省份的发展水平,合肥近些年的快速崛起,也是安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整体上看,安徽是我国过去十年发展最快的省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我国各省市中,抛开GDP含金量不说,单从规模上看,广东、江苏是毫无悬念的Top2,处于第一档;

而安徽恰好排名全国第十,与湖南、湖北等省份名次接近,处于同一档次。

无论从GDP规模还是人口体量上看,安徽都算是我国的中等规模省份,往上看与河南、四川在体量上有一定的差距,往下看,又明显比陕西、江西等省份更大。

传统习俗上,安徽可以分为皖北、皖中、皖南三大板块,其中皖北指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包括宿州、淮北、蚌埠、阜阳、淮南、亳州6市;

皖中指安徽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包括合肥、六安 、滁州、安庆4市。

皖南指安徽长江以南地区,包括黄山、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池州6市。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的不同,各地市的 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1.从各地市GDP来看:

截止2019年,除了省会合肥GDP达到9409亿之外,其他地市都没有超过4000亿,其中GDP达到3000亿的只有芜湖。

16个地市中,有9个地市GDP低于2000亿,占全省的比例超过一半,其中还有3个市不足一千亿。

2.从人均GDP来看:

安徽16个市里,仅有合肥、芜湖以及马鞍山三个市的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仅有合肥超过10万元,另外还有淮南、宿州、六安、亳州、阜阳等五个市的人均GDP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3.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

2019年,马鞍山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783元,排名安徽省内第一,另外合肥和芜湖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超过了3万元。

如果以全国平均水平衡量,安徽仅有上述三市达到全国水平,剩余13个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不足3万元。

可以看出,安徽省内各地市的 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合肥、芜湖和马鞍山三市经济相对更好,而其他各市则需要更加努力,特别是皖北地区,人口众多,未来提升空间非常大。

安徽属于中部省份,近些年极力融入长三角,从区位上说,安徽是沟通中西部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桥梁。

1.一方面,相比其他中西部省份,安徽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更好的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沿江高铁逐步开工建设,合肥的米字型高铁将实现最为重要的一步,成为扼守成都、重庆、武汉等中西部城市连接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节点,而安徽的区位优势也会逐渐展现。

2.另一方面,相比长三角传统的江浙沪地区,安徽劳动力丰富而且人力成本更低,并且属于后发地区,以19年人均GDP为例,长三角三省一市中,上海超过15万元,江苏和浙江也都超过了10万元,而安徽还不到6万元。

对安徽来说,这是差距,更意味着未来的发展和提升空间,在地区经济一体化融合过程中,长三角各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整体上会逐渐接近一致,安徽的经济也必然会迎来一波爆发,从而拉近与江浙沪地区的距离。

综合来看,安徽近些年经济发展势头非常不错;但由于底子薄,其GDP总量与其他经济强省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全国排名中安徽也只算是中等偏上;未来随着融入长三角地区的利好的不断释放,安徽的经济有可能进一步提速,发展前景非常好。

安徽省位于长江中下游,淮河贯穿全省。据考证:一六六七年康熙皇帝将江南省划为安徽江苏两省,安徽境内有八府,他灵机一动取安庆府和徽州府的首字,赐名安徽省名,别名又叫江淮。安徽省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人口7059,2万。全省十六市,分三个区域:淮北,江淮之间,沿江江南。淮北又叫皖北又分皖西如六安市。沿江江南又划区域叫皖南,如黄山宣城两市。安庆是安徽省百年省会,一九五二年省会从安庆迁入合肥一直到今。安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境内有黄山,天柱山,九华山,天堂寨著名风景区。各市都有许多 旅游 景点。安徽沿江有: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五市,皖南有黄山、宣城两市;淮北有:阜阳、宿州、亳州、淮北、淮南、蚌埠;江淮之间有:六安、合肥。安徽是农业省,多年来定向发展农业,一九八0年大包干农业生产责任制就是从滁州凤阳小岗村试点推向全国的。一个农业省和周边轻工业省经济发展是有距离的。周边江苏省浙江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因地制宜发展乡镇企业,经济发展走在合国前例,而安徽的GDp在全国属十一位中等水平,比西部省份要强。目前安徽经济最好的就是省会合肥,其次是港口城市芜湖,钢城马鞍山,铜都铜陵,皖东明珠滁州市。其它市,如宿州,阜阳,六安,淮北,淮南,安庆,黄山,池州经济略差。现在安徽省倾力发展合肥,借助合肥 科技 力量交通命脉,带动全省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久的将来安徽会更好!

安徽正处于蝶变前夕,如无意外,安徽将成为中西部第一个追赶上东部经济强省脚步的省份!

为什么如此看好安徽?是由于安徽在中西部省份中的地理区位最为优越。现已纳入长三角三省一市的范畴。另外安徽还坐拥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地位。

事实也是如此,在过去十年的时间,全国各省经济增长排名中,安徽仅次于西部的贵州、西藏和云南排名全国第四位,但安徽的经济总量却远比这三省区高,总量越高,增长越难,安徽能有如此的成绩,殊为可贵。目前,安徽已排名全国各省的第11位,不出大的意外,2020年必入前十。甚至有更高排名的可能。

安徽紧邻长三角发达经济区,区位优势极佳,安徽东部几市距离长三角更近,更是在南京市的城市群规划范围之中,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全省平均。如芜湖、马鞍山、滁州,人均水平已几乎追上长三角一般的地级市。

除了东部靠近江苏的几市,省会合肥的发展更是迅猛,距离万亿GDP已只有一步之遥,合肥的创新能力在全国城市中都可排的上号。合肥辐射的皖中皖南区域加上南京辐射的皖东诸市,已经成为安徽率先发展起来的地区。

全国任何一个省都是发展不均衡的,包括最为发达的广东和江苏。身为中部省份的安徽更是如此。皖北诸市是目前发展较慢的。但随着高铁路网的逐渐完善,皖北诸市也各自发挥优势,展现出了不俗的后劲。

纵观中西部诸省,安徽区位优势最佳,是最可能成为追上东部发达省份的一个。

安徽属于省会独大型省份,资源集中度过高,虽有马鞍山、芜湖两市经济尚可,但其城市规模、人口规模都不大。因此安徽真正的大城市只有省会合肥。

安徽目前是外出务工人口第一大省,这也侧面说明了安徽目前的经济与收入状况。早期河南是第一,之后四川取而代之,而目前这两个省份的外出人口都呈回流态势,而安徽依然在加速流出。虽然这有临近长三角的因素,但如果省内城市的发展也多点开花,想必不会有越来越的人背井离乡。

虽然合肥是一城独大,但也大出了一定水平。合肥成为长三角副中心之后,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步飙升,近十年来累计经济增位列所有地市之首,如今已成为新一线城市的热门候选。

不过据2018年人均收入数据统计,合肥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并不是安徽第一,马鞍山蝉联安徽各市收入榜榜首。不过除了这两个城市以外,其他地市在江浙皖区域的排名都明显滞后,后续还需更加努力。

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安徽省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达到30006.8亿元,位居全国第13,同比增长8%,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论经济规模,安徽省目前处于全国中等水平。

安徽是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尤其是省会合肥,可以说是近年来的一匹黑马,经济强势崛起,其2018年GDP已经达到7822亿元,再过三四年,将有望跻身“万亿俱乐部”行列。

近年来安徽的工业发展比较好,大量的世界五百强企业落户以及制造业产业集群落户,安徽的矿业、 汽车 、电力、钢铁、家电、集成电路等产业蓬勃发展,2018年安徽有12家企业上榜中国500强,数量上位居全国第10,比如有淮南矿业、淮北矿业、奇瑞、江淮 汽车 集团、安徽国贸集团、中科电力集团等。

虽然这些年在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下,安徽经济发展迅速,但目前安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2018年安徽的人均GDP仅4.8万元,位居全国第1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45万元。

如今国家在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上逐渐偏向中西部,中部崛起战略仍在继续实施,同时国家也正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而长三角城市群扩容又把安徽的合肥、滁州、马鞍山、安庆等8市纳入其中,展望未来,安徽依然有望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相信其经济发展水平也会逐渐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现在的安微经济总量虽不是很大,但它的工业基础还是不可小视的,多年来马鞍山的铁矿石支撑着安微财政的半壁江山,芜湖的造船工业也比较发达,新兴的 科技 之城合肥更是集 科技 研发为一裁体的希望之城,淮南淮北重工业基地利用现有基础适当加以投入就可立竿见效,亳州酒业传承千年,立足自身就可解决就业难题,地方财政也可盆满钵满,阜阳可以发挥人力优势筑巢引风,让本地人才落根兴业,安庆池州文化底蕴浓厚,`文化搭台助力经济腾飞完全可取。实际上经济垫底的黄山,是安徽的富翁,依靠 旅游 业让这里的人民拔除了穷根,彰显出了无烟工厂的魅力。安微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域人口大省,有资源有人才,只要全省合理布局,完全可以实现经济腾飞的梦想。

我们从GDP总量、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三个指标看,安徽经济水平在全国属于中等。

1、GDP总量

2018年安徽GDP为30006.82亿元,全国排名第14(数据包括:31省直辖市、港澳台)。GDP最高的是广东,2018年广东GDP为97277.77亿元。

2、人均GDP

2018年安徽人均GDP为47972.53元,全国排名第24(数据包括:31省直辖市、港澳台)),人均GDP最高的是澳门,2018年澳门人均GDP达到55.35万。

3、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8年安徽人均可支配年收入23984,全国排名第16(不包括港澳台),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上海,上海人均可支配年收入64183元。

附31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人均可支配年收入。

我11月30号写了省会合肥市为什么带不动安徽省,被很多合肥人跑来骂我一顿。12月8号国家发改委出台江浙沪八市对口帮助皖北8市。

其实说的已经很明显了,皖北这些城市群,靠近淮河流域的,因为淮河的水运能力低,靠自我发展是很困难的,得有外力拉一把,这不拉一把的大哥们都来了,不然长三角城市群搞成沿边不富裕地带也不好看。

皖南城市里面沿长江黄金水道的基本没问题,像芜湖市提出沿长江发展 汽车 产业,利用长江水道的巨大运力,比国家提得还更早了十几年,只不过当年提的时代还没有新能源车概念。现在国家的整体战略是大力发展新能源 汽车 产业,要对原来在燃油车时代,全球市场占有率太低的情况,进行大逆转。如果新能源车工厂沿着长江边,新能源车上船沿着长江出海后运到欧洲,美洲,这比没法利用水运航道的内陆城市条件要好很多。再加上明清时代的徽商,其实就集中在皖南那一带,那边普通人也会做生意,虽然现在比不上浙江人会做生意,但比皖北情况要好点。

中间的合肥市不用说了,安徽省内一家独大,要经济资源溢出到周边城市其实是比较困难。现在肥西县肥东县都通了地铁,庐江县还没通地铁,按说合肥对下面的几个县要一碗水端平的。未来应该会在滨湖新区伸一条地铁线去庐江县,但建设地铁一公里要6-7亿元左右,庐江县这个地铁都没通,也没有具体说到哪一年通,说明合肥市现在自身财力都不够用。

中不溜。不高,不低,处于中间。这就是安徽的经济水平。

我是安徽人,是爱安徽的,也常常在思考安徽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在很长时间内都有一个疑问:安徽为什么老是中不溜呢?

对于这个疑问,我自己也在寻找答案。

我查中国地图,安徽不属于东部,不属于西部;也算不上南方,更算不上北方。安徽在中部。安徽始终保持中不溜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与地缘有关系呢?

但是,中不溜也有中不溜的好处。因为既然能够保持中不溜,就说明其经济基础还是比较雄厚的,因此加快发展,把名次向前推进几位,安徽是很有底气的。

中不溜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最近。那么,如果与经济发达地区加强沟通,加强联系,加强合作,好好地学习学习,安徽赶上经济发达地区是最有希望的。

安徽gdp常年紧跟北京,一直在13名左右排着,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里也算中上游了。但是给人的感觉是穷!实际上安徽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穷。我老家临近大别山区,所以算省内最不发达的地方了,但如今也都是村村水泥路,家家住楼房,新办工厂遍地都是。那么为什么别人觉得安徽穷呢?主要原因我总结如下:1.安徽人出去打工的很多,像我们村年轻人几乎流失完了。尤其是去上海的非常多,早年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2.安徽地处华东,在所有华东省份里是最穷的,即使与华中省份比,也就比江西好一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安徽省穷也有点道理。3.安徽近几年得到了一些政策,发展迅猛,但是在这之前的很多年安徽是没有任何政策照顾的,任凭发展,就连泄洪也都专挑安徽段,可想而知。所以省内发展并不大好,好在地理位置不差,依靠周边省份也能发展不错。但这样给人留下了穷的印象,其实收入不低的。放眼看看,安徽居然比东北三省都好呢。

安徽最穷的城市,不是黄山、亳州,而是哪座城市?

安微阜阳临泉县全国贪困县2018年安徽省各市旅游消费数据,全县的人均收入都很低,一个地方要看它富不富裕,主要看的是所有人的生活质量水平,而不仅仅只是个别,确实每个地方都会有很有钱的人家,那只是个别,一个人的富有是带不动整个团体的,所以要看一个地方好不好,都得看整体。

在现在这个时候,其实很多地方的发展都是差不多的,经济也是差不多的,没有全部都富裕的一个地方,因为社会在发展,我们也在发展,只能说是每个地方的人都渐渐的富裕起来了,因为现在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落后一个人,精准扶贫也扶贫不了你一辈子,要致富,关键还得靠自己,而不能一直等着国家来资助你,国家不可能帮你一辈子。

要说为什安徽皋阳临泉还是发现不起来呢?作为一个全国贫困县,国家对这个地方可是已经很用心了,其2018年安徽省各市旅游消费数据他地方刚开始没有富裕起来的时候想尽各种办法,就比如黄山,之前也不是一个很有钱的地方,后来因为发现旅游业,黄山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所以就慢慢的富起来了,很多地方都是这样的。要想致富,就得团结整个县或者整个市的人,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奋斗,这样这个地方才会富裕起来,由富人带动穷人,都一样奋斗,一起赚钱,才能摆脱贫困,这样一个地方的整体经济水平才能拉高。如果这个地方有钱人家多,贫富差距太多,人与人之间又不懂得相互扶持,相互帮忙的话,这个地方就会一蹶不振,照样扶不起来,所以说,想要一个地方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那就必然得所有人一起努力。

在还没有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很多地方都还是很穷的一个地方,虽然不是特别的穷,可是很多人的生活都成了困难,直到后来,国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要求所有人脱贫,因为国家帮不了你一辈子,不能时时刻刻为你着想,你得有一种生存技能,这样就可以靠自己双手吃饭,在实施精准扶贫的时候,我们身边常常会有这种人,国家给多少钱就用多少,给多少米就吃多少,明明自己很健康,就是不知道靠自己,如果真的是那种特别需要帮忙的,国家当然会帮,但是如果你有手有脚却不知道自己动手的这种人,只会成为国家的一个负担,在脱贫口号打响以后,很多地方开始奋斗起来,自己发展旅游业,种植业等等,这些都是致富手段。

所以皋阳临泉县也应该找到自己的致富之路,这样就可以带领全县人走向富裕,这样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都能够得到提高,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当然就好过多了,如果所有人都抱着一种有国家帮忙、有国家资助的态度,那么这个地方是永远都不会富裕了,自己努力一点就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努力的,不要想着去靠任何人,自己身体健康就要自己动手来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那么为什么阜阳的的经济那么差呢?旅游业发展前景不行。说起阜阳,大多数人都不认识,更不要说阜阳的旅游产业了,这是因为皋阳污染也比较严重,这样的一个地方还怎么发展呢,一个污染严重的地方你不要说发现旅游业,你发展种植业也不行,那么这个地方还怎么发展?怎么致富?政府就应该加强宣传力度,首先得保护好环境,环境不好,生活质量会越来越差的,当地的人都应该有环保意识,为了自己当地的发展就应该一起齐心协力而不是个个都不管不问,环境很重要的,因为不管你发展什么,环境的作用真的很大,不然被污染来污染去的,空气不清新,水也不干净,那还怎么生存和发展呢?

所以阜阳人就该找找自己的原因,保护好环境,给自己寻找一条发展的道路,经过所有人的努力,相信最后也能发展好的。

文:唯恋无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安徽的主要产业是什么

安徽的主要产业是农产品生产、工业和消费品零售业。

2018年,安徽省粮食种植面积7316.3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520.2千公顷,增加1.9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86.3千公顷,减少1.8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652.2千公顷,增加24千公顷。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60万亩,增长77.8%。净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114个。

2018年,安徽省的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2.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6.1%,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9.5%,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工业总产值增长16.6%。

2018年,安徽省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731.8亿元,增长11.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368.2亿元,增长12.9%。

扩展资料:

安徽省矿产种类较全,截至2011年,全省已发现的矿种为158种(含亚矿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26种(含普通建筑石料矿种),其中能源矿种6种,金属矿种22种,非金属矿种96种,水气矿产2种,探明储量的67种,煤、铁、铜、硫、磷、明矾、石灰岩等3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

安徽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截至2012年,有高等植物4245种,占全国种数的14.2%,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6种,二级保护植物25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

黄山旅游收入仅列全省第五,这是安徽旅游迭出全国前十的原因吗?

黄山风景世界一流,徽州人文独特。这两个景点仍然在同一个地区。这样,既可以看作是文化旅游资源,也可以看作是军事旅游资源,然而,拥有黄山和惠州的安徽却在2018年的全国旅游业排名中跌出前十名。黄山和惠州的名字应该是谁?网络上也有无休止的争论。怎么了?

综上所述,安徽在31个省市中排名第十一,旅游业指数仅落后江西1.51个百分点,位居第十。 安徽的趋势不好。通过细分指标表可以看出,安徽最落后的是经营,浪费了极高的资源禀赋。

安徽旅游资源居全国第六位

从资源明细表可以看出,安徽省资源指数高达99.79,比31个省市的中值高出近50%,在资源排名中位列第六。其中,景区数量居高不下,说明安徽非常致力于传统旅游资源的运营。世界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和文化保护单位的数量相当大。旅游业的基础是很好的。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严重偏低。作为徽州的一个文化大省,不应该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资源库。

当旅游业不受欢迎时,体验式旅游、休闲旅游和文化旅游占据主流。只有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支持下,这些新型的旅游形式才能发挥作用,吸引和留住游客。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独立申报,政府的引导和重视将直接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

游客消费低,经营深度不足

从运行数据看,安徽省旅游运行指数在31个省市中排名第17位,低于中位数,安徽省旅游运行指数与周边4个省市差距巨大。人均收入最低,说明安徽人在旅游业收入微薄。游客人均消费水平低,说明该项业务缺乏拓展性和深度,应只注重门票、住宿、交通等基本收入。旅游产品开发不足,跟不上市场变化。百度指数低,宣传力度不够。从实际经验来看也是如此,缺乏整体的包装,对于黄山和惠州如何在没有规划的情况下互补,对于省内其他景区缺乏系统的形象系列和创作。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