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旅游的种类有哪些?
旅游的种类有,国际旅游,国内旅游,团队旅游,散客旅游,商务,专业访问类等。
1,国际旅游
国际旅游是指跨越国界的旅游活动,分为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入境旅游是指他国公民到该国进行的旅游活动,出境旅游是指该国公民到他国的旅游活动。
2,国内旅游
国内旅游是指人民在居住国内进行的旅游活动,包括该国公民在国内的旅游活动,也指在一国长期居住,工作的外国人在该国内进行的旅游活动。从旅游发展的历程看,国内旅游是一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国际旅游是国内旅游的延伸和发展。
3,团队旅游
团队旅游是有旅行社或旅游中介机构将购买同一旅游路线或旅游项目的10名以上(含10名)游客组成旅游团队进行集体活动的旅游形式.团队旅游一般以包价形式出现,具有方便,舒适,相对安全,价格便宜等特点,但游客的自由度小。
4,散客旅游
散客旅游是由旅行社为游客提供一项或多项旅游服务,特点是预定期短,规模小,要求多,变化大,自由度高,但费用较高。
5,商务,专业访问类
属于这一类的旅游活动有商务旅游,公务旅游,会议旅游,修学旅游,考察旅游.专项旅游等,也可将奖励旅游归入这一类,因为奖励旅游与游客个人职业及所在单位。
扩展资料
在国际旅游界,导游被称为“旅游业的灵魂”,一名好的导游会带来一次愉快之旅,否则,必定费钱又费心。不过,导游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甚至一被提及,就“等价于”宰客欺客、强制消费、甩团谩骂等负面形象。如何解“导游之痛”,成了一道业界难题。
针对此,2016年5月,国家旅游局在多地启动了线上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工作。近日,三亚的97名导游开始接受网上预约。
不仅仅是“互联网+导游”,最近,旅游业的净化之风还吹向了一些“老问题”,比如不合理低价游。国家旅游局就此约谈了阿里旅游、去哪儿网等在线旅游企业,要求对所经营的不合理低价游进行整改。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网评:标准化让旅游竞争回归核心品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旅游
旅游纪念品的旅游纪念品种类
旅游纪念品隶属于旅游商品旅游消费品种,旅游商品旅游消费品种的种类有多种分法。
刘敦荣将旅游商品分为三大类: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旅游消耗品。
石美玉将旅游购物商品分为四类:旅游纪念品、旅游日用消费品、旅游专用品及其他商品。
高爱民将旅游商品分为:旅游日用品、旅游食品、土特产品、文物古玩、传统工艺品以及旅游纪念品。
由于旅游纪念品在定义上缺少学术支持,因而在分类上较为困难。以下是编辑者提供的分类
传统旅游纪念品。即已经形成的深入人心的旅游纪念品。此类商品和旅游地区的名片无异,比如北京烤鸭、西安的兵马俑复制品等等。
已产业化旅游纪念品。即已经生产的,市面上有销售但没有被作为旅游纪念品看待或销售。此类商品多数为旅游地区或全国居民日常使用的产品,有着当地特色的文化,有独特的纪念意义,同时此类商品多有只在本地销售的特点。比如当地特色明信片、北京的瓷罐酸奶、上海的蜂花檀香皂等等。
未产业化旅游纪念品。即全新的旅游纪念品,此类商品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多为“小作坊”制作,缺乏完整产业链。比如个性影像旅游纪念品,上海民国时期广告宣传画等等。 特种金属类有:旅游纪念章、铜制佛像、金属器械、小挂件。
木雕工艺品有:木雕牛、木雕马、木雕金蟾、木雕公鸡,木雕十二生肖、木雕小鸟、木雕驼鹿、木雕大象、木雕雄狮、木雕老虎等。
桦树皮工艺品有:桦树皮水壶,桦树皮酒壶、木相框,名车钥匙扣,实木相框,木制相框,桦皮船、桦树皮船,工艺船、女士包、装饰盒等。
麦秸工艺品有:首饰盒,十二生肖等。
瓷杯、瓷盘具有不怕日晒雨淋、耐火烧、刀刮、能经历百年沧桑、永不褪色的特点,具有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瓷盘可以用来制作生日纪念像、周岁纪念像、寿庆纪念像、毕业纪念像、婚庆纪念像、婚纱艺术像、旅游纪念像;根据客户的要求用精美的瓷器为企业单位制作带有相片、文字的奖品和纪念品。适用于商务活动、会议纪念、周年庆典、开业乔迁、团体集会、外事交流、宣传推广等各项事宜。可量身定制不同质地和风格的陶瓷工艺盘。办公用瓷套装,礼品瓷套装,高档茶杯,茶具,餐具,笔筒,烟灰缸,纪念瓷盘,桌凳、大缸、喷泉、大花瓶、宾馆酒店用瓷等各种礼品瓷,可根据客户需要在茶杯,碗,瓷盘,花瓶上设计各种画面、印制LOGO(图标)或广告语,有纪念意义的字等。图案经上千度高温窑烧制而成,永久不变色、不褪色。是同学聚会留念,战友聚会,生日聚会,单位周年庆典、校庆纪念、结婚纪念,公司开业庆典,会议茶杯,旅游纪念等首选纪念品。陶瓷茶杯,可用于办公室,家庭,工厂喝茶使用,也可以作为果汁,饮料等消费品的附属促销品赠送。陶瓷茶杯上还可以根据您的需要印制您需要的各种图片、添加公司LOGO图形和文字等。
陶瓷工艺品有:陶瓷杯、陶瓷盘、陶瓷碗、陶瓷烟灰缸、陶瓷花篮、陶瓷钱罐等。
个性影像纪念品是通过热转印技术,利用专用转印墨水和转印设备,可将照片或各种个性图案印在杯子、石板、盘子、衣服等不同的材质上,通过印制的图案不同,可以个性定制特色纪念品,个性影像纪念品突破传统印刷限制,无需制版,制作速度快,个性影像纪念品还能以图案形式,体现当地旅游景点特色。
中国旅游消费结构是怎样的
中国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及潜力分析
旅游消费结构是旅游消费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结果,反映着旅游者消费中旅游产品的质量、数量及比例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依照旅游者旅游目的的不同可把旅游消费分为观光游览、探亲访友、文化交流、商务等。旅游目的不同,消费也有所差别。按照旅游消费的内容,可将旅游消费结构分成基本旅游消费和非基本旅游消费。基本旅游消费是指进行一次旅游活动所必需的而又基本稳定的消费,如旅游住宿、饮食、交通、游览等方面的消费;非基本旅游消费是指并非每次旅游活动都需要的并具有较大弹性的消费,如旅游购物、医疗、通讯消费等。
一、我国旅游者的旅游消费结构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开阔了我国旅游者的视野,人们收入水平的增长和需求的多层次化使旅游消费的层次、质量不断提高,旅游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状态。
2000年《中国旅游年鉴》统计了1999年我国散客人均花费构成,2001年至2006年的《中国旅游年鉴》没有我国国内游客旅游消费构成的具体统计数字,仅仅在《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综合分析报告》中涉及到了以旅游目的为分类的旅游消费结构的统计资料(见表1-表3)。
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在1999年旅游消费结构中,我国国内游客食住行比重占75%-85%,游览购物占15%-25%,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比重过大。此外用于游览娱乐方面的精神消费占消费总额的8.5%,其比重较往年有所提高,但仍然偏小,有待进一步提高。
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在旅游消费结构上,仍以观光游览为主,而其他旅游产品消费较少,表明我国旅游产品仍有待于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度假休闲型旅游处于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们转向寻求舒适、放松、自然的娱乐旅游,表明我国旅游消费档次的不断提高。
分析:由表3可知,我国农村居民在旅游方式和旅游消费构成上,大部分属于探亲访友,并不断处于上升趋势,而文化型、享受型旅游消费支出较少。此外,与城镇居民相似,农村居民度假休闲旅游也呈上升趋势,但是以观光游览为目的的农村居民却明显地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我国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的特征分析
表1-表3反映出我国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所发生的变化,正在以观光游览为主,向度假游、健康游、文化游、生态游等百花齐放的局势发展,旅游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但是,我国的国内旅游消费在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一些分层差异。
(一)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比重过大
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比重过大,而非基本旅游消费比重偏低。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旅游者基本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高达85%,而非基本消费仅占15%。在旅游发达国家,非基本旅游消费高达60%以上。非基本旅游消费比例低不利于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因为基本旅游消费总是有限的,其消费需求弹性较小,而非基本旅游消费相对来说需求弹性较大,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
(二)物质资料的旅游消费居多
物质资料的旅游消费多,而精神资料的旅游消费比重过小。我国旅游者用于游览娱乐方面的精神消费仅占总消费额的11%左右,虽较往年有所增加,但比重仍然较小,还需要加大这方面的规划和建设。
(三)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
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旅游消费中观光型旅游产品支出多,而其他旅游产品支出少。由表1可以看出,观光型旅游产品人均支出远比其他类型产品人均支出少,观光型游客所占比重过大,反映出旅游产品构成层次低,旅游经济效益不突出,旅游效益尚有挖掘的空间。
(四)城乡二元化的社会结构
我国旅游消费正是在存在着城乡差别的情况下发生的消费。以2005年全国旅游基本情况为例,2005年全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12.12亿人次,其中占全国人口不足20%的城镇游客为4.96亿人次,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村游客为7.16亿人次,农村游客的人均花费仅为城镇游客人均花费的30.9%。由上表2和表3也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以及基础设施、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差别,决定了城乡居民之间具有不同的旅游消费结构。
三、我国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潜力分析
(一)旅游主题多极化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加上整个社会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都总处于不停地变迁过程中,人们对旅游消费的认识不断提高,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喜好也随之发生变化。
人们除了通过旅游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外,还想通过一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诸如这几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摄影旅游”、“考察旅游”等特种旅游,正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种旅游者的青睐。
21世纪初旅游主题多极化发展的同时,旅游需求也越多趋向于多元化,这将大大优化我国旅游产品的结构。
(二)旅游购物的有力开发
我国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为了更好地吸引游客,提高游客的重游率,必须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形成新的旅游吸引力,而旅游购物恰好迎合了这一需求。我国在1992年《国务院关于发展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问题的批复》中给予了旅游商品生产以若干优惠政策。
2002年4月,为落实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中“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手工艺品和特色商品,努力提高质量,促进产销紧密结合,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产销体系,增加旅游创收、创汇”的要求,国家旅游局举办了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系列活动,以后每年一度的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都陆续举办了参赛作品展示会、推荐会、拍卖会,大大提高了参赛作品的市场转化率,初步形成了以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实用工艺品等为主体的旅游购物结构,品种层次逐步显现。
(三)旅游娱乐业迅速发展
旅游娱乐业已成为现代旅游业的主要内容,我国各地都在积极研究自身的文化优势,挖掘本地特有的文化内涵,努力建设独具特色的景区(点)及配套文化娱乐设施,使其成为本地旅游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并以此为吸引力带动大众的广泛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