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采集

酒店行业新生代消费者崛起(经济型酒店营销现状)

采集 2023年02月16日 15:00:34 1

本文目录一览:

酒店管理的工作难吗?想从经济型酒店跳槽去中高端酒店可以吗?

酒店行业新生代消费者崛起我是李茵,今年33岁。

酒店行业新生代消费者崛起我曾在喜达屋、温德姆、希尔顿、万达、朗豪旗下品牌酒店工作,

8年时间,酒店行业新生代消费者崛起我从服务员做起,成为了餐饮部经理。

那为什么我会从知名国际酒店餐饮经理转型呢?

请听我来讲述我的职场故事——

怀抱热忱,走上八年酒店的升级之路

2008年,我大学毕业,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

当时在国际品牌酒店工作是很让人羡慕的。随着北京奥运会召开,国内酒店行业蓬勃发展。

特别是在东莞、深圳,许多知名酒店进入市场,当时它们消费档次比较高,挑选人才的要求也很高。

这些知名酒店对服务人员的英语口语、学历都有要求,甚至有些对身高都设定了硬指标。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喜来登,短短六个月时间,我就晋升了,对我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励。

当时星级酒店是高档场所,我接触到的客户都是中高端人群。

不少客户是公司CEO,外国客人比例也很高,给的小费也比较丰厚。

在这行除了收入高,酒店还提供住宿和餐饮,甚至还有班车、洗衣服务等,条件很优渥。

为了我热爱的行业,我付出了很多努力。

后来我跳槽到温德姆至尊酒店,为酒店开业进行筹备。

当时要求1月9日就要开业,但1月1日硬装刚刚收尾。

我带领28人的团队,用短短五天时间,冒雨亲自搬沙发,完成全部软装。

1月5日,酒店餐饮部顺利试营业,1月9日正式开业。

再后来,我到了万达集团工作。

当时万达南昌游乐园开幕,集团非常重视,从每个酒店挑选了1-2名工作人员进行开幕接待。

每位工作人员对接一名万达领导,做贴身管家,我们接待的嘉宾中也包括总裁先生。

我的心情有一点紧张和激动,也非常自豪。

从筹备、彩排到接待,

无论是杯子的间距、上菜的角度、还是问好的语音语调……

所有的细节我们都反复练习,务求做到最好。就连上茶,我们都练习了不下五次。

这让我意识到,越是需要严谨的事情,越需要下苦功反复练习。

这八年时间,酒店行业让我成长了许多。

当时培训机制也很完善,我们要学习餐饮管理、库存管理等,从领班、经理到主管的职级培训,都很清晰。

我带领团队运营餐厅,业绩有显著提升,也培养出3名餐厅经理。

在管理餐厅的过程中,我接触到各行各业的客人,并与其中不少人成了朋友。

国外品牌遍地开花,酒店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八年后,我依旧热爱酒店行业,但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就像从前大家认为坐飞机很“奢侈”,但现在已经成为常态,星级酒店的消费体验也一样。

从外部原因来说——

第一,这些年来,外国的品牌酒店遍地开花。

越来越多Airbnb、民宿的崛起,让消费者的选择更多样化,导致酒店竞争力大幅下降。

酒店的运营着重资产、物业,成本损耗很高。所有的菜、酒、日用品都需要大量库存,运营成本可想而知。

随着营改增,供应商和酒店都要多缴税,成本逐年递增。

第二,消费者观念也发了变化。新生代消费者喜欢更新奇、多样化的体验,对于酒店品牌的忠诚度没那么高。

举个例子,2008年,许多星级酒店的自助餐卖300多元一位,现在只能卖100多。

对于酒店来说,既要用好的餐饮品质吸引客人,又要满足客人对性价比的追求,挣钱越来越难。

要应对这些大环境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同时维持品质,酒店只能从人工上去砍成本。

不少200个餐位的餐厅从前的服务编制有30人,现在只有十几人。

对于酒店内部来说,也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

现在社会就业机会更多,自媒体行业兴起,让年轻人不愿意从事传统行业,特别是服务行业。酒店从选人,到被人选,有时只能找临时工代替。

对我个人来说,我在酒店行业也遇到几个障碍。

首先是招人难,对于酒店中层管理人员有直接的冲击。因为新人流动性大,我在中层管理岗位上一直在反复培训新人。

基层服务员没有在酒店长期发展的规划,就导致管理层要一直做基础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提升自己。

我熬了一段时间,本以为能得到晋升。

在一次接待团队会议的过程中,我看到餐饮总监亲自带领员工从早上6点忙到凌晨2点,好几天都是如此。

活动结束了,我失眠了。我本以为做到高层能轻松些,但在总监身上,我看到自己3、5年后的样子。

而我一直等待的晋升机会,也被新来的外籍总经理给了自己的一个熟人。

除了晋升难,我还遇到过不讲理的客人。

我碰到一个来吃自助餐的客人坚持要打包带走,我们向他耐心解释了规则,却还是遭到投诉。

从服务员、值班经理到餐饮部总经理,都为这件事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最后我们不仅向这名客人道歉,还赠送了消费券。

当时我的感受很不好,虽然服务行业讲究“客户至上”,但我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尊重。

我们把客人当朋友,有些客人却站在我们的对立面,这伤了我的心。

决心转型,主动出击选择保险行业

大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发展,都促使我考虑转行。

我来到一家互联网企业,从零开始,尝试做酒店的线上商城,学习互联网玩法。

半年里,我带着团队做业务拓展,把华南地区的业绩从全国倒数第二拉到了第二。

但互联网行业的强度让我难以招架,大年三十晚上,我们的程序出了Bug,我正在吃饺子呢,马上放下碗去处理问题。

互联网行业让我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体力跟不上,看不到未来发展,觉得没有安全感。

试过了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我却还是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状态。

我想要的工作是可以不断学习、成长,努力和收获可以成正比,不会受到不公正的职场待遇。我希望收入不低于从前,但能更好平衡家庭和工作。

我仍然希望能留在服务行业,因为我喜欢和别人面对面沟通。

离开互联网行业后,我从广州回深圳,忽然意识到为什么不试试保险行业?

我的家人在2010年就有过重疾险理赔的经历,对于保险还是比较认可的,但担心我没有相关经验,怕我吃苦,一开始也不太支持。

我和家人很正式地谈了这件事,给自己设定了一年的期限,如果收入追不上过去,那我就放弃,再回酒店行业。

其实为什么要选择保险行业呢?我也经过了深思熟虑。

保险行业和酒店行业有不少共通之处。

过去处理客户投诉的经验让我有很好的倾听能力,这对保险营销员来说很重要。

专业的社交礼仪和沟通方式,让我特别容易获得客户的信赖,较强的服务意识也会给保险客户更好的体验。

在酒店这么多年的管理经验,给了我尝试保险行业的勇气和信心,我主动联系了深圳友邦。

正式踏足保险行业后,有几点给我带来特别深刻的感触。

对我自己而言,在刚入职酒店时,酒店专业、系统化的培训让我成长良多。在友邦也一样,友邦的培训是前置的,新人培训不仅帮助我迅速对保险产品和服务有了深刻认识,也让我有了清晰的职业规划路径。

友邦工作模式更灵活,可以自己调整工作节奏和自主管理时间。所有的绩效和晋升制度也更公开透明。

在酒店我带过或大或小的团队,无论是管理团队,还是培养新人,我也有了不少经验,让我现在培养团队更游刃有余。

从人与人的交流上来看,我来到友邦后,和客户缔结了更强的联系。

从前我在酒店餐饮部也服务过许多客人,但用餐完毕或活动结束后,我们的关系也就变淡了。

但现在,从签署保单的一刻起,我就参与客户人生的很多重要时刻,提供终身服务,让我更感受到自我价值和使命感。

我也更喜欢现在的工作氛围,分享文化让每个人都能平等交流,相互学习。

酒店注重打造品牌,友邦其实也一样,每个营销员也都在打造自己的品牌。

虽然我在友邦只有一年时间,但已经成长了很多,我学会了接受否定,为人越来越包容,工作和生活的心态也更积极。

与以前在酒店行业迷茫、看不到未来的状态相比,我对于未来有了短期和长期的清晰规划,我希望5年内成为总监,达标M-Club。

友邦传承制度的推出,让我只要达到标准,就有机会真正兑现对客户服务一辈子的承诺。我的生活充满了正能量。我曾以为,自己会在自己热爱的行业干一辈子,但跳出自己熟悉的领域,我才意识到自己能拥有更广阔的人生舞台和更灿烂的未来!

酒店消费呈现了新趋势,你觉得新趋势怎么样?

我觉得新趋势非常棒,酒店智能化会使客人更加方便。

酒店发展的趋势

一:酒店数量会继续增长

1、随着中国居民的收入增长、旅游业在近年来保持30%以上的增长,大量的需求会推动酒店业的发展。

2、消费主体已经从“60、70”变化为“80、90”,80、90的经济基础逐渐变得稳健,最重要的是这部分人喜欢“玩”。

3、目前中国很多的投资渠道受阻、酒店作为风险较低的行业、备受投资者喜爱。

二:精品酒店会引领未来

1、由于消费主体悄然的发生了变化、消费者对酒店的要求逐渐变高、简单地“洗、息、睡”型的酒店很难满足目前的主流消费人群的需求。

2、消费者是60、70、80、90共存的时代,文化需求已经不再简单的是“中式、欧式、现代”之分了!每个人的年龄段、成长背景、出生地域、成长经历不一样,而产生的需求也不一样,精品酒店恰好可以给他们形成细分有针对性的用户体验。如主 打音乐文化的朵 丽 米音 乐酒店,就属于此类。

3、由于经济条件的变好、时代的变化、每个人的被尊重感和个性化需求,精品酒店就非常容易体现。

三:酒店会对OTA的依赖加剧

1、目前市场上的酒店“格式化”、“同质化”严重,没有办法吸引到目标人群,就只有继续服用OTA这剂。

2、由于“信息化、数据化、流量化”的时代来临,OTA确实很好的解决了用户的方便性。

3、大部分的酒店没有自己的PC端、移动端的导流方式,同时缺乏与用户的互动,加之OTA操作简单直接、故而对OTA上瘾。

四:人工智能和微智能会广泛地在酒店中运用

1、部分科技的使用可以降低酒店的经营成本、但在初期会增加酒店的投入。

2、从用户的体验的角度、对用户隐私、方便性等角度,极好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例 如朵丽 米 酒 店的智能客房,其中的一键控制和智能家居均受到了加盟商和消费者的关注。

3、目前也有一些连锁酒店品牌在微智能或人工智能领域尝到甜头、会带领整个行业的快速运用。

五:酒店的盈利模式会多样化

1、盈利模式的单一、就证明酒店的体验或服务单一、很难满足用户的深度体验。

2、不同的目标用户需求、需要不同的产品进行支撑,差异化的模式反而成为了核心竞争力。

3、目前酒店单一的盈利模式、很难满足日渐高涨的成本。最终会使酒店的盈利成为“鸡肋”。

六:低端快捷酒店和高星级酒店会“出局”一批

1、高星级酒店在整个国家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国家反腐日益高压的大背景下,会挤出大量的“伪”消费者。从近三年的高星级酒店的数据来看、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2、由于精品酒店的大众化、价格与低端快捷酒店的价格相差不大,但是体验好得多,从而更多的消费者会选择中端精品酒店。

3、由于消费主体的变化、他们对酒店的要求越来越高、低端快捷酒店很难满足他们得需求。

4、目前精品酒店的投资也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高、一般就在2000元每平米左右的投资。反而盈利能力比低端快捷酒店更强、投资更加安全。

七:品牌互动与跨界整合现象会更加明显

同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在很多的资源上、信息上可以共享,反而增加了酒店的竞争力。

最有前景的住宿业

酒店行业新生代消费者崛起我认为是民宿酒店行业新生代消费者崛起,可以让旅客更有家酒店行业新生代消费者崛起的氛围和舒适感。

2010年后,深圳酒店行业新生代消费者崛起的酒店业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壮大以及当地经济发展迈上快车道,进入到酒店行业新生代消费者崛起了新一轮高速发展期,酒店数量和品牌丰富度快速提升。随着中国新生代消费力量的崛起,深圳酒店行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变局,契合消费者日益多元和个性化需求的新兴酒店产品陆续涌现。

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或者闲置的房屋,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的住宿处所。在国内,民宿还属于新兴产业,发端于“分享经济”在国内的普及。近几年随着消费升级、居民对旅游住宿的需求日益细分,富于人文情怀、价格美好的民宿逐渐成为旅游最佳选择。

酒店如何才能服务好年轻人

给新生代消费群体“画像”

近年来,酒店消费者群体在年龄构成上发生了明显变化,80后、90后新生代乃至00后逐渐成为酒店最主要的消费群体,这个群体有着完全不同于以往消费者的性格、文化和需求特征。

了解他们的需求,是酒店管理者的新挑战也是必须把握的机遇。那么,酒店该如何赢得新生代消费者群体呢?我们首先需要准确把握新生代消费者群体的需求与偏好特征,根据笔者近几年开展的调研,以下6个关键词可以代表酒店新生代消费者群体。

一、重体验。“任性”是新生代群体性格特征的一个重要标签,指新生代对于内心感受的重视以及依据内心感受对事物做出判断或选择的特点。由于重视,新生代消费者很少会对内心“撒谎”,感受到什么就是什么。因而,新生代消费者更加看重酒店带给他们的体验,好体验即好产品、好体验即好服务等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并且从80后到90后再到00后,体验重视程度、表达即时性不断增强的趋势更加明显。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