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1.8亿春节出行背后,2022旅游业8个新趋势
在多省市疫情突发影响下,2022年的春节假期较之“史上最冷清春运”的2021年更冷一些。根据交通部门综合预测,2022年春运全国发送旅客11.8亿人次,而这一预测数据在2021年,则是17亿人次左右。
趋势一:冰雪 旅游 将打破地域、季节隔阂
北京冬奥会的开幕,无疑让冰雪 旅游 从小众走向大众,更从北方延伸至南方。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前三天的滑雪门票订单与去年相比增长33%,滑雪酒店的订单量同比增长52%。2月4日,以“冬奥”为关键词的搜索热度增长200%。
与此同时,冰雪 旅游 也不再是北方人的专属,因为稀有而对冰雪有天然好感的南方人,更易被打动。飞猪数据显示,虎年春节冰雪 旅游 订单中,客源地前十城市依次为: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重庆市、成都市、杭州市、深圳市、武汉市、济南市和大连市。其中,南方城市占据七席。
景尚旅业集团营销事业部总经理李扬表示,今年春节初四至初六天气晴好,安吉云上草原滑雪场的门票预订量已经达到去年的2倍,度假区官方酒店1168星空天文酒店、松鼠部落酒店及云山境度假公寓酒店接连3天满房。客源主要来自本地及周边的年轻人。
未来,随着越来越多上市旅企将瞄准冬奥会带来的冰雪 旅游 热,推出相关 旅游 产品,冰雪 旅游 将成为一种无关季节、不论地域的高频次产品。
趋势二:主题型 旅游 将成为出行主流
在过去,最普遍的 旅游 方式是跟团打卡热门景点,但随着疫情的发展,旅行者们开始根据自身喜好,选择不同的主题型 旅游 。除了前文提及的冰雪 旅游 主题外,亲子游、康养游、夜游等不同 旅游 主题,吸引旅行者前往新目的地。
以夜游为例,携程数据显示,今年含有夜游类景区的订单占比达35%,含有夜游的景区报名增长更高。已经火到限流的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春节期间搜索热度环比上个月增长300%。
在此之前,从房车游、露营、冲浪的兴起,我们不难探知,“主题”已经开始成为年轻一代的重要出游选择。据穷游网发布《会玩的中国人:2021年国人旅行新趋势》显示,周边游、当地 美食 、文化艺术、户外 旅游 、特色酒店,已成为最受欢迎的主题玩法TOP5。
趋势三:博物馆 旅游 将持续火热
近年来,博物馆 旅游 成为一种热潮,更带动了博物馆的蓬勃发展,据相关统计,目前国内各类博物馆已经达到5535家,在携程上,国内博物馆 旅游 线路更是已达近千条。
不过,相比起国外已经颇为成熟的博物馆 旅游 ,国内的博物馆 旅游 的发展,仍在由“冷”到“热”的积极发展中。春节期间,不少博物馆就成为热门目的地的“座上宾”。位于江苏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成为热门 旅游 打卡地,仅在去年试运营期间月观众量就达 25 万多人次,新春第一个开放日就预约满员。携程报告则显示,故宫博物院依然占据着文化艺术的头把交椅,而神秘的古蜀文化也吸引大批游客前往三星堆博物馆 探索 。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火热之下,国内博物馆仍存在IP乏力、 科技 失温、文化变现困难等诸多问题。在博物馆 旅游 将持续火热的2022年,需快速进入2.0阶段,不止做网红,更要做文化的新时代“看门人”,既有专业的素养,也有当代潮流的触达。
趋势四:度假目的地将再度回归乡村
度假目的地经历了从乡村到城市,再回到乡村的演变。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一系列“乡村+”的优秀目的地诞生,如黄河宿集、计家墩理想村等。
携程数据显示,乡村酒店的订单量较去年春节期间增长1倍以上。预订用户主要以80、70后为主。同时,携程集团于2021年打造的携程度假农庄,也在春节期间取得不俗表现。截至2月5日,携程度假农庄系列产品日均订单量环比上月上涨10%。
过去的乡村度假,承载的是乡村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是对乡村的“消耗”,如今的乡村度假,则是底层设计和运营共同作用于可持续的有机商业,实现新的发展,吸引更多更高净值的旅行者。
趋势五:中华文化表达将为目的地带来独特吸引力
携程数据显示,既展示了宋朝文化底蕴又拥有打铁花、水光秀等年俗表演的开封大宋武侠城,今年春节在携程的门票订单同比增长273%,游客纷纷前往景区体验夜间非遗和民俗表演。
文化正为 旅游 产业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年轻人对中华文化日益热衷,越来越多以文化为基底的文旅产品得以诞生,并颇受追捧。
如" 只有河南 · 戏剧幻城 "在2021年异军突起,以黄河文明为创作根基,将实景演出和情景体验两种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建一种全新的 旅游 演艺形式。公开数据显示,《只有河南 · 戏剧幻城》2021 年接待游客 50 万人次,实现收入 1.4 亿元。
此外,因唐宫夜宴、中秋奇妙游等传统文化走红的河南,也在过去一年的 旅游 业中收获颇丰,文化和 旅游 部数据显示,2021年国庆期间,河南 旅游 收入位列第5,接待人次位列第2。
河南在中华文化 旅游 项目上的不断推陈出新,无疑是其成为新一代“网红目的地”的关键。马蜂窝 旅游 研究院院长冯饶分析道:“国内年轻人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是文化类目的地和景区实现逆势增长的主要动因。但想要从‘蹿红’到‘长红’,则需要 旅游 从业者通过对年轻一代文化审美的精准判断,打造出更多 旅游 消费新场景。”
趋势六:城市将被更深度 探索
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方泽茜表示,今年春节近程本地游趋势明显,全国各大景区、都市繁华商区、 历史 人文街区等熙熙攘攘挤满了过年的人群。携程数据显示,虎年春节超八成游客选择在本地逛景区,本省景区门票占比高达82%。
在过去一年,我们曾介绍过“城市考古”这一深入城市肌理的新旅行方式,未来,随着对国内旅行的持续 探索 ,城市内的新地标、新玩法也将被一一挖掘。
正如穷游网报告显示,超过95%的旅行者,对于城市内深度 旅游 项目感兴趣, 历史 文化、 美食 探险、古建筑、民族特色、潮流艺术展览成为最受用户青睐的主题。整体来看,用户更注重在地文化的内核挖掘,文化认同感越来越强。
在携程发布的《2022年春节 旅游 总结报告》中,22城公布的热门景区TOP5不乏自然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等,如盐城的大洋湾生态 旅游 景区、黄海森林公园,云南的青龙峡、鸡足山、玉龙雪山、苍山等。
不过,不同于过去为了增长见识而前往景区的出行目的,如今的旅行者面对自然风光目的地,有了更多出行目标与出行方式,自然美景、风光摄影、观赏动植物、研学旅行成为吸引旅行者们 探索 国家公园的四大主要因素,而徒步、露营则成为亲近自然的新方式。
趋势八:环保理念将贯穿旅途
随着“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个重大战略目标的提出,以及旅行者素质提升, 旅游 业的绿色环保话题,也正在成为主流趋势。
春节期间,多个目的地倡导旅行者低碳出行,践行绿色环保。在此之前,穷游网对“负责任的旅行”的持续倡导,更多旅行者践行了负责任的理念。其中,97%的用户愿意参与生态保护相关活动,92.3%的旅行者甚至愿意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改变自己的旅行方式。在旅行时,56.4%的用户想参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庇护所。同时,67.8%的旅行者不观看动物经训练后非自然的 娱乐 性表演,如海豚表演,马戏团动物表演等。
不难发现,上述的8个趋势,在过去的几年间,均已有所显现。有专家指出,“过去两年的市场火爆现象,并不代表整体市场供给结构的真正优化。到了第三年、第四年,随着 旅游 产品大规模创新并不断迭代更新,才能确定是真正的趋势。”吹尽狂沙始到金,已进入下一个阶段的 旅游 业,才更值得我们期待!
旅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旅行社数量持续增长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尽管2020年以来疫情对于旅游行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中国旅行社数量从2019年的不到3.9万家,持续增长至2021年的4.24万家,较2020年增长4.3%。
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持续下降
和旅行社数量不断增长不同,2019-2021年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不断下降,从2019年的41.59万人下降至2021年的27.88万人,2021年较2020年下降13.55%。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同比增长12.8%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但是依然远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59.01亿,仅恢复至2019年的54.0%。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23.42亿人次,增长13.4%;农村居民国内旅游9.04亿人次,增长11.1%。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增长31%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收入为2.9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0%,但是远低于2019年的5.73万亿元。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消费2.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6%;农村居民旅游总消费0.55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8.4%。
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交易额达1.47万亿元
根据Fastdata极数数据,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开始复苏,2021年全年交易额为1.4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4.9%,但是依然没有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
综上所述,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旅行社数量不降反增,但是旅行社从业人员持续下降。从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和总消费等数据看,行业出现复苏迹象。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旅游总消费达到2.92万亿,同比增长31.0%;在线旅游交易额达到1.47万亿,同比增长34.9%。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旅游产业发展将一枝独秀吗?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期间,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经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显示,2018元旦假期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33亿人次,同比增长11.0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5亿元,同比增长11.22%。
仅2017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就高达25.37亿人次,旅游收入2.17万亿元。综合全年来看,尽管具体数据尚未公布,但2017年中国旅游产业承接的旅游人数超过50亿人次毫无压力。在旅游消费持续景气之大背景下,过去一年的中国旅游产业高速向前。交通、住宿、餐饮、景区都已呈现全域旅游态势,千万个具体项目又更新出与其他产业交融相促的形式。
不久前,中国旅游研究院与蚂蜂窝联合发布了《重新发现世界:全球自由行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已全面进入“碎片化旅游时代”。90后新消费主体的登场,正自下而上地加速着供应链的迭代,消费移动化、需求个性化、目的地IP化、产品细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旅游消费需求端的变化已传导至上游供给端。事实上,近年来,伴随着中产阶层规模的扩大,新的消费群体推动了我国旅游业新消费业态出现,进而掀起了一轮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12月出台的“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中则提出要大力推进旅游产品创新,扩大旅游新供给。一场围绕旅游消费业态升级,转变发展理念的行动已经在路上。
元旦假期都市周边游很受人青睐吗?
国家旅游局27日发布的《2018年元旦假日旅游指南》显示,居民元旦假日出游意愿强烈,都市周边休闲游市场逐渐升温,温泉、滑雪等特色旅游产品预订火爆。元旦期间,预计全国接待国内游客将达到1.3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765亿元。
由于元旦假期时间较短,多数居民假日期间将选择周边短途游,自驾车成为首选交通工具。随着气温降低,老少皆宜的温泉度假旅游产品普遍热销,预计假日期间将迎来大量游客。调查显示,2018年一季度居民总体旅游意愿达83%,其中选择1月份出游的超过四分之一。
根据元旦假日旅游市场特点,为使公众假日出行更加顺利、假日体验更有品质,国家旅游局向广大游客发出了假日自驾游、假日温泉游、假日冰雪运动、假日错峰出行、假日理性消费、假日合理维权、假日文明旅游等7项出行提示。
多家旅行平台开始抢滩元旦春节市场吗?
国内景区门票11.11元、探秘极光三国9日游8999元、酒店五折优惠券秒杀……11月8日,距双十一还有几天时间,从景区门票到机票、酒店,从周边游、国内长线游到出境游,各大旅游消费平台的“厮杀”早已全面展开,提前引爆元旦和春节的旅游市场。
今年双十一,出境游、国内游产品优惠力度高达数千元,个别产品甚至优惠近万元。携程国内游的路线,在淡季优惠上折上再加折,最高直降3000元;阿里飞猪推出双十一旅游专场,如“探秘极光三国9日游”8999元,比原价便宜了将近10000元。
在携程网促销的产品中发现,包含签证等费用的越南芽庄6天自助游,开出了最低1111元的价格,德、法、意、瑞欧洲四国11天跟团游,最低仅需58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