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警惕低价旅行团!老人花9块9一日游结果消费近千元,这是咋回事?
不少旅行社为了拉拢顾客消费者警惕低价旅游陷阱,就会推出老年人特惠团,只要凑够足够多消费者警惕低价旅游陷阱的人数,就能够低价进行团购旅行。不少老人就呼朋唤友,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优惠机会。近日,一名老人在朋友的介绍之下,参加了一日游低价旅行团,只花费了9块9,但到了目的地之后,老人还没有来得及玩,就被其消费者警惕低价旅游陷阱他人拉去买了不少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一共花费了1000元。
根据老人提供的线索,民警对这个低价旅行团进行了调查,根据查证,组织人前后拉拢了90多名中老年人,直接将老人带去一家生态农庄,通过一定的方式让老人购物。组织人对此表示,如果老年人购物了,那么商户就会给予旅行团提成,只要带过去一个人,就能够获得25元。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当中。不少旅行团都属于无证经营,因此人们要通过正规渠道参加旅行团。一些老年人的取证意识比较差,想要维权就显得比较困难,因此大多数老人就只能够吃哑巴亏。
一些旅行团以一个非常低的价格来吸引老年人注意,在旅行的过程中,会强制要求老年人消费。这也让老年人的权益并不能够有效保障,如果老年人出现了这种情况,就需要及时报警。一些旅行团是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工作人员就会拿着宣传单去各个小区进行推销,老年人通常都比较喜欢结伴旅行,因此就会带来更多的中老年人,会让旅行团获得非常高的收益。
老年人在旅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陷阱,从侧面也反映出老年人是比较容易被骗的。因为在维权意识上比较薄弱,在事发之后,老年人往往会选择忍气吞声,这也导致一些旅行团更加有恃无恐。如果人们在旅行时,遇到了乱收费的情况,就可以向警方求助。
“零团游”、“低价游”存在诸多合同陷阱,生活中如何进行辨别?
在与旅游团签合同时一定要查看各项条约,是否存在强制性消费的状况,最好是报名一些比较正规平台的团购旅游。
羊毛出在羊身上,虽然说一些旅游团他们的价格比较便宜,但是最终会从其他方面来从消费者身上赚取一定的利润,毕竟大家出来做事都是为了挣钱,并不会带消费者出来旅游一趟,而且还赔一部分钱,因此我们出去旅游签订团购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合同。
零团游,低价游存在许多合同陷阱。
现在很大部分人为了出去旅游能够省心,大部分都会跟团旅游,虽然说这种方式比较方便,但是同时也存在很多的漏洞,特别是网上各种团友五花八门,在挑选的时候如果不能够慎重,很有可能会进入团购游的圈套。大部分旅游团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在在游客旅行的过程当中会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而且各种推销,购物一起拥上。
签合同时看好各项条约。
要想避免在团购游的过程当中上当受骗,但跟旅游公司签订合同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合同中的各项条约,特别是对于一些口头承诺的事项,查看是否在合同中标注,千万不要为了省一部分的价钱,贪图便宜直接忽略合同,否则当出现问题时,无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看合同是否存在强制性消费。
很多合同内容里会有一些霸王条款,特别是旅行过程中会要求消费者进行强制性的购物,因此在旅游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谨慎听取导游的话术。特别是在购物环节,即便是购物也要保存好自己的购物小票,避免在后期出现问题时能够拥有一定的证据。同时提醒大家想要跟团旅游,最好是前往正规平台。
天上不会掉馅饼!揭秘不合理低价游背后的套路
近年来消费者警惕低价旅游陷阱,由不合理低价游引发的强迫游客购物、欺骗游客消费、暴力冲突等事件频频曝出消费者警惕低价旅游陷阱,严重损害广大游客权益消费者警惕低价旅游陷阱,影响 旅游 行业 健康 发展。
不合理低价游往往披着“便宜”“超值”“天上掉馅饼”等美好外衣,实际却暗藏损害游客利益的陷阱。
日前,根据文化和 旅游 部统一部署安排,山西、广东、宁夏、安徽、甘肃、河南等地,陆续开展针对不合理低价游的专项整治行动。
天上不会掉馅饼
这些都是不合理低价游
1.以“比赛奖励”为名赠送 旅游
游客周某投诉,湖北宜昌某旅行社以奖励“中老年健身舞比赛”优胜成员为名,组织周某一行5人“零团费”港澳6日游。行程中,导游存在诱导购物行为,所购商品明显质价不符,周某一行5人共计消费9万余元。
经湖北省宜昌市文化和 旅游 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调查,湖北宜昌某旅行社以奖励“某中老年健身舞比赛”优胜成员为名,共组织197人赴港澳 旅游 ,其中,55岁以下团费0元/人,55岁以上团费380元/人,未向地接社支付团款费用,地接社需通过游客购物获取成本和收益。
经调解,旅行社同意为游客办理退货手续,并先行垫付周某一行5人的退货货款9万余元。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要警惕商家以“健身舞比赛”“广场舞大赛”“红歌大赛”等名义赠送组织的低价游,此类产品一定是通过购物或自费 旅游 项目获益。
2.以“政府补贴”为名组织低价游
游客杨某投诉,广西北海某旅行社以“政府补贴”为名,组织杨某一行3人“零团费”参加桂林3日游。行程中,导游将游客带到玉器店诱导消费2600元,所购玉器严重质价不符。
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 旅游 文体局调解,旅行社同意为游客办理退货手续,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2600元。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天上不会掉馅饼,免费 旅游 是陷阱,警惕不法商家以“政府补贴”为名组织的低价游。
3.街头揽客低价游
游客龚某投诉,在厦门客运站某旅行社报名参加厦门一日游,团费原价198元,优惠价98元,合同约定共参观10余个景点。行程中,导游擅自增加另行付费 旅游 项目,并安排购物,龚某共消费600余元。
经福建省厦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调解,双方达成和解,旅行社赔偿龚某700元。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街头揽客莫轻信,低价 旅游 不靠谱,参团 旅游 要到正规旅行社门店报名。
4.通过在线 旅游 平台报名参加低价游
游客李某投诉,通过某在线 旅游 平台报名参加荆门赴厦门纯玩5日游,团费880元。行程中,导游未经游客同意将游客带到购物店,诱骗、强迫购置玉器5万余元。
经湖北省荆门市文化综合执法支队调解,涉事旅行社同意为游客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5万余元。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通过在线 旅游 平台报团出游时,不要一味追求低价格产品,要选择网评较高的线路产品。
5.团费明显低的低价游
游客张某投诉,在苏州某旅行社报名参加云南昆明5日游,团费198元。行程前,张某得知旅行社以不合理低价组织 旅游 活动系违法行为,故诉求旅行社全额退款。
经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 旅游 局调解,旅行社与张某达成和解,旅行社同意向张某退回全部团款。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理性报团出游,自觉抵制团费明显低于正常价格的 旅游 团。
行业乱象多年
问题频繁抬头
如今转战线上平台
早在2016年,国家 旅游 局就发布了《国家 旅游 局关于组织开展整治“不合理低价游”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旅游 市场秩序有所好转, 旅游 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得到进一步加强,但“不合理低价游”等扰乱 旅游 市场秩序、侵害 旅游 者权益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经过多年的整治,线下不合理低价游现象大大收敛。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合理低价游转战社交平台,不少旅行社和个人纷纷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发布 旅游 组团信息,其中可能暗藏陷阱,游客很容易中招,尤其是中老年群体。
同时,社交平台的不合理低价游中,不乏未取得经营资质的黑旅行社。一些机构或个人在未办理营业执照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通过网络发布信息,招揽组织游客参加 旅游 活动。由于组织者未缴纳 旅游 服务质量保证金,也不会与游客签订正规的 旅游 合同,游客的权益面临很大威胁。
为何屡禁不止
旅游 消费乱象频出,不合理低价游屡禁不止,这些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1. 旅游 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包价 旅游 产品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要素,旅行社釆购的 旅游 产品价格往往比游客单项购买 旅游 产品的成本低。这是团队游比散客出游的明显价格优势,也是吸引游客参团的主要原因。
由于各旅行社的产品釆购渠道、采购价格不尽相同,同一条 旅游 线路的经营成本存在较大的差异,游客难以判断 旅游 线路的真实成本。特别是市场上有较多旅行社均推出价格差异小的低价游产品时,游客更加难以分辩真实价格。
由于供需双方的价格信息不对称,旅行社明显占有信息优势, 旅游 者往往不了解真实价格,更容易接受低价格的 旅游 服务,使得不合理低价游有一定的市场。
2.传统的“ 旅游 +购物”利益模式固化
不合理低价游的运营模式主要依赖强迫参团游客购物消费的形式。虽然近年来,旅行社业务受到 旅游 电商平台发展及散客化 旅游 的冲击,但“ 旅游 +购物”的灰色链条关系依然稳固。
一方面,由于较多旅行社长期以来适应了为购物店介绍顾客并获取回扣的灰色经营模式,在 旅游 发展新形势下既缺乏创新动力,也缺乏创新能力,难以实现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很多 旅游 购物店的经营并不依赖于当地居民的购物消费,而主要依赖的是游客购物消费,这使得它与旅行社形成了共生关系,离开了团队游客基本上难以生存。
因此,在共同利益面前,二者关系是牢固的。一旦这种模式被打破,旅行社、购物店均会面临着生存问题。
3.游客贪小便宜吃大亏
有需求才有市场,不合理低价游屡禁不止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游客。
一些旅行社利用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低价揽客,尤其是中老年游客,将价格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例如,早前云南10日团880元的报价,来回的机票钱甚至都不够,显然是陷阱,但仍有不少游客愿意往里跳,最终因为贪小便宜吃了大亏。
整治需要多管齐下
1.政策落地,专项整治不合理低价游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持续整治 旅游 消费市场乱象,每年的政策措施也在不断改进优化,各地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部署,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肃清行业风气。
近日,各地组织的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行动,将重点整治以老年人为目标群体,以免费 旅游 、康养体验、保健品推广、食品及日用品赠送等名义招徕 旅游 者,通过诱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 旅游 者进行购物,实际组织实施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以俱乐部会员、户外拓展、车友会、研学、旅拍等特定群体组织活动的名义,实际组织实施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此次行动还将严查以低于属地行业公认的合理价格销售的包价 旅游 产品,重点是一日游产品;严查地接社“买团”或接待“不支付或不足额支付团费”的 旅游 团队的行为。
2.从购物店源头进行监管
不合理低价游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 旅游 购物店。
要加大对本地 旅游 购物店监管力度,对现有 旅游 购物店进行登记备案,实行一店一编码管理方式,强制购物店网络监视系统建设,纳入地方 旅游 网络实时监控平台。
要完善 旅游 购物店台账制度,对于购物回扣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要建立 旅游 购物店保证金制度,对 旅游 购物店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探索 联合街道、社区对 旅游 购物店实行网格化管理, 明确网络责任管理人,加大对 旅游 购物店的日常监管。对销售假冒伪劣珠宝、玉石等 旅游 购物店要及时清理。
3.平台加入,打击 旅游 行业违规招徕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大众消费行为习惯的转变,线上销售 旅游 产品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要警惕不合理低价游从中浑水摸鱼,将监管触角延伸到线上,利用大数据技术严查不合理低价游,与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建立联动机制。
据悉,此次各地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将加强网络巡查,创新监管模式,重点加强对在线经营旅行社业务的监管,对各地通过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百度推广等从事旅行社业务的排查情况,组织不少于两次的集中执法巡查。
日前,快手发布关于打击 旅游 行业违规招徕行为的公告。公告显示,为了维护良好的平台生态环境,快手持续打击无旅行社经营许可证主体用户发布的网络招徕信息、发布 旅游 产品信息等行为,通过技术手段加人工审核的方式对相关内容进行严格审查,一经发现违规将给出视频屏蔽、违规资料清理等处罚。
据了解,2022年3月至今,快手共屏蔽违规视频3545条。
4.加强宣传,改变消费者单纯比价理念
不合理低价游等 旅游 乱象之所以屡禁不止,跟一些游客缺乏自消费者警惕低价旅游陷阱我保护意识,轻易选择廉价低质的 旅游 产品不无关联。一些旅行社恰恰是利用了游客贪图便宜的心理,低价揽客,然后通过欺骗、强制游客购物等手段非法获利。
要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特别是要加强老年游客、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的 旅游 宣传教育,既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不合理低价游的危害,同时也要广泛宣传参加旅行团的正规渠道。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各地将选取一批典型指导案例予以公布,并加强宣传,发挥指导案例的普法示范作用,震慑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引导 社会 公众提高法治意识。
同时,消费者自身也要提高警惕,改变单纯比价理念,理性消费,不轻信社交平台的 旅游 产品信息,注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人之所以爱旅行,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际遇。因此,打动游客的是细节,赶走游客的也是细节。相信经过此类案件的警示效应,能够遏制不合理低价游现象,游客可以宾至如归, 旅游 市场重回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