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江西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 2、吉安十大旅游景点排行榜,你想去哪个
- 3、泰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 4、泰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泰和有哪些旅游景点 好玩帮
- 5、泰和周围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 6、江西吉安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江西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江西旅游必去十大景点如下:
1、九江-庐山风景区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现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有着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称,是国内著名的三山之一。庐山不仅风景优美,还是夏天避暑的最佳之地,尽管山下温度很高,但牯岭依然在30℃以下,牯岭镇上还有各国别墅,以及庐山会议旧址等。
2、上饶-三清山风景区
三清山,位于上饶市玉山县,现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世界自然遗产,是一处道教名山,与黄山同为姊妹山,这里也是大美黄山的缩版。三清山是一座被埋没的仙山,名气远远配不上它的实力,尤其是三清山的著名景观,东方女神与巨蟒出山,堪称三清一绝。
3、上饶-婺源乡村风景区
婺源,是上饶市的下辖县,有着最美的乡村之称,现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李坑,四面环山的水乡村落,村中遍布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都是是著名的徽派建筑。江岭,观赏油菜花最佳的地方。篁岭,是一座距今近六百历史的徽州古村,篁岭梯田更被网友评为全球十大最美梯田之一。
4、吉安-井冈山风景区
井冈山,位于吉安市井冈山市,现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井冈山不仅是红色景点,也是一处丰富的自然景观,而最为著名的特色景观,就是笔架山处的杜鹃花开,在每年的四月份左右,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仿佛进入花的海洋。
5、鹰潭-龙虎山风景区
龙虎山,位于鹰潭市贵溪市,现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世界自然遗产,是国内的四大著名道教名山之一。龙虎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奇观,不仅有丰富道教文化与自然景观,森林覆盖面积较广,雨量充沛,气候温润,是中国国内景点中,名列前茅的天然氧吧。
6、萍乡-武功山风景区
武功山,位于萍乡市芦溪县,现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武功山享有户外天堂,云中草原之美誉,而武功山最为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每年九月中旬举办的帐篷节,在山顶露营的超级之多,这里是户外爱好者的天堂,云中草原,白云深处,山峰一座一座,绝对让你回味无穷。
7、上饶-龟峰风景区
龟峰,位于上饶市弋阳县,现为国家五A级景区,世界自然遗产,有着江上龟峰天下稀与天然盆景之称,景区主要以丹霞岩石景观为主,山势不高,移步异景,奇观迭现,兼有山的雄浑与水的清丽。在龟峰七分景色,三分想象,很容易能够看出石观的奇异形象。
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位于景德镇市昌江区,现为国家五A级景区,是中国陶瓷专业博物馆,在这里可以古窑的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瓷器的制作流程等。这里有明代著名的葫芦窑,大名鼎鼎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明成化斗彩鸡缸杯都是诞生于此,还有宋代龙窑。
9、赣州-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
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位于赣州市瑞金市,现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瑞金是一座红色革命之城,隐藏着许多动人的革命故事,而游览瑞金不可错过的几处景点。
10、南昌-滕王阁风景区
滕王阁,位于南昌市东湖区,现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是国内四大名楼,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有着西江第一楼之称,是省会南昌的著名城市地标建筑,因诗人王勃,在此留下滕王阁序,滕王阁而闻名于世。
吉安十大旅游景点排行榜,你想去哪个
吉安最佳旅游时间:
属中亚热带丘陵山市季风湿润气候江西吉安泰和旅游必去十大景点,具有冬春阴冷江西吉安泰和旅游必去十大景点,夏热秋燥江西吉安泰和旅游必去十大景点,初夏多雨,伏秋干旱,云系多,光照少,无霜期长等特点。热量资源丰富,但冷热差异较大江西吉安泰和旅游必去十大景点;雨水充沛,但丰而不衡;光照虽少,但光热同季,光能潜力大;山地垂直气侯多样,适谊高温作物栽培,有利作物安全越冬,有发展农、林、牧各业大农业的气候优势,但又伴有旱涝风冷等自然灾害。全市多年平均气温为17.1-18.6℃,高温市出现在遂川、泰和、万安三县,夏秋时节扩大到吉安、吉水、永新三县;低温市冬季出现在北部,其它季节出现在宁冈附近的西部山市,年平地气温南北和东西均差0.9℃。
下面是一些吉安市周边的景点:
文天祥纪念馆
座落在文天祥的故乡吉安县城东的文山公园内,处于105国道与吉井公路交汇点上,距吉安市约10公里,距京九铁路吉安站仅12公里,距井冈山站和井冈山机场均为20余公里,距赣粤高速公路高塘出入口128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是江西省首批兴建的十大历史名人纪念馆之一, 1995年被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国家教委、文化部、民政部、团中央、国家文物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六部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赣文化精品旅游景点。国家AA级旅游景点。
青原山
位于吉安市河东乡南境,青原山海拔320米,峰峦连绵10余公里,山上古木蓊郁,奇葩芬芳;碧泉翠峰,各具情趣。潭、泉、溪、峡共30余处。喷雪、虎跑、珍珠、小三叠等飞瀑流泉,奔泻于密林之中;攀天岳、芙蓉、翠屏、华盖诸峰,挺拔巍然,秀色可悦。
青原山自古寺庙众多,尤以净居寺最负盛名。吉安最早的书院青原书院(后改名阳明书院),也设于此。历代文人学士多慕名而来,游山礼佛,讲学授徒,吟诗作赋,留下许多珍贵墨迹,仅《青原山志》就收集诗文500多篇。颜真卿、黄庭坚、李纲、王守仁和文天祥等人的手迹石刻更为山中之墨宝。现山中有净居寺、七祖塔、飞来塔、祖关、待月桥、迎风桥、龙潭、虎跑泉、试剑石等名胜古迹供游览。
青原山又是一座驰名四海的文化名山。与净居寺并立的青原会馆,是吉州郡最早的书院之一,一度是全国著名的理学讲坛。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学士纷至沓来,或游山玩水,或探奇访古,或讲学授徒,或读书励志。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宋代诗人黄庭坚、杨万里,宰相李纲、学士胡铨、丞相周必大,民族英雄文天祥;明代大学士解缙、杨士奇,理学家王阳明、邹元标,地理学家罗洪先、徐霞客,以及学者方以智、施闰章等,都在青原山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和脍炙人口的诗文,仅《青原山志》中就收集了500多篇诗文,至今仍熠熠生辉。
文天祥纪念馆建于1984年,1992年元月9日(文天祥就义709周年)正式向游客开放。纪念馆占地120余亩,建筑总面积2200m2。主体建筑是一组中轴对称的仿古建筑群,正气堂高大宏丽,重檐翘角,与东西厢房、庑、诗碑有曲廊相接,形成一个大四合院;院中绿树、绿篱、绿草错落有致,与房屋的黄瓦红墙、石栏交相辉映;花香阵阵,鸣鸟伴和低回的古乐声,环境尤为优雅。纪念馆分五个展厅、六个部分,通过文物、文献、图片、图象、绘画、图表、雕塑、碑刻、蜡相等实景布置,艺术地展示了文天祥光辉的人生里程。开馆以来共接待游客120余万人次。
文天祥纪念馆为一组仿宋建筑,雄跨松竹葱郁的山岗之上,前监昌赣公路,依形就势,气派非凡。进入高大精美的牌坊,跨过监安桥,登上47级石阶,便是雄伟壮丽的文信国公殿。此殿为二层楼阁,红柱黄瓦,挑角飞檐;底层中央为文天祥塑像。馆舍为四合院结构,中为天井,四周长廊连结文山阁、四贤祠、竹居、状元楼、诗碑楼等。馆内陈列有文天祥生平及其遗物、手迹、著作等,还有当今名人的书画作品。
文天祥墓在吉安县富田乡,距吉安市约50公里,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修建。1982年、1983年经政府两次拨款修葺、立碑。
泰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1、江畔古村
2、花石潭
3、千年古樟
4、魁星塔
5、南无桥
6、江畔湖
7、金滩古林
8、玉华山
9、白鹭湖国家森林公园
还有180条相关问答,更多泰和新奇玩法,点击查看
泰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泰和有哪些旅游景点 好玩帮
泰和自古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明礼仪之乡,自然人文景观众多。“绿色”方面,自然景区达20余处,国家森林公园白鹭湖山青水秀、风光绮丽;万亩高山草甸天湖山形若锦屏,高紫山、紫瑶山是佛教胜地。“古色”方面,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古塔25座、古桥35座、古祠518栋、牌坊37座、古庙17座。有古文化遗址10余处、古墓7处。白口城遗址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已确定为庐陵县治;快阁始建于唐乾符元年,被录入《中国名胜词典》,黄庭坚、陆游、文天祥、杨万里等文人骚客都曾亲临游览题咏;建于后唐的槎滩陂,为当时江西水利之冠,至今仍在发挥灌溉效益。“红色”方面,泰和是革命老区之一,革命胜迹遍布全县各地,白云山战斗指挥所、老营盘革命烈士纪念碑、马家洲集中营、三十都秋收暴动动员大会旧址等,让人心驰神往。
快阁:座落在县城东隅泰和中学内。始建于唐乾符元年(公元874年),旧名慈氏阁,北宋初知县沈遵更名快阁。快阁历经四次兵火六次重修五次重建。1973年,快阁被龙卷风摧毁,1984年重建,但未能竣工。占地约1225平方米(比原扩大2倍),通高约24米(比原加高4米)。为我县西昌八景之一。它为研究古建艺术及泰和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望仙桥:又名迎仙桥,座落在县城东门快阁东面“望仙门”下。据传晋代王子瑶、唐代匡智叔侄在东面王山成仙,站在桥上可望见此山而得名。桥东西向,横跨护城河,为隋唐至清代东达吉州,西至龙泉(万安、遂川)的必经桥。北宋熙宁间(公元1068~1077年)本县萧平野重建,清康熙、乾隆间修。桥单孔单拱,粉红石并列错缝砌成,长8.30米,宽3.33米,高3米,桥面铺青条石。它的保存有助于古建技艺和桥梁的研究。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头山塔:俗名苟子脑塔。座落在澄江镇横田村西南的龙头山上,东靠京九铁路,北连丘陵。始建于明代万历25年(公元1597年),明万历45年知县王元瑞修,清同治8年塔顶坠。九级八面,塔基周长24米,高约34.5米,呈锥形,塔中空,墙厚2.87米,内径4.26米。第一层朝南偏东开有券门,二至九层各面开有数量不等的券门、神龛和菱形窗,墙心有夹道,循级盘旋可登塔顶,现楼板已毁。明代列为西昌八景之一,今塔已逾400余年乃耸立山巅。它为研讨古建工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无桥:座落在沿溪镇潋溪村委江畔村西南侧。为江畔村公建,始建于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桥三孔单拱,拱与拱之间建有三角形的护桥墩,桥面铺石,两边立有青石栏杆,栏杆上阴刻“光绪元年洪秋吉日建”和“南无阿弥佗佛”。桥长38米,宽3.35米,高3.5米。它的保存有助于考察清代石拱桥的建筑技艺。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老营盘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1931年7月,蒋介石拼凑30万军队,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敌蒋鼎文师败退后企图经老营盘逃往吉安。8月26日,当蒋鼎文师进入老营盘附近的王朝山和石灰山时,早已埋伏在山头的红军和游击队立即围歼,40分钟结束战斗,歼敌一个旅,缴枪炮3千余,获全胜。为表彰烈士和纪念此次战斗,1964年泰和县人民政府在老营盘镇敬老院南侧建“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碑基方形,二层平台,边长23.15米,碑身方塔式,高12.5米,该碑为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建筑。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十都秋收暴动大会旧址:座落在我县冠朝镇下坑村委新西坑村。1927年9月底,康纯等赴广州与党中央领导成员张太雷取得联系。10月初回文塘小学(区委机关)后,立即召开党支部会,贯彻“八七”会议精神,决定举行秋收暴动。当晚打了刘训年的土豪,第二天在新西坑(属三十都)“善庆堂”召开了一千多人的暴动动员大会,成立了农民自卫队,掀起了暴动高潮,开展了“三杀”、“五抗”斗争。与万安农民军组成赣西农民军,11月26日至27日攻下泰和县城。旧址为撰写泰和革命斗争史提供了珍贵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山战斗指挥所:座落在小龙镇白云山村。1931年3月,蒋介石纠集20万兵力,向我中央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当时我军仅3万人,毛泽东同志力排“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干扰,主张“集中兵力,先打弱敌”。与朱德、朱云卿、黄公略等领导同志,在白云山下桥头岗布下“口袋”阵,围歼敌军。5月14日,毛泽东同志以白云山顶西崖下的古庙为战斗指挥所。16日拂晓,敌28师师长公秉藩率军进入伯佐坑,钻进“口袋”。毛泽东同志一声令下,“飞将军自重霄入”,五个小时结束战斗,毙敌2千余,伤2千余,俘4千余,缴枪炮3千余,敌全师覆灭,公秉藩被浮后潜逃,首战告捷。毛泽东同志为白云山战斗写下了千秋传颂的壮丽诗篇《渔家傲·反第二次围剿》,指挥所(古庙)残存,1977年,县人民政府在庙侧建白云山战斗指挥所陈列室。旧址为第二次反“围剿”的重要史迹。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科甲第(明德堂):座落在万合镇梅冈村,是一座具有明清典型特色的古祠堂,于宋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始建。该祠堂座北向南,虽经760多年风雨仍保存良好,它的存在对研究明清的历史、民俗及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2000年7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县委县苏旧址:为座落在县城北门的天主堂。1930年7月24日,红军和游击队攻下泰和县城。25日,县委、县苏机关由农村迁入北门天主堂办公。在此召开了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县苏维埃政府。当时,全县除三峰、桥头外,都建立革命政权,有6个区,102个乡。旧址教堂形式,面积约1500平方米。它为考证我县革命斗争史提供了实物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贞节坊:座落在桥头镇龙洲村。此石牌坊为严略三之妻温氏守节而立。建于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粉红石石榫串固,四柱支撑而成。全坊四柱三间三檐,平面呈长方形,长4.9米,宽1.4米,高5.5米。坊柱和石匾均浮雕有龙凤、花卉和人物。雕工精细,线条流畅,形态逼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稳重壮观之感。其制作工艺和装璜艺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古老的民族建筑技艺和雕刻艺术,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家洲集中营:因抗日形势所迫,1939年,国民党江西省政府南迁泰和,为反共溶共,于1940年6月在马家洲松山村设秘密监狱,叫马家洲集中营,又称江西青年留训所。先后关押我革命党人、群众近500人。南方工委领导人张文彬、廖承志等领导人也被关在内。在狱中,革命先烈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集中营由一栋祠堂和三栋民房组成。祠堂内关一般政治犯,第一栋民房关重要犯,第二栋民房关女犯,第三栋民房为办公室和宿舍。它的保存对研究中共党史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山岭遗址:座落在螺溪镇黄洲村委槎源村南约200米的丘陵中,南临禾水河。因烧窑取土,地下的古代遗物都暴露在地面上,采集有残石刀、陶鼎(鬲)足及方格纹、米字纹陶片。经考古鉴定,属战国遗址。它为证史、补史提供了实物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不调禅师墓塔:座落在水槎乡西阳山黄龙坪上,座北朝南,外呈馒头形堆,封土高约10米,直径20米。在唐后期调公自桐城(安徽)来水槎西阳山,三年后募捐建“宝藏寺”,辖脚庵108座。甲申调公殁,戊子兵乱,寺尽焚,“黄龙坪”调公墓塔仍在,后人为纪念他,山下二村取名为黄龙村和宝藏寺。其墓于1982年被挖开三层,地下墓塔呈八角形,下存几层不祥。它为考证我县的佛教史提供了佐证。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飞锡桥:座落在碧溪镇江边村西北约1公里处的泰井公路旁。因桥西北建有飞锡阁而得名。南宋嘉熙年间江边村李氏建,历代重修。桥跨六七河,三孔单拱,用岩石并列砌置,互相扣锁而成。桥面铺条石,桥拱之间附砌三角形的护桥墩。桥长28米,宽3.4米,高5米。它的存在有助于古建艺术的研究。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尹直墓:座落在沙村镇尹家村北面约200米处,北邻319国道。尹直(1431-1511),字正言,沙村镇尹家人。明景泰五年进士,授编修,成化初,任经筵讲官,升侍读学士,南京吏部右侍郎,改礼部左侍郎。弘治间入内阁(副宰相),进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尹直殁于正德六年,归葬乡里,谥文和。墓座北朝南,全墓约200平方米。尹直墓的存在为研究我县的人文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口城遗址:座落在县城西南郊赣江大桥南岸,东靠赣江大桥引桥和319国道,北临赣江,城址分内城和外城,总面积达23万平方米。经考古勘探、发掘表明,它是我省目前发现保存最好、面积最大、文化堆积最厚的一座汉~晋时期的城址,说明远在二千多年前的汉代,这里就已成为江南的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庐陵文化的发祥地。2006年6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槎滩陂:座落在禾市镇桥丰村委张家村西50米。后唐天成二年进士、西台监察御史周矩(螺溪镇爵誉村委周家村人)在南唐时创筑。北宋皇佑四年、元代至正间、明代嘉靖和万历间,清代乾隆间。民国4年和27年、解放后1952年和1983年,都有较大的整修。宋、明、清修陂的碑铭尚存。今陂坝长407米(含沙洲105米)坝顶宽7米,平均坝高9米。槎滩陂为主体建筑,其附属建筑有碉石减水小陂、南干渠、北干渠和石山干渠及螺溪镇南罔倒虹管,另还有渡槽249座,分水闸17座,隧洞一个,总长约35公里。灌溉范围达二县(泰和、吉安),三镇(禾市、螺溪、永阳),一乡(石山),另还有水电站二座,全年供电量为70多万度。槎滩陂是江西省创筑最早规模最大的古建水利工程。它为考察历代水陂建筑工程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2006年11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周矩墓:座落在泰和县螺溪镇爵誉村委周家村北约500米的坡地上,座东北朝西南,高2米,宽8.7米,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周矩(895—976)字必至,号云峰,原籍金陵(南京),后唐天成二年(927)进士,官至金陵监察御史。为避唐末之乱,于天成末年(930)随子婿吉州刺史杨大中徙居螺溪爵誉。约在公元937年经过实地考察,自筹资金创筑我县最早最大也是我省最早水利工程之一的槎滩陂。该墓于2006年11月与槎滩陂一起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府山城遗址:座落在沙村镇学士里山上。东连319国道和丘陵,西、南临云亭河,土城,为南朝(陈)筑,“陈置隋废”(县志载)。土城中暴露的古代遗物有石铲(残)和回字纹、云雷纹等陶片。经考古鉴定,属西周遗址,其面积约3万多平方米。它证实泰和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1984年公布为到县文物保护单位。
杨士奇墓:座落在澄江镇桔园村委杏岭村北山上。墓座西向东,面积约7亩,省政府先后二次拨专款维修。杨士奇(1365~1444)名寓,号东里,清溪(城东)人,一岁而孤,四岁时随母改嫁东门罗性(字子理),七岁回杨家,“十五岁为童子师”,“贫甚力学,授徒自给”。明建文初修《太祖实录》时,被荐入翰林院任编篡官。永乐四年入内阁。洪熙元年任少保少傅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宰相)。宣德间任职如故,并赐“杨贞一银印”,下圣旨褒功,颂其“与国咸休”。正统间,又升为少师。他为官45年来,为四朝元老,明代名臣,廉吏清官,“三杨辅政”之一。他白身拜相,又成为泰和“三奇”之一。享年80,归丧营葬,,立御祭文碑,赠太师,谥文贞,英宗先后七次遣官谕祭。其墓和其生前著作与手迹的存在,为充实明史,考察明朝名人墓都具有较高价值。1957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肖彦祥墓:座落在冠朝镇文塘村委耙塘村东300米的山坡上。肖彦祥(1431~1501),名桢,号寅庵,冠朝龙陂村人。明天顺八年进士。历官南京刑部主事,湖广青史司署员外郎,湖广按察司佥事、副史、按察史,河南左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使,陕西巡抚,南京工部右侍郎,刑部和工部尚书。为官40年,以廉干著称。肖彦祥殁于宏治十四年三月十六日,谕祭治葬。墓呈长方形,面积约100平方米,坟高2.5米,龙陂村东立有神道碑。其墓和神道碑铭,为考察其高风亮节及佐证、补史提供了实物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钦顺墓:座落在上模乡油居村委桃岗村南150米的山上。罗钦顺(1465~1547)字允升,号整庵,上模乡西岗村人,明宏治六年探花,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嘉靖六年辞官回乡,潜心研究哲学之中的气学。著《困知记》四卷和存、续二稿,《中国哲学史》对其唯物思想作了论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罗钦顺殁于嘉靖二十六年四月二十四日,享年83岁。谕祭,谥文庄,赠太子太保,葬桃岗,墓朝东北,面积约3400平方米。1988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郭子章墓:座落在上模乡讴里村委林川村后井坑山上。郭子章(1542~1618)名相奎,号青螺,冠朝镇冠朝村人,明隆庆五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善理学,尤精易学,同时工文学、史学,足迹所至,必有著述,著书百余种,是闻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今《白下记》、《郭子章遗书》(目录)尚存。郭子章殁于万历四十六年,享年76岁,谕祭,赠太子少保,谥文定。墓朝西南,占地约3400平方米。其墓和其著作的存在,是研究地方史和明人文学的珍贵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循墓:位于澄江镇龙门村委康家组陈家??山上。墓高2米,为合葬墓,墓整排一字型,横面11米,坟后立有望碑,墓前有御祭文碑。陈循(1385~1462),字德遵,号芳洲,泰和县城东人,他5岁丧母,10岁丧父,生活艰苦,但少年即以聪慧闻名。永乐甲午年(1414年)乡试第一(解元),乙未(1415)会试第二(按会试考官拆卷应第一名,因主考官梁潜是泰和人,同乡避嫌,改以洪英第一),廷试时终以实力获得一甲第一名(状元)。他是我县第一位状元,深受成祖器重,是重要侍臣之一。遗著有《芳洲集》、《东行百咏集句》。官至少保、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兼华盖殿大学士(宰相)。他是明代文学家,富有才学的台阁重臣,在朝廷恭事43年,辅弼五代皇帝,后因土木难兴蒙冤受屈,削职为民。成化六年(1470)宪宗赐祭复官。该墓于2005年3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曾彦墓:位于泰和县沙村镇新华村委三山里村山垇里。该墓座北向南,高3米,宽12.3米。曾彦(1425~1501年),名雅彦,字士美,号南洲,今泰和沙村南坑人。曾彦早年即入县学,亦发奋苦读,才思敏捷,答辨应对,随口而出,然而屡试不第,直到明成化三年(1467)中举,成化十四年(1478)状元及第,大魁天下,为我县三状元之一,时年五十四岁。初授翰林院修撰,九年任满,本当升迁,被人谮毁,出为南京翰林院侍读。弘治初(1488年),修《成化实录》,弘治四年八月,进为左春坊左谕德,弘治六年十月改任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弘治十年(1497年)十月讫归致仕,弘治十四年(1501年)六月十四日殁,享年七十七岁。该墓于2005年3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泰和周围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天湖山紫瑶山白云山武山玉华山马家洲楠木林、白鹭湖狗子脑塔杨士奇墓南门河泰和公园泰和苗圃。泰和山大峡谷旅游景点泰和山大峡谷泰和山在绵延抄叠翠的青州西南山区庙子镇,有一座鲜为人知的泰和山,这里峰恋叠嶂,碧水相依,风景如画,美不胜收,是一处集森林景观、地貌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景观。泰和山拥有独特的天然胜景,天门、七峰联翠、看山狐、百鸟谷等自然景观引人入胜,遍布山林的100多种树木,使绵延100多平方公里的泰和山成为一处天然大氧吧。泰和山曾是农民起义军唐赛儿扯旗聚义的地方,明永乐年间唐赛儿揭杆而起,攻城除贪,震惊当朝,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与优美传说。泰和山三峡谷由北、西、南三个峡谷组成,北峡谷全长5公里左右,内有3个自然村,连接有唐赛儿寨、朝阳洞、南寨、北寨、饮马湾、山神崖等景点。南峡谷全长3.5公里,景点由猴子崖、蛤蟆山主峰袭(海拔856M)、擦腚石、猴子溜等组成。西峡谷(别称:风箱道子)长约4公里,内有抗日时期的八路军四县作战指挥部遗址,峡谷内(雨季)有落差预计达30多米的瀑布,雨季更有喷出地面高达30厘米的涌泉群,气势壮观;高耸达200多米的垂直悬崖左右相对(别名一线天峡谷,两崖最窄处仅能容纳一人通过智能机器人),游人罕至,险峻无比。三峡谷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内有不知名的溶洞群。
白鹭湖国家森林公园,乌鸡发源地武山,万亩高山草甸天湖山,紫瑶山、玉华山、古樟树林、白云山;泰和快阁,白口城遗址、杨士奇墓白云山战斗指挥所,国民党特务机关秘密监狱马家洲集中营,第三次反“围剿”老营盘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三十都秋收暴动动员大会旧址和中共万泰县委和万泰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泰和县其它景点:龙头山塔:明/古建筑,沿溪镇;科甲第(省级文物):明、清/古建筑;飞锡桥:南宋/古建筑,碧溪乡;南无桥:清/古建筑,沿溪镇江畔村;贞节坊:清/古建筑,桥头乡;望仙桥北:宋/古建筑,上田乡;快阁:唐/古建筑,澄江镇泰和中学;槎滩陂:唐/古建筑,禾市镇桥丰村;罗钦顺墓(省级文物):明/古墓葬;杨士奇墓(省级文物):明/古墓葬;尹直墓:明/古墓葬,沙村乡尹家村;肖彦祥墓:明/古墓葬,冠朝乡耙塘村;郭子章墓:明/古墓葬,上模乡讴里村;周矩墓北:宋/古墓葬,螺溪乡爵誉村;不调禅师墓塔:唐/古墓葬,水槎乡;白口城遗址:汉/古遗址,塘洲乡高城村;白口城址(国家文物):汉至南北朝/古遗址;府山城遗址:西周/古遗址,沙村乡;金山岭遗址:战国/古遗址,螺海乡;三十都秋收暴动大会会址:1927年/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建筑;泰和县委、县苏维埃旧址:1930年/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建筑,澄江镇;白云山战斗指挥所:1931年/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建筑,小龙镇;马家洲集中营:1940年/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建筑,马市镇松山村;老云盘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现代/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建筑,老云盘;
江西吉安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江西吉安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1、井冈山5A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世界生物圈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井冈山江西吉安泰和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是集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高山田园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
在这里创建了以宁冈县为中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江西吉安泰和旅游必去十大景点,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面积261.43平方公里,分为茨坪、龙潭、黄洋界、笔架山、桐木岭、湘洲等11个景区,76处景点。
2、青原山风景区4A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青原山海拔320米,峰峦连绵10余公里,山上古木蓊郁,奇葩芬芳,碧泉翠峰,各具情趣。潭、泉、溪、峡共30余处,喷雪、虎跑、珍珠、水三叠等飞瀑流泉,并泻于密林之中江西吉安泰和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攀天岳、芙蓉、翠屏、华盖诸峰,挺拔巍然,秀色如绘。
3、渼陂古村4A景区
渼陂古村,位于吉安市青原区文陂镇镇中心南侧,距吉安市中心城区28千米,是一座比较典型的江右民系古村。景区是国家4A旅游风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燕坊古村景区4A景区
该图片由注册用户"岁月静好"提供,版权声明反馈
燕坊古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金滩镇,距吉安市区约14公里,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内明清建筑群保存完好,现存明清建筑102处,包括宗祠、学堂、牌坊、民宅、古井、古塘、古墓、古牌坊、明清家具、古雕刻等各类历史建筑。
5、江西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森林公园
江西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西省安福县泰山乡境内,属罗霄山脉北段,绵延120公里,总面积260余平方公里。公园地处亚热带气候区,植被资源丰富,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6、吉安市陂下古村景区4A景区
陂下古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陂下村,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
古村自然环境优美,依山傍水,富水河绕村而过,群山怀抱,前有紫瑶山、甫公山拱翠,后有龙山、紫沙庙揽护,80余棵500年以上古樟环绕全村,风水地理位置极佳,村内还保存了大量明清赣派建筑,共有36座祠堂、6座牌坊、3处古门楼等。
7、吉安市庐陵文化生态园景区4A景区
庐陵文化生态园景区,位于吉安市吉州区井冈山北大道东侧,是利用螺子山山体和滞洪区建设用地打造的一个生态公园。
8、吉安市天祥景区4A景区
天祥景区位于江西省吉安县城东当缅山,占地面积1000余亩,景区内蕴含着红、绿、古三色资源,由文天祥纪念馆、天祥公园和将军公园三个景点组成。
9、龙潭瀑布景区
龙潭瀑布景区也是一个最近开发才不久的新景区,有大大小小很多的瀑布,这里是属于当地居民与政府签定协议以后独自开发的,所以广告基本上还没有开展起来,这里属于千家峒风景区,并且靠近大泊水风景区,景区地理位置也比较好,可进入性强,可以说是湖南中南部较大的一个瀑布群。
10、石燕洞风景区
石燕洞位于江西省井冈山茨坪东北的梨坪村,因洞中多蝙蝠而命名。洞中多各种形态的钟乳石,造型生动,景色盎然。石燕洞内钟乳石琳琅满目,千姿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