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TV免费预定

2020年文化旅游产业排行(2020年全国文化旅游城市榜)

KTV免费预定 2022年10月08日 20:34:36 8

本文目录一览:

云南旅游全国排名第几??

以下为部分省市2018年全年旅游成绩单

01

贵州省

2018年贵州旅游业持续“井喷”,全省旅游总人数达9.6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0.2%;实现旅游总收入9471.03亿元,增长33.1%。2016年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把大旅游作为全省“三块长板”之一,明确提出推动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2016年共接待游客5.3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027亿元,旅游业成为贵州支柱产业;2017年共接待游客7.4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100亿元,接待游客人次占全国第二位,旅游收入挤进全国前三。贵州旅游业可谓大踏步前进。

02

河南省

2018年河南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突破7.86亿人次,同比增长18.15%;实现旅游收入8120亿元,同比增长20.28%。对于2019年工作的部署,将重点抓好出彩河南——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中国-中东欧文化遗产论坛、“三山”生态旅游乐活节、河南文创大赛等活动及赛事。

03

湖南省

2018年湖南省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53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5%,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365.0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355.73亿元,同比增长16.49%,其中旅游创汇15.2亿美元。此外,湖南31家单位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单位名单,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

04

云南省

2018年云南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88亿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8991亿元;旅游投诉量在12301系统全国排名21位,较2017年下降15位。云南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的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旅游市场正持续向好。

05

河北省

2018年河北省旅游业保持了持续加速、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63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4%和24.4%,超过全国平均增速8个和12个百分点。全年完成旅游投资1138亿元,同比增长12.4%,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近1.7亿人次,总收入近350亿元,通过旅游产业脱贫4.6万人。

06

陕西省

2018年,全省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量质齐升。预计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63025.32万人次,同比增长20.54%,旅游总收入5994.66亿元,同比增长24.5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437.14万人次,同比增长13.92%,国际旅游收入31.26亿美元,同比增长15.61%;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2588.18万人次,同比增长20.59%,国内旅游收入5788.75亿元,同比增长25.02%。

◆◆◆

07

福建省

2018年福建省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6亿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6634.58亿元,游客人均花费1441元,实现了游客总量、逗留天数、消费总额“三增加”目标。

08

甘肃省

2018年,甘肃省全年共接待游客超3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000亿元。2019年,全省文化旅游产业确定的目标任务是: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全省旅游接待人数达到3.7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680亿元,分别增长24%和30%以上;就业人数达到87万,拉动15万人实现脱贫;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占比达到全省GDP(国内生产总值)的8%。

2018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78.16亿元,增长8.9%;全省旅游接待人数达3.02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060亿元,分别增长26%、30%以上。

未来最有前景的十大行业

最有前景的十大行业:

一、大数据

一直以来,大数据与商业就密不可分。有了数据就能预测公众喜好,自然谁都想来分一杯羹。大家往往强调这些是私人数据,只为掩盖这样一个事实:数据不仅仅是个人数据,它们是有商业价值,工业价值的。现在的企业无比依赖这些数据,要想盈利,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些数据的管理权抓在手上。

二、教育

教育行业在现代,甚至是未来都会非常备受重视,无论是儿童、大学生、再教育,亦或是老年教育,都会受到普遍的重视,人们越来越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学历的重要性,技术能力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与互联网结合的在线教育,在近年来的行业发展里,也是突飞猛进,成了一股重要力量。在线教育市场份额异军突起,十分惊人。基于在线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网络学校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各类新兴的网校及相关网站也越来也不断涌现。

三、健康医疗

中国老龄化问题凸显,中国老年人口越来越多,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越来越多,这也不得不使社会和国家更加注重医疗健康问题,将会带动起医疗设备、医药、智能医疗、VR医疗等行业的发展。

除了老龄化问题以外,各年龄段人口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保健、运动、健康饮食方面也备受关注。

四、新能源

我国一直很重视新能源的发展,无论从环保、政治、经济发展各方面讲,新能源的发展都是必然的。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

五、新材料

一直以来,新材料的发现,都能够一定程度上的变革世界,我国于2017年颁布了《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今年工信部也将继续出台一系列产业促进政策,支持新材料产业推广应用。

六、环保

由于工业发展而导致的环境问题,不得不引起国家和大众的重视,城市环保产业是当今世界的朝阳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环保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

七、理财、保险

金融行业是高度受监管的行业,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也给金融安全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央行也在2017年成立了金融科技委员会,旨在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但我们仍然不难看出,在线金融和保险行业,存在非常大的发展前景,吸引着各个领域的头部玩家涌进,并正在不断利用自己的品牌、资金实力和股东背景,在牌照、场景和风控定价上建立更高的竞争壁垒。

八、养老服务

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不仅促使健康医疗的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养老服务中心的发展建设。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的《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7.3%。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预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左右。

九、泛文娱

泛娱乐,指的是基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多领域共生,打造明星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的粉丝经济,其核心是IP,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角色或者其他任何大量用户喜爱的事物。

十、生物科技

基因重组和细胞融合技术是近代生物科技的基石,近年来在这个基础上又开发出许多新技术及新的应用领域,例如蛋白质工程技术可以用来改进蛋白质的结构和活性,生物奈米技术可以用来制造生物感应器,生物晶片和药物输送系统,组织工程技术可以利用干细胞修补受损的器官,以及动物复制技术可以利用细胞核转移方法复制动物等。

旅游业现状如何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2004年我国旅游业全面恢复振兴并有突破性发展,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大市场全面振兴,旅游总收入达到6840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5.01%,2004年我国出境旅游增势强劲,公民出境旅游超过2800万人。2004年全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10903.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96%,比2002年增长11.37%。 2005年1—10月份,入境旅游人数10018.0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57%。2004年中国内地旅游出游人数达到11.02亿人次,首次突破10亿人次大关。国内旅游收入达到4711亿元。2004年底全国共有15339家旅行社,新增加1978家,其中,国际社增加108家,国内社增加1870家;旅行社总资产424.38亿元,同比增长9.42%;直接从业人员为24.62万人。 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行业,中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就明确了开发建设的基本方针。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吸引海内外各界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投资建设旅游项目。这种开放的投资方针推动了中国旅游投资市场的活跃和旅游接待能力的提高,为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尽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特别是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总体上看,中国旅游业的投资环境呈不断优化的趋势。 西部地区依靠其天然的自然资源获得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机会,国内外投资者开始关注西部旅游业。但是,由于西部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相对落后,发展西部旅游业相对海南、深圳等沿海地区而言难度要大得多。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后,西部旅游业迎来新的机遇,也给了垂涎西部旅游业的投资者们出手的良机。 未来10 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到2010 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从2002年的5.44%达到8%。因此,作为六大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行业,在今后几年内将存在重大的投资机会。您若想对旅游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旅游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报告共有十八章,首先介绍了旅游业的定义与投资特性,接着对相关行业、国际旅游业的现状、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进行了阐述。然后对的入境旅游、生态旅游、黄金周旅游、红色旅游、温泉旅游、旅游小城镇、主题公园、其他等进行了细致透析。随后对旅游业市场细分与消费者、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业的竞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旅游业上市公司、我国的重点旅游资源进行了概述。最后对旅游业的前景趋势做出了科学的预测。

请问中国有哪十大旅游城市??

2005年中国十大旅游城市排名及分析报告报告结果显示:2005年中国十大旅游目的地城市排名与2004年相比2020年文化旅游产业排行,逐渐趋于稳定,2005年前10名城市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成都、武汉、南京、青岛以及天津与2004年10强名单完全一致,仅仅是座次略有变化。10强中,大致可以分为四档来看,具体来说:前两名北京与上海的超群地位仍然没有城市可以撼动,属于当之无愧的第一档2020年文化旅游产业排行;3-5名中,广州逐渐下滑,跌出三甲位列第五,杭州、深圳稳中有升,各自前进一位2020年文化旅游产业排行;6-8名排位非常有意思,2004年的南京、武汉、成都变成2020年文化旅游产业排行了2005年的成都、武汉、南京;更有巧合意味的是,9-10名的青岛、天津也来凑趣,2004年这一排名刚好是天津、青岛。 此次排名主要根据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e 龙酒店预订产生的各个城市的订房间夜总量统计,并参考2005年e 龙度假产品的预订数据。

作为2020年文化旅游产业排行我国最大的旅游产品分销商之一,e龙可以提供国内280个城市的近3100多家星级酒店2-7折的预订服务,及全球720个目的地的全套度假产品服务等,并拥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支持系统。为了能为我国各地区及城市发展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e龙已连续五年发布年度十大旅游目的地城市排名及分析报告,并于每年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定时发布“中国热点旅游目的地调查报告”。

看点一:若即若离的杭州

杭州:每次看到杭州杀入三甲,都令人不禁想问:什么时候,杭州才能真正坐稳探花的位置,而不是如定期访问一般的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近几年,随着杭州自身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杭州正逐渐由一个单纯的旅游城市向商务、旅游齐头并进的城市转变。除去“人间天堂”、“文化之邦”、“丝绸之府”、“茶叶之都”、“鱼米之乡”等一堆名头再来看杭州,很多“硬指标”的良好表现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飞速发展中的杭州: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城市竞争力仅次于上海、深圳、广州、北京,居全国城市第五位。吸引了众多500强企业落户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杭州产生的影响正越来越强的显现,通讯、软件、集成电路、数字电视、动漫、网络游戏6条“产业链”初具规模的杭州正憧憬着一个“天堂硅谷”的诞生。而杭州赖以成名的旅游产业,也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驾轻就熟的发挥着系统开发、整体规划的作用,无论是名景点的修葺、维护,还是新景点的引入、开发,都显得自然、顺畅且成效卓著。但始终未能稳固停留在探花位置的事实,似乎总在提醒杭州,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与深刻底蕴,不但需要提升,还需要沉淀。

北京、上海:永远把持第一、第二的北京、上海永远没有惊喜留给看榜人,如果真的有一天,榜单最靠前的位置中少了一个北京,或是少了一个上海,不知道我们是应感到遗憾,还是应为之庆幸。

看点二:迂回前进的成都

成都:作为旅游城市的成都向来不缺旅游资源,历代的名胜古迹,周边醉人的自然风光,乃至名扬天下的成都美食,均让人神往。但近年来,令成都声誉不坠且稳中有升的,似乎是“休闲之都”的雅号。众多城市白领与小资们总是把成都人的那一份悠闲奉为誓死追随的无上境界,似乎只要一到了成都,空气与时光瞬间即可变得柔软。同时,更具说服力、更直接的一个数据是:2005年,成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突破50万人次,同比增长22.36%,旅游外汇收入1.76亿美元,同比增长25.65%;接待国内旅游者3619.63万人次,同比增长12.57%;旅游总收入286.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3%。如此宠爱一方面得益于“天府之国”的正宗传承,也得益于成都悄然迈进的综合实力。不声不响中,落户成都的500强企业已经达到100家,“2005年是落户500强最多的一年,而500强企业达到100,这是一个重要的门槛,这标志着成都市在跨国企业的战略中拥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成都市外经局有关负责人这样形容了“满百”的重要意义。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里,成都仍有望继续以西部城市代表乃至第四城的身份再领风骚。而“前进,并稳固自己的位置”也仍然将作为未来几年中的重要课题继续考验成都的耐心。

深圳、广州:排名在成都之前的深圳、广州,不乏雄厚的实力,但作为老牌南部城市代表的他们总让人感觉有点风光不复往日之盛的“低调”,很难说这是被动的无奈还是主观动力的缺失。无论是广州还是深圳,似乎总可以轻而易举的在10强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又似乎总没有抢眼的表现成为备受瞩目的明星城市。配合南部城市的务实,保持关注,也许是对广州与深圳最恰当的态度。

武汉、南京:排名紧随成都的武汉与南京,实力同样不容小觑,以南京为例,无论是十运会的成功召开还是新南京火车站的落成,都为南京的城市魅力加分不少。

看点三:底气十足的青岛

青岛:人们传统印象中的青岛可以用“美丽”二字来形容,青天、碧海的纯美画面完全符合人们对一个海滨城市的想象。这里有最好的海滨浴场,有中国最早的海洋馆,更有著名的“海上名山——崂山”。同样,与青岛的海之魅力同样著名的是扎根于此的中国名牌企业们,在2005中国自主创新·品牌高层论坛暨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峰会上,青岛被授予“中国品牌之都”称号。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件、中国名牌产品44种(数量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个、2个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的青岛,无论是在商务方面,还是在旅游方面,都显得底气十足。青岛以第29届“相约奥运,扬帆青岛”奥帆赛为契机,从城市形象、招商引资和旅游推介等层面展开城市品牌环球推介所取得的成功,极具代表性的彰显了青岛商务、旅游和谐互动的整合能力。

天津:不缺乏历史的积淀,也不缺乏旺盛的经济活力,天津需要为自己打造的,是一张个性与特点更为鲜明的城市名片。

十强之外:西安、重庆以及厦门等城市,正逐步向10强接近,大连、苏州的排名则出现了小幅度的下滑,10强之外,没有成色十足令人耳目全新的黑马,但绝对不乏有足够能力杀入前十名的实力派。相对于10强中的城市,10强外城市相互间的争夺似乎更为激烈。

统观2005年度中国十大旅行目的地城市排名,稳定的格局压倒了一切,但杭州、成都、青岛等城市的表现仍不失亮色。经济活力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个城市的魅力或者说综合实力往往是多方元素的集合,稳中微调的2005细看来颇耐人回味。

附:最近两年中国各城市订房间夜量排名比较(TOP10)

2004年 2005年

1 北京 北京

2 上海 上海

3 广州 杭州

4 杭州 深圳

5 深圳 广州

6 南京 成都

7 武汉 武汉

8 成都 南京

9 天津 青岛

10 青岛 天津

我国旅游景区未来发展趋势

江苏省5A级旅游景区数量第一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2015-2019年国家5A级别景区数量不断增加,根据2020年6月20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19年末全国共有A级旅游景区12402个,全年接待总人数64.75亿人次,同比增长7.5%,实现旅游收入5065.72亿元,增长7.6%。

2020年1月7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新确定22家旅游景区成为国家5A级景区,至此,我国5A景区数量增至280家。

2019年新增的22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名单包括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景区、河北省保定市清西陵景区、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胡杨林旅游区等。

从各省市5A级旅游景区数量来看,22家新增的5A级景区中,除去已经摘牌的,我国5A级景区数量达到280家,其中江苏以24家的总量排名第一,浙江18家排名第二,河南、广东均为14家,并列第三名。

北京景区品牌指数领先

景区品牌指数方面,据迈点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2月5A级景区品牌100强榜单”显示,故宫博物院、颐和园、金华东阳横店影视城景区、黄山市黄山风景区、杭州西湖风景区、拉萨布达拉宫景区、丽江古城景区、南宁市青秀山旅游区、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晋中平遥古城景区为2月份全国MBI指数前十大景区,其中北京市故宫博物院和颐和园两大景区品牌指数领先全国。

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旅游行业受到较大冲击。2020年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在疫情防控前提下,各地旅游景区又将迎来新一轮的人潮,当前为了促进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满足疫情之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户外运动强身健体需求,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2020年国庆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分别为北京延庆区世园漫跑精品线路 ,河北秦皇岛北戴河新区帆船航海海钓温泉体育旅游体验线路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枫林草原休闲体育旅游线路等。

2020年疫情的爆发强烈冲击了国家旅游业务发展,国家新增批复的22家5A级景区有利于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2020年国庆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的公布也有利于人们将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相融合,符合疫情背景下的人们增强体质的需求。

——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景区开发运营模式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