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重庆渝中区2020年表现如何?
回望过去的2020年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大家肯定会有很多难忘的记忆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而重庆游品也在这里向大家分享一下关于2020年的记忆——渝中篇。以下内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基于渝中文旅官方发布内容。
2020年,对于文旅行业来说,无疑是艰难的一年,从年初开始,疫情对于文旅的影响就一直没有消散。不过,即便在这样的前提之下,重庆市渝中区的文旅事业,依然取得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了非常重大的突破。
在2020年,渝中区先后获得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及“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两项重量级荣誉称号,再次为渝中文旅添上了金字招牌。
更全面的发展
2020年,渝中区文旅采取了全新的发展格局,讲求的就是一个“全”字。
以“全域人文营建、全面生态营造、全城城旅一体、全业互动互融、全民文化认同”为标志的“五全”策略得到落实。
让整个渝中区的每一个片区、每一处景点、每一个人都能够融入到全域共建当中来,这就是渝中区想要实现的目标。
作为重庆的母城,渝中区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也备受关注和期待。整体的大格局有了,需要的就是如何将这些预设进一步实现。
文旅促进商业
发展文旅的目的,除了弘扬文化之外,商业利益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正是实现两种追求统一性的体现。
在2020年,渝中区针对文旅消费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激励活动,包括2020重庆·渝中春夏消费季、山水重庆夜景文化节、第五届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等,还同步发放了大量的消费券给市民使用。
在提供丰富的文旅产品的同时,刺激了广大市民的消费热情,满足大众文旅需求,也带动了渝中区经济消费的增长。
渝中区还一直坚持打造文旅产业的聚集地,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内,形成更集中、更大规模、更高效的产业集群。在这其中,就包括了上清寺V营、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桂花园文创基地、重庆市话剧院等。
为了让更多的文旅企业和项目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渝中区还针对企业和项目推出了多项政策,保证企业和项目的稳步推进。
此外,还举办了首届“解放碑论坛”、“重庆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重点项目推介会”等专场活动,用于推介相关的文旅产业及项目。多项举措的同步进行,使得渝中区的文旅发展有了显著的提升。
文旅惠民政策
不仅对企业和项目有重点关注,每一个普通人,也并没有被忽略。首要的就是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健全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以图书馆、文化馆为代表的组织机构,创新搭建了众多的分馆以及服务站点,实现更好地覆盖。同时,众多文化场馆也都实现了免费开放与线上线下的融合。
此外,各类体育赛事、文化活动都有序开展,让大家不仅能够欣赏到高品质的演出,还能够实际参与其中。
在为广大市民提供便利的同时,这些文旅融合项目也带动了经济发展。阅读+文物+景区+酒店+旅动,这是一种新的模式,也是符合当前新形势下的积极创新探索。
历史传承与保护
渝中区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作为重庆母城的历史文化积淀。针对于此,渝中区在大力发展文旅的时候,对于历史传承与保护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据公开的数据显示,渝中区173个文物,已修缮124个,正在修缮12个,计划修缮37个。这一组数据表明,渝中区在文物保护方面正在并且将会持续投入。
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同时也谋求新的发展,渝中区对多个老旧区域进行了改建,包括十八梯、湖广会馆、中山四路、白象街、马鞍山、李子坝、山城巷、重庆古城墙遗址、大田湾及文化宫,都已经或者正在修建传统风貌区。
在尽可能保留原有历史风貌的同时,进行合理的商业开发。
以上4个方面,是渝中区在2020年针对文旅而进行了探索创新与实践,相信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应该都能够切实地感受到。无法面面俱到,其中也必定还有遗漏,如果大家有补充的,可以直接留言讨论。
已经到来的2021年,渝中区还将会有哪些发展,大家都可以成为见证者。
文化和旅游荣誉和品牌名录(以创促建)
景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 世界级旅游景区、国家1-5A级旅游景区、打造一批智慧旅游示范景区。
度假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 省级/国家级/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省级/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打造一批智慧旅游示范度假区。
康养旅游: 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
研学旅游: 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教育口)。
文旅消费: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区域文化和旅游消费中心城市。
街区与集聚区: 省级/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省级/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区域称号: 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旅行社及导游: 1-5A旅行社、金牌导游。
文旅产业园: 文化和旅游装备制造业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文化和旅游科技示范园区。
乡村旅游: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培育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集聚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农业口)、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农业口)、田园综合体(农业口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国家级、省级)。
旅游服务设施与餐饮: 1-5星级酒店、3-5星级旅游民宿、1-3A旅游厕所、3C-5C自驾车旅居车营地、一星至白金五星旅游饭店、中华老字号(贸易口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国家、省级、市级)、金牌小吃(地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质监口)、“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互认互保产品。
特色旅游称号: 国家 蓝色 旅游示范基地、国家 人文 旅游示范基地、国家 绿色 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15年后未评过)、提升300 处 红色 旅游经典景区
环境与服务相关类(非旅游口) :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奖、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城市。
辅助类(非旅游口): 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 暗夜公园 (世界级、地方尚未规定)。
区域称号: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文化公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
区域保护: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非遗保护: 县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项目/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文物保护: 县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古籍保护: 古籍名录。
博物馆: 国家1-3级博物馆、批世界一流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建设。
文艺创作奖: 群众艺术创作“群星奖”、剧目或舞台创作“文华奖”、电影金鸡奖、音乐金钟奖、戏剧梅花奖、电视金鹰奖。
世界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
产业园基地: 文化和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全域旅游示范区有哪些?
截至2020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2批共168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些示范区在文旅融合发展、旅游扶贫富民、城乡统筹、生态依托、景城共建共享、休闲度假、资源转型、边境开发开放等方面形成了许多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全域旅游是政府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是以旅游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套模式和方法。
当前,全域旅游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来临,绿维文旅围绕全域旅游规划设计、落地运营、投融资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率先提出全域旅游“破全”新思维,成立全域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创新提出了“全域旅游孵化器”模式和全域旅游投融资服务模式,出版图书《全域旅游孵化器——自主旅游时代的全域旅游》,并参与了全国上百个全域旅游规划策划项目。其中,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中,绿维文旅不同程度的参与了云南省红河州、厦门市、石家庄市、通化市、第八师石河子市、霍山县、巫山县、 柞水县等地方的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助力当地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了解更多全域旅游策划、规划、创建等工作,请登录绿维文旅网站咨询。
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创建名录如下:
绿维文旅——城乡规划、旅游规划、风景园林“三甲级”规划设计机构,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创新引领机构。以“创意经典·落地运营”为理念,开发运营策划为前提,规划设计为核心,整合顶层设计、投融资、开发、建造、招商、运营、培训、智慧化等业务板块,打造泛旅游开发运营服务平台。绿维文旅用创新的全域旅游思维和服务模式,已经为石家庄、厦门、武汉、池州等近百个地市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部分孵化服务,并形成了部分项目落地实施,绿维文旅参与创建规划的霍山县 、巫山县等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为发展全域旅游积攒了宝贵经验。做全域旅游规划,就找绿维文旅。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点城市公示是什么时间
2021年10月27日。
2021年10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公布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共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27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5个城市入选。根据相关规划,到2022年全国将建设100个试点城市、30个示范城市。
试点城市名单:
(共55个,按行政区划序列排序)
北京市:西城区、密云区
天津市:河西区、南开区、蓟州区
河北省:保定市
山西省:运城市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辽宁省:营口市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上海市:虹口区、浦东新区
江苏省:无锡市、连云港市、淮安市
浙江省:绍兴市、湖州市、衢州市
安徽省:马鞍山市、黄山市、池州市
福建省:泉州市、龙岩市
江西省:抚州市、宜春市、景德镇市
山东省:潍坊市、济宁市、日照市
湖北省:襄阳市、荆州市
湖南省:湘潭市、常德市、张家界市
广东省:江门市、东莞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玉林市、贵港市
重庆市: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
四川省:绵阳市、乐山市、宜宾市
贵州省:安顺市
云南省:保山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陕西省:宝鸡市
甘肃省:酒泉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
重庆哪个区的旅游发展最好?
如果说是渝中区,应该没有人会反对。
渝中区的文旅优势,体现在哪些地方呢?咱们先来看看它所获得的两个国家级称号。
在2020年11月,渝中区获得“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12月,渝中区又获得了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称号,自此,渝中区已经收获了两项重量级的文旅招牌。
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渝中区在文旅方面自然是有着不俗的实力。
渝中区在全市所有区县当中,面积是最小的,但是渝中区的GDP却排名全市第三位,在这其中,文旅产业所做出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根据渝中区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增加值超过了135亿元,已经占据了全区GDP的12%,共计接待了游客674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463.5亿元。
这些宏观上的数据,可能大家并没有特别直观的感受,如果落实到大家的日常生活,应该就会有更加真切的体会。
渝中区是全域旅游示范区,也就是意味着,整个渝中区都可以算是旅游区。
不管是热闹非凡的洪崖洞,记录移民历史的湖广会馆,文艺青年必去的二厂文创园;还是老重庆记忆的山城巷,好吃狗聚集的八一路好吃街;亦或是都市男女最爱的龙湖时代天街、重庆来福士,都已经成为渝中区的文旅地标。
正是所有这些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汇聚,才形成了渝中区特有的文旅优势,也是它能够吸引外地游客以及本地人的秘诀。
如果只是计算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景区,在渝中区这相对拥挤的土地上,也拥有着13个国家A级景区,和其他面积广大的区县相比,虽然不是最多,但是已经占据了优势。
在这13个A级景区之外,渝中区还拥有着大量未定级的旅游景区。典型代表就是李子坝的轨道穿楼,因意外而走红的它,虽然没有被纳入到A级景区的范畴,但是无论从游客的视角还是相关部门对于它的关注程度,它无疑都是一个标准的景区。
过去,文化和旅游是两个分开的概念,而如今,文旅已经形成了一体化——文化中带着旅游,旅游中也必定会蕴含文化。
以渝中区的重庆美术馆、国泰艺术中心为代表的艺术类场馆,如今在重庆也是非常火热。各类演出、展览,已经逐渐成为大家日常生活当中的重要休闲方式。
而众多分散在商圈内的小剧场,更是推出了大量更具针对性,同时也更加灵活多变的演出形式,丰富了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
如果说观看演出,这样的文化消费行为,大家可以很清楚地感知到是文旅,那么最常见的逛街、购物,则很容易被大家所忽略。
像重庆龙湖时代天街、重庆来福士这样的商业体都已经成为了文旅地标,那么,大家的购物消费行为,也就属于文旅范畴了。
虽然重庆全市范围很大,但是大部分人对于“重庆”这两个字的认知,就是渝中母城。游客们前来重庆,渝中区就是一个必定不会错过的地方。这是渝中区足够强势的明证,但是同时也证明了其他区县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尽管已经非常优秀,但是渝中区的发展还在继续。未来,包括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马鞍山传统风貌区 、枇杷山传统风貌区等一系列的项目,都将为渝中区的文旅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