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消费日报燕赵观察栏目简介一下
消费日报社媒体服务平台由报纸、官网、视频、微信公众号、微博、搜狐新闻客户端、中国消费经济高层论坛、中国旅游经济高层论坛等形式构成, “燕赵观察”栏目响应党中央提出京津冀一体化整体战略发展要求,定位于“展示燕赵大地社会、经济、文化整体形象,报道燕赵大地的风采”,同时打造消费头条微博,公众号,抖音,百家号等新媒体矩阵,秉承“关注民生,服务大众,贴近生活”为办报宗旨,以“报道燕赵一切”为办报理念,用丰富新颖视角观察燕赵,用时尚全新观念的打造燕赵文化。要融服务性、新闻性于一体,关注百姓的关注,关注国家的关注,加强报道力度,注重新闻策划,强化舆论监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服务百姓大众。“燕赵观察”坚持走企业化,市场化道路,坚持办报,广告,发行三位一体的运作理念,要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点这查看简介
许申高的资料
许申高
许申高, 湖南省作家,主要从事小小说、散文的创作。
70年代出生于江西省莲花县荷塘乡万里村深塘冲,典型农民后裔,受祖母朱冬秀影响颇深。1990年毕业于江西省永新师范学校。大学文化。国家公务员。中共党员。曾在莲花县南岭中学、莲花县教育局、中共莲花县委宣传部等工作过,并在地方开过火锅店、音乐茶吧等。1992年底至1993年,曾南下广东打工。2001年2月至2006年2月,根据县委有关文件精神外出锻炼,并受聘于温州百强民企杰豪集团有限公司,任公司副总经理兼企划部经理、公司企业报总编。2006年3月回到故乡莲花,创办萍乡星宇实业有限公司,并出任公司总经理。
自1987年发表第一首歌词以来,迄今,他共在《词刊》、《歌曲》、《儿童音乐》、《北方音乐》、《音乐世界》、《祁连歌声》、《流行歌曲》、《心声歌刊》、《音乐周报》、《中国原创音乐报》、《电脑音乐报》、《旅游网络音乐报》、《音乐教育与创作》等全国40余家专业音乐(或音乐文学)刊报发表创作歌词300余首,并有30余首歌词(含已被谱曲)在全国各级各类征词征歌赛中获奖,电台录音或在中央电视台演播。1999年,出版第一部歌词集《不喊再见》。系《中国当代歌词选》(1989年版)最年轻的入选者,全国第一张校园词报《井冈山词报》创办者,有歌词入选《2003中国年度最佳歌词选》、《2005年中国歌词精选》等,并有歌词作品获“2005年歌词佳作”奖、中国音乐家协会词曲新作“晨钟奖”(2005年),第四届国际合唱比赛节组委会“相约厦门”征歌多个等级奖等。先后为江西省永新师范学校、江西萍乡钢铁厂、中国杰豪鞋业有限公司、楠溪江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等写过校歌、厂歌、形象推广歌曲歌词,其中《微笑的理由》(杰豪企业形象歌)获浙江省“十佳”企业形象歌曲奖,被誉为“江西最有实力的青年词作家”之一,中国音协《歌曲》杂志、陕西《黄土地词报》、江西《心声》歌刊杂志社、吉林《长白山词林》月刊、《北京电脑音乐报》等国内数家专业音乐传媒对他的歌词创作业绩予以了隆重介绍。
1996年开始,他由歌词转入现代散文创作,先后在《星火》、《创作评谭》、《江西日报》、《神剑》、《当代青年》、《人生与伴侣》、《涉世之初》等全国数十家文学刊报发表散文作品150余篇,并有作品被《青年文摘》、《禅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台湾《世界论坛报》等选载,《江西青年报》曾为其开辟过个人作品专版。有散文作品曾获萍乡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文艺作品奖,其最新个人散文集《带你去天堂》也即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表诗歌100余首,连续多年参加市、省“谷雨诗会”,并有诗入选《中国当代儿童诗选》、《江西新诗派诗选》、《百年中国新诗流派作品金库》等。2001年,在由浙江省作协主办的“中国奥康杯”全国(含日本、新加坡等)诗歌大奖赛中,获第2名,并出席在温州市体育中心举办的大型颁奖晚会。
文艺创作之余,他坚持新闻写作,先后在《人民日报》、《江西日报》、《萍乡日报》等发表各类新闻作品600余篇,有新闻作品曾获《人民日报》华东六省一市“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优秀奖”,多次被评为全市对外宣传报道工作一等奖,并先后被《消费日报》、《中国皮革》杂志、《江西日报》、《萍乡日报》等聘为特约记者(或特约通讯员)。
此外,1997年他执行主编过江西地方志丛书《莲花县教育志》(黄山书社出版,50万字),2001年还主编过《中国服饰文化》创刊号,2005年,由他亲手创办并担任主编的杰豪鞋业有限公司企业内刊《杰豪人》,被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评为“第四届全国优秀企业内刊一等奖”。《创作评谭》“今日写作”专栏、《萍乡日报》副刊“萍乡作家辞典”专栏等推出过他的作品和创作简介。其传略入编《莲花县志》之《人物卷》。
南京,上海,杭州消费券反响
杭州旅游消费券所到之处旅游消费日报,企业市民热捧,媒体长枪短炮追随,甚至,记者在航班上的随机刊物中也看到了杭州旅游消费券的新闻报道。在google上搜索一下,可以找到与“杭州旅游消费券”相关网页约648000篇,而与“旅游消费券”、“好客杭州”相关的网页更是不计其数。杭州旅游消费券的一举一动备受媒体关注,还有不少媒体开始探讨旅游消费券背后的深刻意义。
从动态消息到深度报道
央视全方位剖析引发网友热议
旅游消费券上海首发,中央电视台派出记者,赴上海采访报道“杭州旅游消费券”首
发式等情况,并以新闻、深度报道等形式,在经济频道、综合频道、新闻频道连续播报了“杭州旅游消费券”的动态情况,在全国引发了很大反响。
3月1日21时许,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信息联播》以时长3分半钟的新闻,报道了记者孙洋等人采写的“杭州旅游消费券”动态消息。报道中说旅游消费日报:“杭州今日在上海举行1.5亿元杭州旅游消费券首发仪式,这是目前国内发放的、最大金额的旅游消费券。”3月2日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同步播出的《朝闻天下》在重要时段重播了这条新闻。
3月2日中午12时许,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新闻30分》再次播出两条视频新闻《浙江杭州发放1.5亿元旅游消费券》和《消费提示:杭州旅游券使用有限制》,消息引发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热议。
3月2日晚,中央电视台对旅游消费券的报道力度升级:经济频道《今日观察》栏目以《旅游消费券,到底有多‘刺激’?》为题,对杭州旅游消费券作了长达26分钟的深度报道。
《今日观察》栏目评论员何帆在节目中这般评价旅游消费券:杭州把拉动消费与当前社会各界在热议的消费券结合起来,未雨绸缪,眼光超前。从短期看,杭州发放旅游消费券的行为引起了轰动,赚足了吆喝,引发了大家的关注,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宣传。这一事例证明,杭州市非常善于通过媒体造势。当然,旅游消费券最后的效果如何,还有待于实践检验。《今日观察》栏目主持人陈伟鸿点评道:杭州发放1.5亿元的旅游消费券,这一方面是做出了一种姿态,另一方面也赚足了眼球,做好了城市营销。
同时,《今日观察》3月2日还在央视网站上开展“旅游消费券,能否拉动消费?”话题互动,就“旅游消费券到底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实惠?”、“以发放旅游消费券的形式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等题目在网络上开展独家调查,并引发网友热议。
从网络评论中看,网民对杭州发放“杭州旅游消费券”这件事,总体上还是肯定的居多。网友“酒精过敏”说:“是好事情啊,说明旅游市场很有潜力。”网友“葫芦娃” 则表示,在一定程度上能拉动旅游相关产品的需求 。
上海首发式
境内外知名媒体悉数到场
杭州历来是长三角地区市民异常钟情的旅游休闲胜地,这一带的媒体,对于杭州旅游消费券的关注更是可以用“连篇累牍”来形容。
文汇报刊发《杭州将在沪发放廿万套旅游券》新闻,上海新闻晚报刊发《杭州旅游消费券即日起网上申领》,第一财经日报刊发《杭州旅游消费券3月1日上海现场首发》,新闻晨报刊发《杭州旅游消费券在沪发放 3月1日起现场申领》。2月27日东方早报发表新闻《杭州市旅游消费券在沪发放13.5万份》,稿件迅速被新华网上海频道、东方网等当地网站转载。中华网、解放网、凤凰网、南方网等知名网站也及时转载了关于杭州旅游消费券的动态新闻。南京电视台、新闻晨报、东方早报、劳动报的记者还专程赶到杭州对“杭州旅游消费券”进行现场的采访并报道。
特别是在上海首发仪式当天,上海本地媒体和驻上海的知名媒体都悉数到场。东方卫视、上海电视台、上海电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上海交通台等媒体都派出记者现场采写首发式及银行窗口申领杭州旅游消费券的画面。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青年报、上海日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第一财经日报、东方早报等上海本埠媒体刊发了大量首发式图文。
境外媒体也对“杭州旅游消费券”投入了高度关注。韩国广播电视台、韩国广播公司、东京电视台、台湾中天电视、台湾经济日报、台湾年代新闻台、大公报、香港文汇报等境外媒体分别派出记者到首发式现场进行采访并刊发了大量报道。
除了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新华每日电讯等中央级媒体也对“杭州旅游消费券”进行了积极关注和报道。人民网2月26日刊发记者江南采写的新闻《杭州将发放总额1.5亿元旅游消费券,200多万国内游客可受益》,还全文转载了杭州日报新闻《杭州鼓励市民游郊县,旅游消费券扩大到“1+7”》。新华网2月26日报道《杭州将向来杭旅游的游客发放旅游消费券》,被国内多家媒体转发。中国新闻网先后编发《杭州面向全国发放“杭州旅游消费券”》、《杭州拉动内需再下猛料,亿元旅游消费券促消费》等新闻稿件,网易、新浪、中国网等多家知名网站图文转载。
省内各大媒体也纷纷对“杭州旅游消费券”进行了跟踪报道,有关杭州旅游消费券的动态消息源源不断地见诸报纸、电视、网络和电台等媒体,杭州旅游消费券也一度成了市民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之一。
南北促销五城市
旅游消费券走到哪儿都是热点
杭州旅游消费券走到哪里,都能在当地媒体圈掀起旋风, 这点,在杭州旅游南北五地大促销时可以充分感受到。
深圳、哈尔滨、长春、重庆、广州五地促销,共有120余家媒体对促销活动作了关注和重点报道,《黑龙江经济报》、《城市晚报》、《重庆晚报》、《南方都市报》都在活动前一天推出了专版介绍。《黑龙江经济报》、《北方时报》、《南方都市报》等都在头版对旅游消费券进行报道,特别是3月3日《南方都市报》头版“杭州旅游消费券在穗派发”的报道,引起了广大广东市民的强烈反响。 而《南方都市报》、《重庆晚报》等表示还将对杭州旅游消费券发放后续效应做系列跟踪报道。《深圳特区报》的招商会展部主任任清泉说了句很有意思的话:“杭州发放旅游消费券这件事可以说影响了大半个中国。”
外地游客对杭州旅游消费券有多关注,几个小故事可以说明问题。长春前往重庆的航班经停徐州,有两位徐州市民知道旅游消费日报我们此行是去发放旅游消费券,非常感兴趣,问徐州能不能领到杭州旅游消费券旅游消费日报;在重庆,尽管下着雨,有些市民早上6点半就在排队等待旅游消费日报;深圳的旅游推介会现场,几乎每个到会的人都会问:现场会发旅游消费券吗?……
暑假出游能否说走就走?详细出行指南请收好
马上就要迎来暑期,“原地放假过节”许久的小孩子们和大孩子们,都对暑假跨省游充满了期待。那么,低风险地区人员能否说走就走呢?近期,全国疫情态势总体趋于平稳,多地对疫情防控政策作出动态调整。比如,海南、江西、云南等多地区取消了核酸查验,还有多地也不同程度地放宽了人员跨省流动的防疫政策,跨省团队游在逐步重启。
如果你也在期待这个暑假能出去走走,那么就请查看这份详细的“暑假出游指南”吧。
游客在三亚亚龙湾的玻璃栈道游玩。 东方IC供图(资料图)
这些地区 取消查验核酸
海南 非疫区人员,不强制要求出示核酸证明。
6月19日,海南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通知,非涉疫区人员来(返)琼前,凭 健康 码绿码办理登机手续或其他来琼手续,不强制要求核酸阴性证明;涉疫地区人员来(返)琼前,核酸阴性证明改为48小时内1次。
江西 低风险地区和无本土疫情地区人员,不再查验核酸。
6月2日,江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疫情防控措施调整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低风险地区和无本土疫情的县(市、区)之间,人员(含各类学生)可以自由有序流动,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实行核酸落地检。
江苏多地 低风险地区人员自由流动,不再查验核酸证明。
6月20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官网发布,在“两站一场”出口处查验旅客行程卡,对不带“*”人员,直接放行。对于带“*”人员,查验 健康 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 健康 码为绿码且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的直接放行;对未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的进行1次核酸采样后放行。
安徽多地 合肥、淮南和淮北地区,对低风险地区人员不再查验核酸。
浙江宁波 低风险地区人员不需要核酸证明,但需落实当地7天常态化核酸检测。
四川成都 所有来返人员不需要提供核酸证明,但入川需核酸3天2检。
云南多地 低风险地区人员不查验核酸证明,不需要实行核酸落地检。
多地调整常态化核酸检测:取消或延长有效期
梳理发现,6月21日起,多地根据疫情防控形势调整了核酸检测的周期,检测周期从三天一检延长到五天一检,有的则暂停常态化检测。
自6月22日起, 湖北省 武汉 市民群众进入社区、学校、单位等各类公共场所,须提供五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核酸已采样信息。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当前湖北省疫情防控形势,现将‘三天一检’调整为‘五天一检’”。应检未检人员 健康 码赋予灰码管理,完成核酸采样后半小时可自动转码。
6月21日, 安徽省合肥 市人民政府发布消息,6月22日起合肥暂停七天一次的常态化区域免费核酸检测。同时将继续做好来(返)肥人员、重点人群检测服务工作。此前,合肥曾在6月18日宣布将核酸检测调整为每7天开展1次。
6月22日, 安徽省六安市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知,即日起取消“五天一轮”的日常核酸检测,取消弹窗提示、赋黄码;适当保留人员聚集场所核酸采样点,满足群众“愿检尽检”需求。
6月21日,据 安徽省淮南市 人民政府官网,淮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发布通告,鉴于淮南市目前全域为低风险地区,原定每5天1轮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暂停。
经过浙江杭州塘栖古镇的京杭大运河。新华社发(资料图)
稍早一点的还有,5月26日, 杭州 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调整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的通告》。自5月27日零时起,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从48小时延长至72小时。规定时间内未取得核酸采样或检测证明的人员不得进入公共场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同为浙江的 宁波 ,也于近期发布了类似信息,调整常态化核酸检测至72小时。
6月21日, 上海 新华医院、华山医院、上海十院、曙光医院等多家医院发布公告,门诊就诊患者及其家属可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自采样时间计算)或现场抗原检测阴性结果就诊(可自带抗原包在入口检测点完成)。此前,上海大部分医疗机构门诊需要患者及陪同家属凭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就诊。
6月21日, 湖北省 文旅厅宣布,即日起,湖北全面恢复旅行社及在线 旅游 企业经营跨省团队 旅游 和“机票+酒店”业务。
宁夏 文旅厅于近日发布消息,自6月19日起恢复宁夏旅行社及在线 旅游 企业经营跨省团队 旅游 及“机票+酒店”业务。
6月10日, 四川省 文旅厅发布“五不准”要求,明确全省各类文旅场所不准擅自索要省内游客核酸检测报告、不准擅自拒绝接待来(返)川游客、不准擅自限制各类文旅场所接待量、不准擅自扩大“熔断”范围、不准擅自暂停文旅经营活动。
5月18日, 山东省 文旅厅发文,鉴于山东省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即日起,恢复旅行社和在线 旅游 企业经营跨省团队 旅游 及“机票+酒店”业务。
云南省 恢复跨省游的时间更早,云南省文旅厅宣布,4月8日起,除陆地边境口岸县市外,云南恢复旅行社及在线 旅游 企业经营跨省团队 旅游 及“机票+酒店”业务。
厦门鼓浪屿景区及远处厦门鹭江道一带城市建筑。新华社发(资料图)
更多地区为“暑期出游”打开“免费”之门
随着暑假将至,福建、湖南、山东、陕西、广西、江西、青海、湖北等多省(区)的部分景区面向全国游客,开启了免费模式。
据厦门文旅微博6月18日消息,厦门鼓浪屿等重点景区暑期向全国免费开放,1000万元暑期文旅消费优惠券发放。6月18日起至今年8月31日,8家收费国有A级 旅游 景区对市民、游客实行免门票优惠。
据青岛新闻网5月30日消息,今年6月1日至12月31日,青岛市新增11家国有A级 旅游 景区面向国内外游客免门票开放。
据陕视新闻微博消息,从6月1日起至30日,华山景区面向全国游客实行门票免费开放,每天限流1.5万人次。
据新华社消息,6月1日至6月30日,茶卡盐湖景区面向全国游客免费开放。
6月20日,郑州至重庆高速铁路襄阳东至万州北段开通,郑渝高铁实现全线贯通运营。新华社发(资料图)
多地恢复跨省游和“机票+酒店”
6月以来,已有多地已经放开了跨省团队 旅游 。时隔4个月,6月21日起,湖北全面恢复旅行社及在线 旅游 企业经营跨省团队 旅游 和“机票+酒店”业务。6月19日起,宁夏也恢复了旅行社及在线 旅游 企业经营跨省团队 旅游 及“机票 酒店”业务。
在各地放宽旅行政策的利好消息刺激下,国内航班也在6月迎来了小高峰。
在拉萨贡嘎机场,乘客走出藏航TV9850航班。新华社发(资料图)
据飞常准数据,6月19号国内航班量超过8000班。同程旅行《2022暑期旅行消费预测报告》显示,综合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及各种利好政策的支撑,对比2021年同期,预计2022年暑期国内 旅游 市场将重回复苏轨道,整体出游人次将有望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0%以上。从客流量维度看,差旅、探亲等刚性需求支撑的大出行市场的恢复比例将略高于 旅游 度假市场。
综合自 新华社 人民日报 健康 客户端 央视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海南发布等公众号 各地文旅厅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