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求门头沟旅游景点大全排名,哪些比较推荐?
- 2、求镇江旅游景点大全排名,哪些比较值得去?
- 3、张掖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和景点?
- 4、张掖有哪些好玩的?值得去的?
- 5、江宁区有哪些旅游景点
- 6、石家庄旅游景点排行榜是怎样的?
求门头沟旅游景点大全排名,哪些比较推荐?
门头沟四善桥旅游景点排行的主要景点简称为:三山:《灵山》、《百花山》、《妙峰山》四善桥旅游景点排行,两寺:《潭柘》、《戒台》四善桥旅游景点排行,一河:《永定河》,一湖《珍珠湖》。
比较值得推荐的有:
1、《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北京西部,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境内,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基础上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是以保护暖温带华北石质山地次生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1743.1公顷。
百花山的风景资源分为百花山主峰景区、百花草甸景区、望海楼景区、百草畔景区四大景区。有《百花草畔》、《百花山瀑布》、《万年冰肌》、《古树擎天》、《云顶日出》、
《冰壁岩柱》、《冰缘城堡》、《云海升腾》、《晚霞映翠》、《七色玉带》、《金蟾拜月》、《蚂蚁山》、《白莽长啸》、《松树长廊》等十八处独特景观、35个景点。
2、《潭柘寺》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潭柘寺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
潭柘寺二宝:
宝锅:天王殿前有一口铜锅,直径1.85米、深1.1米,是和尚们炒菜所用。此锅原在东跨院北房西次间,那里还有一口更大的锅,直径4米、深2米,一次煮粥能放米10石,需16个小时才能煮熟。
由于锅大底厚,文火慢熬,故而熬的粥既粘且香。关于这两口锅,还有“泼砂不漏米”之说,原来,锅底有“容砂器”,随着熬粥时的不断搅动,砂石会沉入锅底的凹陷处。
石鱼:潭柘寺观音殿西侧有龙王殿,殿前廊上有一石鱼,长1.7米、重150公斤,看似铜,实为石,击之可发五音,传说是南海龙宫之宝,龙王送给玉帝。
3、《珍珠湖》
珍珠湖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珠窝村西北1公里、丰沙铁路珍珠湖(55公里)站处,永定河官厅山峡中段的主河道上, 海拔约400米,年气温-15℃-30℃,景区东南距区政府32公里,距北京城57公里。
1958年在此修建珠窝水库,1961年水库建成,当时称为珠窝水库,因丰沙铁路在库区北侧设站,名为“55公里”,故而此地又有“55公里”之称,自1968年5月起,由门头沟区旅游局将其开辟为旅游风景区,并改称为《珍珠湖》。
珍珠湖位于永定河官厅山峡中段,湖区呈狭长状,全长9.5公里,是典型的高峡平湖风景区。如果从空中俯视,四善桥旅游景点排行他像一棵镶嵌在太行山嵩山峻岭之中的明珠,璀璨夺目。
珍珠湖誉有京西小三峡、小漓江之称,它具有很多著名山水景观的优点,既有泰山之雄,亦有华山之险,更兼雁荡之幽。
湖水涟漪,峰峦叠嶂,山环水绕,水转峰开,湖光山色,构成四善桥旅游景点排行了各地雄山秀水的浓缩集锦。沿湖而上,可以领略到大坝风采、杏花村、三仙洞、湖心双柳岛、55公里的湖畔小站、24洞鸣铁龙、亚洲第一桥、同心岛、石舫桥、横流湾、野营岛、珍珠山庄、珍珠湖等湖中胜景。
求镇江旅游景点大全排名,哪些比较值得去?
镇江旅游景点大全排名: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西津古渡街、茅山风景名胜区,这些都比较值得去。
1、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
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镇江市沿江南岸,具有“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
主体由金山、焦山、北固山组成,并含云台山、合山、象山及江边芦滩等过渡景域。景区由金山风景区、焦山风景区、北固山风景区组成风景各异的三山风景区现在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西津古渡街
西津古渡街是一条有着千年历史,令人称奇叫绝的古街,有自唐宋以来的青石街道、元明的石塔、晚清时期的楼阁,都是别具风情的建筑,漫步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似乎是在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内散步,可以领略当年古城地处要塞,商旅繁荣的风貌。
3、茅山风景名胜区
茅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镇江句容市境内,古称金陵地肺名山,主峰大茅峰372.5米,与二茅峰、三茅峰依次相连,逶迤起伏,总面积50多平方公里。
茅山风景秀丽,景色怡人,素有九峰、十八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景,还有众多星罗棋布的厅岩怪石,使茅山形成了一种奇特而又美妙的大自然风格。著名景点茅山顶宫、印宫、华阳洞、喜客泉、新四军纪念馆、神奇纪念碑。
张掖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和景点?
大佛寺 位于张掖市西南部四善桥旅游景点排行,创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公元1O98年)四善桥旅游景点排行,原名迦叶如来片寺,是甘肃省境内最大的西夏建筑遗存。 现存建筑有大佛殿、藏经阁、土塔三处。大佛殿高33米,面阔9间,规模宏大,内有释迦牟尼的侧身像,即大卧佛,卧佛为木胎泥塑,金装彩绘,全身… 木塔寺 位于张掖市县府南街,现张掖中学校园内,原名为万寿寺。初建于北周,后经隋、唐、明、清历代重修,现存木塔重建于 1926年,是张掖市五行塔之一。塔高九级,每级八角上有木刻龙头,口含宝珠,下挂风铃。其建筑技巧集木工、铁工、画师技法于一体。塔主… 镇远楼 镇远楼俗称鼓楼,位于张掖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此,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楼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建在一座砖包的高台上,台基宽32米,高9米,基座至楼顶30多米。楼为三层木构塔形,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结构精巧,造型雄伟壮观。基座有“十… 马蹄寺 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落有马蹄印而得名。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始建于北凉,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 其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 山丹军马场 即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位于张掖地区山丹县南,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马场。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养马历史。山丹马是以当地蒙古马和西域良马杂交培育而出的,体形匀称,粗壮结实,雄健膘悍,耐粗… 山丹新河驿 山丹新河驿,位于山丹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汉明长城脚下,是新建成的旅游景点。山丹县内长城遗址保存完好,312国道穿越城墙豁口,东西两边城墙绵延,新河驿即位于长城与公路交叉口2642号里程碑以东2.5公里处。这里曾是明清时期的古驿站,现存遗址为一正方形土… 肃南康隆寺猎场 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区红石窝乡境内,距肃南县城80公里,距张掖市91公里。场区面积2400平方公里,是甘肃省对外开放的三大国际狩猎场之一。猎场主要由高山裸岩、高山灌丛和森林草原组成,海拔在2000——4500米之间。康隆区草原丰茂,天然林参天蔽日,… 道巷庙 亦称老君庵,位于东街道德巷底,建于清代。整个建筑有山门,老君殿,三霄殿,喜神殿,大乘阁。虽不是金瓦红墙,但有造型奇特的与老君殿正对山门、建于高达一米多的土台上为一攒尖顶八势亭楼。殿前连有卷棚,殿内塑有捧卦盘骑青牛的老君像。这是道教独有的… 甘州古塔 《甘州府志》载:“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这是张掖的特有风貌;那一座座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塔,干姿百态,煞是壮观。张掖是丝绸之路的重镇。佛教传入四善桥旅游景点排行我国后,很快兴盛起来。佛寺林立,佛徒众多,晨钟暮鼓,香烟燎绕,颇引一些虔诚… 诸葛楼 座落于张掖青年西街。始建于何时无考。整个庙宇建筑别致,走进大门,迎面是一座三间大殿,四面有回廊相通,雕梁画栋,庄严肃穆。诸葛楼建于土墩上,木构歇山脊顶,高楼冲凌霄汉,是宋元向明清过渡的风格。殿内正面是诸葛塑像,身穿八卦服,手执羽扇,庄重… 东山寺和西武当 东山寺位天张掖城东三十余华里的合黎山中,是晋代著名学者郭荷的隐居处。有门、有院、有殿、却无僧、无道。全靠香客和游山玩景者维护殿堂的安全。殿堂雕梁画栋,装饰丰富多彩,特别是殿顶上“二龙戏珠”、“三星高照”的雕塑,造型别致。门额上书写“灵宫… 黑水国遗址及汉墓群 位于张掖西北12.5公里处。南北长15公里,东西长10公里,是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内有汉代墓葬群,约4平方公里。多数墓葬已被沙埋没,凡未被沙漠埋没者,大部分已在解放前被盗掘。1956年国家地质勘查队进行勘查后,认定遗址底… 许三湾城及墓群 许三湾城及墓群位于甘肃省高台县新坝乡许三湾村,为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至唐代(公元618年-907年)遗址。 许三湾城址平面为方形,城东西长66米、南北84米,南面开门,有瓮城。城内有建筑基址。城周围有墓群三处,有带砾石封土的墓葬3000… 牍侯堡 位于张掖城东南15公里处的碱滩乡新沟村,建于汉代。途经新沟,举目东望,巍然而独存者即为牍侯堡。相传匈奴铸金人祀天于此。牍侯堡平面近方形,南北长172米,东西宽152米。墙残高6米,底宽6.8米,顶宽5.5米,以北垣最为完整。四角有园形角墩,直径底8,… 民勤会馆 在张掖二中院内,是一座古典寺院建筑。是民勤县商人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作为聚会议事祭神的地方。大殿是会馆的主体建筑,古朴斗拱,保存完整。在一条中轴线上分布着大殿,陪殿,厢房,钟鼓楼,牌坊等,既对称,又陪衬,高低错落,气势雄伟。构成了… 文殊山石窟 文殊山石窟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祈丰镇,是一处规模较大的佛教石窟群。始建于北凉时期(401年-433年)。 洞窟依山势开凿于文殊山前山和后山的崖壁上,分布于南北1.5公里、东西2.5公里的范围内。现存窟龛100多个,其中有早期中心柱窟8座,禅… 山西会馆 位于张掖市小南街,是清雍正八年(1730年)山西客民赵世贵、赵继禹、张朝枢等建。张掖是古丝绸路上商贸云集的重镇,从山西、陕西等地来的客商,在张掖开办了几十家大商号,他们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已经营的实力范围,于是结帮会、设会馆,将始建于雍正二年的关… 张掖市森林公园 张掖森林公园地处河西走廊绿州平原中部,处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北面有远景龙首山当户,在北部田园村舍环围,南面远景祁连茫茫,中景沙丘连绵,而南面九龙江沙枣林郁郁葱葱,园内沙滩、阳光、森林、湖水等紧靠市区,自成天地、环境优雅、意境深遂、是理… 四善桥 座落在张掖城北门外。取义于财、官、丁、寿四善,清嘉庆初年提督苏宁河建造。是护城河(亦称城壕)上的一座下有青石构筑底座,上有牌楼的石孔拱桥,甚为壮观。这座桥有石雕,上刻龙虎互相搏斗、狮子滚绣球以及梅兰菊竹等图案。这些浮雕均衡相称,刀工粗放,… 东大山自然保护区 东大山自然保护区是河西走廊北山的一部分,东经100度45分-100度51分,北纬39度0分-39度04分,距张掖市城东30km处,呈西北西走向。东大山是中生代以来发育成的断块山,属阿拉善台块的一部分,在大地貌上具有断块山的一般特征。保护区各类森林是河西走廊北山… 黑河流域自然保护区 位于甘肃省高台县境内,东经99度23分-100度06分,北纬39度15分-39度49分,面积48.53平方公里。黑河流域中游,地势平缓,水源充足,并建有多座水库,成为鸟类理想的繁殖越夏、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其主要保护对象为候鸟及其自然生态系统。区内多人工林及沙… 屋兰古城 古张掖郡辖十县,屋兰即为其中之一。屋兰亦作屋阑。《甘州府志·风俗》称:“屋阑今屋笆也,西汉以名县,东汉晋魏讹阑(兰)。《汉书地理志》记载:张掖郡有屋兰县。《读史方舆纪要》上说:“其位置在张掖县东北,东与汉张掖县相邻。屋兰得名自当地居民的称… 龙首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甘肃省山丹县境内,东经100度55分-101度,北纬38度55分-38度58分之间,面积25.6平方公里。龙首山为河西走廊北山的一部分,海拔在2100-3439米之间,气候属大陆性荒漠气候和大陆性草原气候。 其主要保护对象为青海云杉及其森林生态环境。区内… 西来寺 座落在张掖城内西南隅,今西来寺巷。据《甘州府志》载:此寺建于明朝,它前身为慈云精舍,是普觉静修国师阿扎木苏(西土人)所创。国师念甘郡自育无番藏经,奏请当朝康熙皇帝准颁红字藏经108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他将自己的住房慈云精舍改为寺。建… 圣容寺 位于县城西南隅,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成化初年内县城东北移建今址。寺内占建筑群结构精巧,色彩斑斓,古朴典雅,雍荣华贵,其斜面与平面上绘满了佛像和云彩,栩栩如生,各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1981年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郎庙 座落在张掖青年东街。解放前设甘泉镇公所,县民众教育馆,现改建为张掖市食品公司。庙内,东有清源殿,西有武烈宫,明天顺三年(1459年)建,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公输殿(即鲁班庙),在武烈宫西,祖师庙在武烈宫东。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建。清康熙… 八硅墓营 八硅墓营在民乐县东南15公里处。东为山丹霍城古址,西为背背山,簸箕凹山,乱疙瘩山等5个丘陵,布满古墓。沿山脚为土穴墓,少数为子母砖室墓和埋葬儿童的瓮棺葬。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券顶,单室。出土彩绘木器有车,塔,案,陶器有罐,耳杯,鼎,铜器有弩机… 甘泉公园 位于张掖市县府北街北端,始建于1984年,占地面积299亩。南北中轴线上各开一园门。南门为正门,前接县府北街,北门前临环城北路,两门内由宽甬道连通。甬道上,南连荫墙,北建拱桥,东西二湖在桥下相通。进南门后,左侧(西)有草坪、花苑、喷泉及方塘,塘北… 红崖山水库 位于石羊河下游,是沙漠地区座中型洼地蓄水工程,也是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水满时节,碧万顷,库底游鱼浅翔,水面众鸟栖戏,大漠环绿水,青山映碧波,瀚海明珠令人心旷神怡。近年又兴建了海滨娱乐城、歌舞厅,开办游艇、沙滩浴等服务项目。水库周围绿林荫…
张掖有哪些好玩的?值得去的?
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东邻武威地区和金昌市,西连酒泉地区,公元前121年由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战败匈奴后始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 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而得名。张掖地区下辖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五县及张掖市,总面积4.1万平公里,总人口117万.
景点一 张掖城内西来寺;西来寺座落在张掖城内西南隅,今西寺寺巷。是张掖市佛教协会所在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中有殒石一块(旧称落星石)斗大、椭圆形。寺院中原有木刻像5尊,塑像32尊,在塑像中有32臂的佛像一尊。佛教有显密二宗,张掖各寺院多属显宗,唯西来寺为密宗。
景点二 张掖城内木塔寺;原名万寿寺,位于张掖市县府南街,现为张掖中学校园。寺与塔初建于北周或更早一些,经隋、唐、明、清历代重修。据《重修万寿寺碑记》载,“释迦涅 时,火化三昧,得舍利子八万四千粒。阿育王造塔置瓶每粒各建一塔,甘州木塔其一也”。木塔高32.8米,八个面,共九级,每级八角上有木刻龙头,口含宝珠,下挂风铃,轻风拂过,铃声悠扬,如听梵香,“木塔疏钟”即为古甘州八景之一。塔主体为木质结构,外檐系楼阁式建造,塔身内壁空心砖砌,每层都有门窗、楼板、回廊和塔心。窗上雕有花饰,门楣嵌砖雕横额。全塔没有一钉一铆,全靠差斗拱、大梁立柱连结,纵横交错,相互拉结,浑然一体。我就是听着木塔上的领声长大的...
景点三 张掖城内镇远楼;俗称鼓楼,位于张掖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此,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楼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建在一座砖包的高台上,台基宽32米,高9米,基座至楼顶30多米。楼为三层木构塔形,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结构精巧,造型雄伟壮观。基座有“十”字洞通向东西南北与四条大街衔接。楼上四面悬有匾额:东为“金城春雨”,西为“玉关晓月”,南为“祁连睛雪”,北为“居延古牧”,意为东迎金城春雨,西送玉关晓月,南眺祁连雪峰,北望居延牧场,是连接东西南北的中心地带。
现鼓楼东南角悬唐钟一口,系为铜为主的合金铸成,工艺精湛,浑厚雄伟。钟高1.3米,口径1.15米,重600公斤。钟身饰有飞天及朱雀、玄武、白虎、青龙图案。此钟古代多用来报时或火灾报警。登楼一览,全城尽收眼底,四野空旷辽远,思古幽情,怀远之念,汇于市声。
景点四 张掖城内甘州古塔;现存的只有木塔和土塔了, 木塔是楼阁式塔。塔,建立在大佛寺内,是覆钵式的塔,亦称喇嘛塔。覆钵还保存了坟冢的形式。这种类型的塔,张掖修建的很多,如东门外的奇峰镇定塔,北门外白塔寺的水塔,南门外崇庆寺的火塔,安阳高寺的吉祥塔等等,都是为高僧、和尚、喇嘛们死后的遗体火葬而建的塔,所以人们称和尚坟。这种塔的特殊艺术风格,是把密檐式空心塔身,全部填成实体,成为实心塔,人们不能登临塔顶。塔的下部增加了一个高大的须弥座,座上雕饰富丽的佛像、菩萨、伎乐,以及狮象等物像图案。张掖古塔中,只有大佛寺金塔殿上的金塔是亭阁式单层方形塔,塔身内设直安置佛像。由于楼阁式塔,虽然雄伟高大,但工程华费浩大,只有帝王和达官富豪才能兴建,平民百姓无能为力。因此在古代建筑中覆钵式塔普遍兴起,楼阁式塔逐渐衰落,所以张掖的众多古塔是覆钵式的喇嘛塔。 张掖是丝绸之路的重镇。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兴盛起来。佛寺林立,佛徒众多,晨钟暮鼓,香烟燎绕,颇引一些虔诚僧众来此观光求法;其中西土僧人来者不少,随之建塔这种形式也就流传开了。佛教传播得越来越广,塔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景点五 张掖城内大佛寺;位于张掖市西南部,以拥有亚洲最大的室内卧佛而有名。大佛殿内有身长约三十五米的释迦牟尼涅盘像,故又名“卧佛寺”,为张掖一大胜景。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古建筑20余座,占地3万余平方米。该寺也为全国现存唯一的西夏党项族佛教大寺院,是当时陇西最著名的佛教寺院,鼎盛时期僧众最多时达一万多人。大佛寺是中国西部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佛教博物馆。大佛寺现任方仗觉慧法师,43岁,甘肃省民乐县人,1982年出家,师从达定法师,毕业于湖南长沙学院,大专文化程度,兼任甘肃省佛协常务理事,张掖县政协委员。现任监院理慧法师,46岁,甘肃省民乐县人,1991年出家,师从谛净法师。此寺原来规模宏大,是由牌楼、山门、大佛殿、万圣殿、藏经殿、 配殿、僧舍和佛塔组成的完整建筑群,并有双眼井、木爪树、金塔六角亭鼎等景观。万石洪钟重两千余斤,声透九霄。殿宇巍峨壮观,古木参天,是一个清静去处。
景点六 张掖城内诸葛楼;座落于张掖青年西街。始建于何时无考。整个庙宇建筑别致,走进大门,迎面是一座三间大殿,四面有回廊相通,雕梁画栋,庄严肃穆。诸葛楼建于土墩上,木构歇山脊顶,高楼冲凌霄汉,是宋元向明清过渡的风格。殿内正面是诸葛塑像,身穿八卦服,手执羽扇,庄重严肃,雍容尔雅。左右琴童,分奉琴剑。匾额上分别题:“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另有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在《蜀相》中写到 的也是对诸葛亮的最好概括和赞颂。现为劳动街街政府驻地。
景点七 张掖城外四善桥;四善桥座落在张掖城北门外。按四善财、官、丁、寿取义,清嘉庆初年提督苏宁河建造。是护城河(亦称城壕)上 的一座下有青石构筑底座,上有牌楼的石孔拱桥,甚为壮观。这座桥有石雕,上刻龙虎互相搏斗、狮子滚绣球以及梅兰菊竹等图案。这些浮雕均衡相称,刀工粗放,线条苍劲,雕刻精美,形象逼真,是张掖独有的一座石木结构桥。在牌楼上高挂“四善桥”三个遒劲潇洒的大字匾额,还有一副对联:“桥头看月色如画;田畔听水流有声”。赫然入目。每年夏季, 游人过桥小憩,目观乡景,别有一番情趣。现因城市建设需要改建为水泥桥。
景点八 张掖城外森林公园;张掖森林公园,位于张掖市东郊9公里处,甘新公路、兰新铁路从旁而过,交通十方便。这里地貌独特,地势开阔,林茂水秀,花繁草盛,是古丝绸道上文化名城"金张掖"的又一新型风景游览热点。张掖森林公园分为湖光水色、中心景区、儿童游乐园、牧野缩影、沙滩湖影,试示范展览五大景区。
景点九 张掖城外东山寺和西武当;东山寺位天张掖城东三十余华里的合黎山中,是晋代著名学者郭荷的隐居处。有门、有院、有殿、却无僧、无道。全靠香客和游山玩景者维护殿堂的安全。 殿堂雕梁画栋,装饰丰富多彩,特别是殿顶上“二龙戏珠”、“三星高照”的雕塑,造型别致。门额上书写“灵宫殿”三字,俗称“黑虎殿”。朝山拜佛者至此停车歇马,步入只能容一人通行的羊肠小道,约走五六华里,豁然开朗,在两山峭壁之间,一股悠悠溪水,穿密林,破乱石,从绝幽奇境中夺路而出,直奔两山峡口外的“灵官殿”,淌入石缝, 变成暗流。仰望主峰有大小寺庙一、二十座,大多是明清时代的道教官观。主蜂之北叫南寺,主蜂之南叫北寺。北寺最高处是“真武阁”;殿堂建筑玲珑剔透,画栋雕梁,飞檐耸背,傍山而筑,层层递升,雄伟壮观。这里塑有道教教主李老君的巨型造像,慈眉善眼,神态安祥。南寺楼阁层迭,多在山间。朝日初上,烟霞掩映,宛如蓬莱仙境。 东山寺从山脚到山顶,移步有花,仰首见树,回荡着一支绿色的韵律。 西武当位于张掖城西七十多华里的祁连山中,它也景色秀丽,梵宇林立,风景宜人。过龙首堡,沿着山脚向西南行,有一古曲阁楼式宫观,名叫“景罗宫”。殿周烟气袅袅,钟声阵阵,声调悠扬。依山势分建各种寺庙。通往主峰中间有三个崖级当道,人们称为天门。在天门之外,主峰之上,有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的“金顶”供洪钧老祖。黄琉璃瓦盖顶,阳光下金碧辉煌。殿柱上有两副楹联:一联是“春风拂我腾云过;秋霜迎宾驾雾行”。横额“纵行云上”。一联是“有志当行云中路;无胆且看天上人”。楹额“人在天中”。还有一松林叫“松树洼”,当松花开放时,青紫相间,蔚成绿景,而微风吹动,涛声四起,如万马奔腾。 “松树洼”过后,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林木苍翠,腐叶陈积,保留了原始植被,呈现出古峡原野的自然风光。远远望去,山上石隙浅涧颇多,传说:古时鸽子云集,又名鸽子窝。每年盛夏,游人如云,白云飘荡,灰鸽翱翔,飞燕低回,草虫鸣叫,令人流连忘返。 现在这两处名胜,山水林木依旧,寺庙已不复见,景色仍不减当年.
景点十 张掖城外黑水国遗址; 黑水国古城,民间亦称甘州老城,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黑水国遗址位于甘州城区西北12.5公里处,南北长15公里,东西长10公里,是集汉唐古城、史前遗址、古寺院遗址、古屯庄、古墓葬为一体的庞大的甘州“历史古籍”,也是集古代人文风光、沙丘、湖泊、芦荡、湿地为一体的河西“特色画册”,在考古界有“河西文物宝地”之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西汉以前匈奴移居这里,划疆为小月氏国国都,因在黑水滨,故称“黑水国。黑水国古城遗址分南北两城,相距约3公里。南城位于距国道312线南1公里处,东西长258米,南北宽226米,总面积5.8万平方米。现存城墙多为明代所筑。城内建筑遗址密集,散存有大量汉代砖块,遗址内发现的壁画有《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故事情节。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北城在国道312线以北2公里处,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20米。门开在南面,穿过坍塌附毁的城门,看到满目的残垣断壁与散落的瓷片汉砖,连同四周绵延起伏的沙丘,仿佛穿越了历史的隧道。幽暗中依稀听得刀俞的碰击声、市肆的叫卖声、茶楼的稳弦声和逃离古城时慌不择路的呼喊声。也仿佛站在了历史的高空,清晰地看到了月氏聚牧、汉匈争战、茶马交易、兵防屯驻、沙毁古城的漫漫岁月;看到了古城的繁荣、悲壮、沉稳和脆弱对历史的演绎;看到了遥远的汉唐。古城为丝绸之路上的商旅迎来了黎明,送走了夕阳。这里的古迹胜景,令中外游人着迷,许多游客千里迢迢前来寻古控幽。随着甘州区旅游产业开发步伐的加快,会有更多的中外旅游爱好者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开发,黑水国遗址将会成为甘州旅游的新亮点。
晚上你可以伴着西下的暖阳去张掖广场走走 也可以去鼓楼附近的小吃城 张掖的特色小吃很多 臊面 小饭 搓鱼子 八宝醪糟 灰豆汤 梗粉 我最怀念的还是面筋 牛肉面 虽然牛肉面是兰州的特色 但我们张掖的牛肉面也很棒哦‘‘‘‘‘
参考资料:风景介绍出自”数字张掖”
江宁区有哪些旅游景点
江宁区旅游景点有:
1、汤山风景区:汤山风景区位于江宁区汤山街道,为全国四大温泉疗养区之一。温泉分布于汤山东坡及东南坡一带,泉水来自地下2公里处,现有泉眼七八处。泉水水质洁净透明,水温常年保持摄氏50~60度左右。泉水中富含钾、钙、镁等30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
2、佘村明清代建筑群:佘村明清代建筑群由潘氏住宅和潘氏宗祠组成,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社区。 潘氏住宅位于宗祠西侧10米处,为潘恒才建造。
住宅南向,共有三个宅院组成,每宅三进,共计60余间,占地约750平方米,建筑主体结构为三房两进式,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这组建筑民国十年修造过。该建筑群是由潘氏住宅和潘氏宗祠两部分组成。据《潘氏宗谱》记载,该组建筑是清朝顺治初年始建,后又多次重新改造;
3、湖熟清真寺:湖熟清真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水北大街39号。是湖熟街道回民进行教礼活动的主要场所。2006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始建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修理,重建大殿。清真寺内刻有两块碑文,相继记载着清真寺历代史记与三次创伤后的愈合;
4、横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横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位于江宁区横溪街道呈村社区,原为大地主于少璋的住宅,建于1913年,号称九十九间半。1938年我新四军第二支队进横山,粟裕司令员及钟期光主任曾在此住过。
1940年8月“横山事变”后,江(宁)、当(涂)、句(容)、溧(水)中心县委派员重返横山。1941年8月恢复横山县委,并成立横山县抗日政府,经常移动。1943年横山抗日民主政府指挥机关设在呈村,领导抗日。解放后作为革命纪念地加以保护,1982年8月13日被列为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5、邓演达烈士殉难处:邓演达烈士殉难处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晨光社区沙石岗(现南京军区179旅一营三连射击场)。邓演达(1895-1931)字择生,广东惠阳人,中国民主革命家,国民党左派领袖人物,中国农工民主党主要创始人。
1957年,中央人民政府出资在紫金山南麓灵谷寺修建邓演达烈士墓,将其遗骸重新安葬。 邓演达殉难处,2001年由江苏省政府出资重新修整为占地约400平方米陵园。园内建有纪念碑1座,纪事碑1通,汉白玉石雕花环1组,台阶四层22级。园内植有松柏和冬青,环境清悠高洁。现为市级文保单位;
6、郑和墓:郑和墓规模宏伟,南北长300米,东西宽60米。墓周原有三、四十亩耕地,为郑和香火田。西边有一村叫郑家村,为郑和墓的坟亲家守坟所居。1985年重修,有墓园、墓盖石、台阶、神道、碑亭、陈列室接待室等。
石质墓包保持回族和穆斯林葬仪与规格,建筑为仿明代风格建筑。郑和墓为郑和重要遗迹,具有重要的历史、学术价值。200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扩展资料:
江宁区是“六代豪华”之地、“十朝京畿”要地,史有“上元之民善商,江宁之民善田,龙都之民善药,善桥之民善陶,陶吴之民善剞劂,秣陵之民善织,窦村之民善刻”之说及“天下望县、国中首善之地”之美誉。
江宁区素有“六山一水三平原”之称,有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将军山风景区、方山风景区、阳山碑材等众多景点,其中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位列中国四大疗养温泉之首,是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南京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规划面积29.74平方公里。是集碑、泉、洞、湖、寺为一体,融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是世界著名温泉疗养区,居中国四大温泉疗养区之首,是中国唯一获得欧洲、日本温泉水质国际双认证的温泉,有“千年圣汤,养生天堂”之美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江宁区
石家庄旅游景点排行榜是怎样的?
石家庄旅游景点排行榜为隆兴寺、赵州桥、河北博物院、苍岩山风景名胜区。
隆兴寺四善桥旅游景点排行,别名大佛寺四善桥旅游景点排行,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城东门里街四善桥旅游景点排行,原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公元586年(隋文帝开皇六年)在苑内改建寺院,时称龙藏寺,唐朝改为龙兴寺,清朝改为隆兴寺;是中国国内保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做“大石桥”。2015年荣获石家庄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它是中国第一石拱桥,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考验,却巍然挺立在洨河之上。
河北博物院位于石家庄市文化广场,北起中山路,南到范西路,东临东大街,西至西大街,是河北省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北博物院的前身是河北省博物馆。院内藏书5万余册,不少是明清善本图书,为河北省地方志主要收藏单位之一。
苍岩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南50公里,地处井陉县境内,总面积180平方公里,高1039.6米。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苍岩山福庆寺作为苍岩山的核心景区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