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今年全国的游客扎堆游新疆?
这几天“全国游客挤爆新疆”不仅占据各大网站头条,还霸屏了社交平台热搜。据新闻报道,进入7月以来,随着全国疫情防控趋稳,叠加暑假来临,作为热门避暑度假地的新疆成了全国游客出行首选目的地。有数据显示,新疆全区单是5A级旅游景区日均接待量就已突破11万人次,日均接待量与6月环比增幅达201.08%。
“被独库公路堵‘哭’”、“草原上人终于比羊多了!” “被今年新疆的旅游价格吓哭!”“说成千上万也不为过”……前往新疆旅游的游客纷纷在社交平台吐槽:全国的游客都到新疆了。
为何今年全国的游客扎堆游新疆?答案很简单,新疆的自然风光首屈一指,雪山、天池、草原、湖泊,绝美的风景被看作是人间仙境——原始森林是碧绿的,蜿蜒的喀纳斯湖面泛着星星点点的蓝色荧光,天空和云矮矮地垂下来,和连绵的山重合在一起……新疆每一个旅游场景都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历来就是热门旅游目的地,但是持续的疫情封禁了大众出行的步履,如今防控趋稳的态势下,报复性出游也就在新疆呈现了出来。新闻报道显示,那拉提、喀纳斯、天池、赛里木湖、可可托海等景区每天实际购票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在星级饭店出租率方面,7月以来,热门旅游目的地伊犁、阿勒泰两地的酒店出租率达到90%以上,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独库公路变成了‘堵哭’公路”成为近日各大新闻的标题,作为新疆自驾游的必玩之路,独库公路串联了那拉提等多个知名景区,号称“全国最美”。但今年暑期,不少游客就被堵在独库公路上。“堵车跟广州一样,100公里路程走了8个小时,独库公路变成了‘堵哭公路’。”有游客吐槽。7月份以来,当地交警部门已多次发出提示,独库公路车流量较大,请驾驶员谨慎驾驶。
有网友后来计算了下,整个旅途10个小时,她大概有5个小时都在排队。在很多人的想象里,这样人流爆棚的场景,可能会出现在全中国五一假期、十一假期的任何一个网红景点,但就是不应该在以“地广人稀”著称的新疆。然而事实却是,新疆草原上游客比羊还多,哪怕一张高端火车票5万块钱,如今也是一票难求。
据多家媒体报道,国内两趟豪华旅游火车在6月、7月相继运行。一辆是从乌鲁木齐出发,绕南、北疆环游16天的新东方快车专列,首趟列车6月9日发行。一辆是从呼伦贝尔出发,穿行内蒙和黑龙江5天的呼伦贝尔号,首趟列车于7月3日发行。虽然车票售价在2万到5万一张,两趟列车几乎座无虚席。据报道,新东方快车一共可搭载160人2022年共发行14趟,车票分为蓝钻和金钻两档,价格则从28999元/人到51999元/人不等。这么高的价格仍然阻挡不住被封禁已久的脚步,新东方快车专列开通全年车票预订半个月内,全年金钻车厢均已预订满员。
近一个时期以来,全国一些知名旅游目的地出现了“井喷”现象,景区游客扎堆、道路交通拥堵不堪,景区接待几近崩溃,由此产生的环境卫生问题、文物保护问题、景区服务质量问题等等,让原本该愉悦身心的“休闲”变成了某种程度的“苦行”,这不是一种好现象,也不是一种舒服的旅游状态,是一种非理性的出游行为。
经济学里有个著名的“理性经济人”假说,意思是人们做出的投资、消费决策都是理性的,在一定成本和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益最大化。旅游消费自然也不例外。对国人而言,选择什么时间采取何种方式到哪儿旅游应该有一种理性的选择。然而,让人惊讶的是,大多数国人却总是在节假日尤其是黄金周拖家带口去景点“添堵”,去公路、铁路和航班上“添挤”,找罪受。细细想来,恐怕并不是大家失去了理性,愿意去享受扎推游带来的那种“拥挤”,而是无从选择,不得已而为之吧。
什么是新疆旅游?
新疆日报3月24日报道新疆旅游消费将迈入千亿元时代,目前新疆旅游消费将迈入千亿元时代,《新疆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2013年-2015年,旅游业将实施旅游收入倍增计划,即到2015年实现旅游年收入千亿元,三年把新疆旅游业打造为千亿产业。
统一防控尺度标准、恢复跨省团队旅游……一大波新疆旅游利好来了
昨天,我区对高效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 旅游 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将在依法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倡导新疆人游新疆,恢复跨省团队 旅游 ,加快激活 旅游 消费市场。
一、统一防控尺度标准。做到“三要三不得”,即:要统一政策标准,不得以任何理由超出国家、自治区政策规定来确定地方管控措施;要经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方可调整疫情防控政策,不得未经批准随意调整;要依法依规动态调整管控措施, 不得随意扩大管控范围、提升管控强度和只“管”不“放”、“层层加码”。
二、统一发布防控政策。 将“各地疫情防控政策”链接到新疆政务服务平台 ,方便群众自主查询。各地加强疫情防控政策和热线电话宣传力度,做好热线接线员政策培训,确保准确掌握、解读防控政策。
三、倡导新疆人游新疆。积极发展周边游、近郊游、乡村游、城市休闲游,鼓励新疆人游新疆、本地人游本地、南北疆互游, 尤其鼓励疆内无 社会 面本土疫情的地(州、市)之间人员流动 ,鼓励学校组织学生或家庭亲子开展研学游,支持非中高风险地区且7日内无 社会 面本土疫情地(州、市)人员自由流动。
四、恢复跨省团队 旅游 。待无中高风险后,恢复旅行社及在线 旅游 企业经营进出该地的跨省团队 旅游 及“机票+酒店”业务。 鼓励各地出台 旅游 包机、专列、自驾游专项奖励政策, 引导疆外游客来疆消费;援疆部门用好用足援疆政策,做好“引客入疆”工作。
五、提高通行服务效能。各地加快统筹疫情防控的精准化和人性化,提高游客通关过卡便捷感和满意度,优化流程, 杜绝随意增设管控卡点、重复检查、刁难滞留游客行为。 针对已报备的游客进行前端筛查,设立“快速通道”。凡入疆旅行团或自驾游客及零散游客,由自治区文旅厅督促指导途径地(州、市)全程做好服务。
六、畅通涉疫投诉渠道。各地要建立“五个一”涉疫投诉处理机制,专人专班负责, 确保对外公布的防疫热线电话24小时有人接、各类平台投诉有人管, 畅通投诉渠道,协调解决游客出行困难。
七、落实市场主体责任。抓好从业人员的 健康 监测和教育管理,提高员工科学防范意识和能力,确保员工 健康 上岗和规范作业。
八、督促整改强化问责。对执行政策搞变通、打折扣、不到位的,进行全区通报;对拒不执行自治区疫情防控政策,造成恶劣影响的,严肃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