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国庆期间各省旅游收入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 2、国庆黄金周迎客流高峰,上海商户多重优惠炒火旅游消费,上海旅游消费如何?
- 3、国庆消费成绩单来了,“反向旅游”火爆,各省旅游收入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 4、清明假期旅游收入271.68亿元,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清明出游?
- 5、2015年10月8日中国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5年国庆假日旅游统计报告》
国庆期间各省旅游收入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国家旅游局有个统计口径,例如宾馆住宿收入和景区门票收入、还有高速流量计算,社会消费品突击消费球都是统计的数据基础。
根据各地区上报数据统计整理,一些数据是估算,和实际会有差距,但不会有太大差距。和实际最多有1%,几十亿的差距,但总数不会低于6000亿元。通常,基本旅游收入与旅游者的人次数、停留时间成正比例变化,由此可以大致估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发达程度。
扩展资料:
节假日的旅游收入,是通过汇总与旅游相关的景点、宾馆、饭店等企业和个人在节假日期间的销售收入得到的。虽然有些费用没有开具发票,但是仍然会统计在企业或个人的销售收入中。每个城市,特别是旅游城市,都会统计上报旅游收入。当然,不管是几十亿还是几百亿,数字肯定会有误差的。
旅游部门和交通部门向旅游者提供旅游设施、旅游物品和旅游服务等所获得的货币收入的总和,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必须支出的费用,包括交通费、食宿费、游览费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旅游收入
国庆黄金周迎客流高峰,上海商户多重优惠炒火旅游消费,上海旅游消费如何?
国庆黄金周落下帷幕。根据市旅游局统计,国庆七天,本市共接待游客1038万人次,同比增长12%,增幅创近年来新高;实现旅游收入102.9亿元,同比增长11.4%。本市饭店宾馆客房出租率59%,同比基本持平;旅馆招待所客房出租率59.2%,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
十一假日期间,全市纳入国庆假日监测统计的135家旅游景区(点)纍计接待游客737.5万人次,同比增长15.3%,其中,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纍计接待游客16.86万人次,同比增长20%;野生动物园纍计接待游客31.13万人次,同比增长38%;上海科技馆(含上海自然博物馆)纍计接待游客32.28万人次,同比增长18.8%;
本届上海旅游节推出了“上海人游上海”系列活动,其中包括推荐一批市民休闲好去处,开展乡村民宅体验周、百名旅游达人游上海活动等,为市民休闲度假创造了良好环境。国庆假期,全市各区推出了“文化民俗”、“都市观光”、“亲近自然”、“乐游农家”四大类60余项假日主题旅游活动,也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产品。从统计中看到,今年上海出境旅游人数跌幅明显,入沪旅游人数呈现微增,而黄浦江滨江、沪郊乡村、各类公园等市民公共空间游客增幅较大。
“建筑可阅读”微旅行成为假日本市文化旅游的重要项目。许多游客慕名参与了黄浦江外滩建筑游览,徐汇衡复地区历史风貌建筑“发现之旅”等活动。除了感受二维码“一码进入,多种体验”的建筑旅游导览以外,黄浦江游船上还实现了手机“即拍建筑,即可识别”的智慧旅游。
对标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发展目标,紧跟国际旅游市场发展新趋势,上海“旅游+”实现融合发展。国庆长假期间,文化旅游、购物旅游、主题乐园旅游、邮轮旅游等均实现新增长,带动旅游消费升级。从文化旅游来看,红色旅游是国庆假日旅游的热门项目。中共一大会址纍计接待游客4.83万人次,同比增长32%;龙华烈士陵园纍计接待游客2.2万人次,同比增长19.51%。
在主题乐园游方面,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野生动物园、欢乐谷等亲子游项目已经成为上海旅游的热门选择。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纍计接待游客40.1万人次;野生动物园纍计接待游客31.13万人次,同比增长38%;欢乐谷纍计接待游客14.17万人次,同比增长38%。
国庆消费成绩单来了,“反向旅游”火爆,各省旅游收入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据相关数据表明:今年国庆假期出游的人数以及旅游收入恢复肯定不如去年以及前年国庆的情况。但不得不说,今年出去游玩的人还是比较多的。像一些热门景点、露营、高端旅游这种场所的人群也是依旧爆满。此时也有不少人开始调侃:可谓是反向旅游较为火爆。
面对各省旅游收入到底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国家旅游局有个统计口径,例如宾馆住宿收入和景区门票收入、还有高速流量计算,社会消费品突击消费球都是统计的数据基础。再加上各地区上报数据进行统计以及整理,再由一些数据进行估算,当这几样情况加在一起时,大概就可以推算出各省旅游的收入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
什么是反向旅游?
面对这次旅游的情况,各省统计出来的是反向旅游的情况以及数据标准。可是看到这里有一部分网友似乎看不懂了,什么叫反向旅游。其实所谓反向旅游就是指,节假期把“小城”定为目的地,来一场“不计划、不赶趟、不打卡”的旅游。同时也可以满足人们出行的要求,也可以避免人员过多而造成拥挤或者是疫情爆发的情况。就好比说有一些景点,很多人并不愿意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疫情的原因也会大大降低,所以出行是极度安全的,同时也可以满足人们旅游的心情,还可以见识到一些较为独特的景观。
内容总结。
各省旅游收入其实是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口径,以及各个地区宾馆住宿情况和景区门票收入的情况,还有高速流量的计算来进行估计的。所以根据这一数据显示的数据还是非常准确的,而且从相关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今年国庆很多人选择了反向旅游。
清明假期旅游收入271.68亿元,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清明出游?
据统计旅游局节假日消费统计,清明假期全国旅游收入271.68亿元。这一个数字也是充分体现了清明假期旅游局节假日消费统计我国旅游市场旅游局节假日消费统计的火爆。清明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节假日,天气也逐渐的转暖,人们出游的需求也变得大了起来,再加上疫情的消散,人们出现了报复性消费的现象,这些原因都是清明旅游爆火的一些原因。
人们选择清明出游的原因,首先是因为清明是国家法定节假日。清明节是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出游的时候会有些政策上的优惠,比如说高速公路七座以下客车免费,这样的优惠刺激了人们出游的欲望旅游局节假日消费统计;其次,清明气候转暖。清明节的时候,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在慢慢的升温,很多地方已经变得生机盎然,在这样的季节出去旅游也是很多人所期待的;最后,报复性消费。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人的出游计划被中断,人们在新冠的这段时间中,旅游的愿望被无奈压制,所以说在新冠疫情被控制住的第一个节假日就出现了报复性消费。
一、国家法定节假日。
每年的国家法定节假日都是人们出游的好时间,清明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节假日,人们出游的需求非常的强烈,再加上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大大的刺激了人们的出游欲望。
二、清明气候宜人。
清明节也是一年中气温逐渐转暖,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的季节,这个季节气温逐渐升高,气候变得宜人,呈现出万物复苏的现象。所以说清明时节也是非常有利于人们出游的。
三、报复性消费。
在过去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人的出游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得到了很长时间的抑制,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在新冠疫情被控制后,人们出游不受限制的第一个假节日,人们很容易会出现报复性消费的现象。
2015年10月8日中国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5年国庆假日旅游统计报告》
2015年国庆假期今天结束。假日期间,各级旅游部门高度重视、共同努力,认真落实责任,突出抓好旅游安全、市场调控和政府公共服务。旅游市场供需两旺,运行秩序整体平稳,人民群众又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国庆长假,较好地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假日期间,国家旅游局首次启动和实施了最大承载量和高峰限流措施,主动调控效果显现,旅游安全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9月30日12时至10月7日17时,国家旅游局未接到旅游安全事故报告,假日旅游安全创造新记录。
一、旅游市场繁荣,整体供需两旺
假日期间,国庆节旅游消费集中释放,居民出游热情活跃。全国各省市发挥本地旅游资源优势,挖掘打造旅游亮点,扩大旅游产品供给,活跃假日旅游市场氛围,推出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旅游主题活动。2015年国庆假日期间,北京共接待游客1151.6万人次,同比增长1.6%;旅游总收入83.1亿元,同比增长7.1%。吉林省共接待游客1001.45万人次,同比增长19.6%;实现旅游收入59.45亿元,同比增长28.5%。山东省共接待游客5139.1万人次,同比增长8.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2.1亿元,同比增长12.8%。湖南省旅游人数突破3700万人次,同比增长7.58%;旅游总收入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7.98%。甘肃省共接待游客9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8%;实现旅游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16.5%。江苏全省纳入统计的10家重点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425.80万人次,同比增长8.4%;门票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2.2 %。湖北省共接待游客3517.05万人次,增长11.07%;旅游收入165.9亿元,同比增长12.48%。国庆期间,纳入监测的在线旅行商的交易总量平均增长134.7%。
出境游需求旺盛。日本、韩国、泰国等周边国家出境游市场火爆,美、俄、法、意等长线游大幅增长。据韩国旅游发展局统计,赴韩中国游客增长了30%。据日本领事机构数据显示,广州9月发放赴日签证数量同比增加40%。1至6日,内地赴港旅客为100.1万人次,同比增长3.26%;内地赴澳旅客为79.97万人次,同比增长6.3%。据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通报,1至7日大陆赴台游客总数突破9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2成。北京、浙江、上海为最主要出境游客源地。
二、旅游方式多元,拉动消费明显
游客出行需求呈多样化,城市休闲、乡村旅游最受欢迎,假日旅游方式已从传统的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复合型转变,旅游拉动消费作用明显。 1至6日,全国铁路系统共发送旅客6279.2万人次,同比上涨8.8%,客票收入35.4亿元,同比上涨18.5%;民航系统共发送旅客763万人次,同比上涨10.0%。散客自驾游、自由行成为主流。黑龙江部分城市自由行比例占七成以上,预订一日游、门票、交通用车等服务的比例明显增长;1至5日,辽宁高速公路通行小轿车474万辆次,同比增长15.6%,驶入大连市自驾游车辆同比增长11.5%;福建泉州自驾游比例达到83%以上;承德散客游客占72%,游客多选择自驾方式;江西庐山自驾进山车辆达2.8万余台,自驾游客占游客总量近九成。休闲旅游表现抢眼。北京乡村旅游收入约4.1亿元,同比增长6.8%;上海商旅文体联动,有效地促进了本地商业消费,427家大中型商业企业“中秋”、“十一”期间共实现营业额133.8亿元,同比增长10.3%。广东旅游虽受台风影响,但温泉旅游热度不减,揭阳京明温泉、清远聚龙湾温泉接待游客同比增长60%至70%,康桥温泉同比上涨40%,颐和温泉城前四天共接待游客4千余人;江苏参与运河生态游、运河古镇游、运河水上游的人次突破20万;海南省高档度假酒店、特色酒店入住率维持较高水平,海棠湾旅游饭店平均入住率为85.94%,亚龙湾平均入住率为81.06%。文化旅游深受欢迎。天津“听茶馆相声”深受各地游客欢迎,节日期间“名流茶馆”接待游客近2万余人,其中外地观众达90%,北京、河北观众占75%以上;沈阳故宫博物院、张氏帅府(金融)博物馆在10月3日当天接待游客分别为2.7万人和1.7万人,均创历史新高。红色旅游持续火爆。湖南韶山、岳麓山—橘子洲、芷江受降旧址等红色旅游景区游人如织,岳麓山—橘子洲景区每天接待10万人次以上,韶山每天接待约8万人。假日前5天,贵州遵义累计接待红色旅游游客84.8万人次,同比增长22.8%。
三、旅游+互联网,公共服务升级
假日期间,政府部门利用新技术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升级,景点景区智能化程度提高,在线旅游企业预定量上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整体提高假日旅游服务效率,游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四川旅游部门将北斗卫星系统融入旅游应急救援平台,加强同公安、交通、国土、气象、地理测绘等部门数据共享,提高旅游安全保障水平;江苏旅游部门首次采用大数据及时进行全省实时客流、游客来源地分布、游客属性、停留时长、客流对比,每天分四个时段向社会发布旅游景区游客舒适度信息;大连推出的电子票业务覆盖30多家主要景区,假日前6天销售电子票3万多张,“智慧旅游”新玩法被市民和游客认可;九寨沟景区、黄龙景区网络预售门票占景区总售出门票40%以上。
四、市场秩序好转,旅游形象提升
各级旅游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市场安全有序。节前,国家旅游局出台了系列措施保障假日旅游市场平稳运行,对 “不合理低价游”和“欺骗、强制旅游购物”等行为出重拳打击、开展倡导文明旅游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倡议全国 5A、4A级景区带头不上涨门票价格等等,并在节日期间联合公安部、工商总局、商务部、质检总局等四部委在云南开展了旅游市场专项督查,得到全国各级旅游部门积极响应。江苏、黑龙江、四川、广东、湖南等省市纷纷在节日期间组织各级旅游主管部门派出检查组,对旅行社、旅游景区点、旅游购物场所、酒店等进行检查,及时排除隐患,督促整改落实,确保了旅游市场繁荣有序和“安全、秩序、质量、效益”。
五、实施最高承载量管理,主动调控效果显现。
节日期间,部分热点A级景区根据国家旅游局统一部署,实施了游客最大承载量限流、分流措施。故宫每日接待量限定在8万人次,与历史最高日接待18万人次相比,七天游客较为均衡合理。各省实施景区承载量管理,积极引导了游客分流。假日期间,各景区游客量均衡增长,部分传统热点景区游客数量得到控制。受主动调控措施作用,纳入国家旅游局监测的125个传统热点景区接待游客量均未出现往年无序暴涨的现象,七天共接待游客2962.17万人次,门票收入15.88亿元。景区安全得到保障,游客游览舒适度提高。
六、旅游志愿者上岗,文明旅游风渐行。
国庆期间,全国29个盛自治区、直辖市的176个城市的首批数万名旅游志愿者在各大景区上岗,为游客免费提供景区讲解、医疗救援、维护景区秩序等服务。北京旅游志愿者在前门、故宫、王府井、颐和园、恭王府等游客集中的旅游集散地开展志愿服务。湖南全省组织1.2万多人次参加旅游志愿服务行动,其中长沙、张家界、岳阳和韶山、南岳等地都组织千人次以上。陕西文明志愿者发放资料2万余份,劝导游客不文明行为500余次。四川省乐山市23个青年文明志愿服务岗共服务游客9370余人次、服务市民及其他人员2358余人,开展志愿服务内容4396次。福建泉州泉州市向游客发放宣传册累计5万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