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自助游客人消费心理分析
楼上旅游消费心理调查的回答好像与提问不合适哦.(一)自助旅游的概念
人们通常按旅游是否需要通过旅行社等旅游中介机构来划分团队游
客与散客。但随着旅游服务机构业态的发展以及旅游中介服务项目不断
丰富旅游消费心理调查,人们自行安排旅游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旅游消费心理调查,在散客市场中有一个
群体表现出共同的特征明显地有别于一般散客,人们将这一群体的旅游
行为称之为自助旅游 。自助旅游是一种时尚,充满挑战的旅游方式,在
旅游组织方式和旅游目的方面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特征。
首先是旅游活动安排的自主性,包括对旅游目的地和行程的确定、
交通方式和食宿标准的选择、游览项目的安排等方面拥有个人自主权。
同时,自助旅游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旅途中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临时
调整或改变行程;其次是旅游目的主要以休闲、度假、娱乐、健身、求
知、探险和满足个人特殊爱好等消遗性目的为主;第三是没有全程领队、
导游陪同,在旅途中需要旅游者自己打理一切旅游活动,因此旅游者在
拥有自主权的同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旅行经验。
从以上界定可以看出,自助旅游与散客旅游这两个概念有很大程度
的交叉,既有重叠,又有明显区别。从旅行的组织方式上看,两者都是
自行设计旅游线路、自行安排相应的旅游活动,但自助旅游并不排除通
过包括旅行社在内的中介机构进行预订(尤其是交通及住宿设施)。但从
旅游目的上看,一般散客的旅游目的涵盖广泛,而自助旅游更侧重纯旅
游或消遣性的目的,不包括公务、商务和会议旅游以及由接待单位负责
安排的旅游活动,但在出差目的地或途中自行安排的休闲消遣型旅游活
动也应视为自助旅游。
(二)自助旅游的类型
目前,自助旅游的类型有多种,可按交通方式、旅游目的、旅行距
离、消费等级、旅游活动内容等标准进行分类,本文主要侧重按交通方
式和旅游目的来划分。
按交通方式可分为:自驾车旅游、自行车旅游、徒步旅游等; 按旅游目的可分为:休闲度假自助游和专业目的自助游两类,而专业目的自助
游又包括修学求知自助游、极限探险自助游、特殊兴趣自助游(摄影、登
山、滑雪、高尔夫等)等。
(三)自助旅游的特点
自助旅游者追求在旅游中的自主性,或张扬个性、或放松身心;与整
体旅游市场相比,他们的出游率较高,旅游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元素;他们大多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大中城市,受教育程度较高
他们在旅游过程中表现出如下特点:
1.两种类型的自助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有明显不同 。休闲
型自助旅游者多以家庭为单位,或流向以海滨为代表的度假型旅游目的
地,或流向城市周边的景区(点),而对城市周边游来说,自驾车旅游是
比较流行的交通方式;专业型自助旅游者则追求新开发甚至尚未开发的旅
游目的地,尤以西部地区更受青睐。他们在旅游目的地及出游时间的选择
上都具有避热倾向,或是避开观光型的热点旅游目的地,或是避开其高峰
旅游期、反季节游览热点景观,领略不一般的风景,总之,人头攒动的场
面是他们最不愿看到的,这个特点客观上对缓解供求矛盾起到一定作用
2.自助旅游者的参与度高,属于深度旅游。由于需要自己安排一切
自助旅游者们通常在出行前做充分的准备:收集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
当地风土人情等相关信息,设计线路,选定交通工具、查询航班及车次情
况,根据预算条件查找相应的住宿设施,进行票务预订,对于自驾车、自
行车旅游者来说,必要的装备及路况信息的准备更是必不可少。这种准备
工作使旅游者能更全面地了解旅游目的地,而不仅仅是旅游景区(点)的
情况。在旅游过程中,自助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娱都更贴近当
地人的生活,能更真实地接触当地居民,感受当地的自然、历史、风土人
国民营科技与经
情及社会习俗,其参与度更高。同时他们还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就某一方
面或某一主题对目的地进行深度了解。而参加常规旅游团似乎总是与当地
人隔得很远,旅游者基本上都是在专门接待旅游者的定点饭店、定点餐
厅、定点商店之间活动,就连像民族歌舞、婚俗这样的“民俗风情“展示
也往往带有很强的表演性,甚至演化成变相收费的项目,极易使旅游者与东道居民互生成见,有悖旅游增进交流与理解的宗旨。
3.与团体旅游相比,自助旅游的出行规模小,同行者志趣相投,更易
达成一致;同等规格标准下,比参团旅游花费更高,并体现出特殊的消
费心理:一方面陶醉于精打细算、讨价还价,尤其是住宿、当地交通等
基本要素,但对一些价格弹性较大的产品却显现出不俗的购买力,对“特
色”更是格外偏好,比如特色旅游项目、独特的工艺品、地方美食等等。
二、旅游消费心理调查我国自助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自助旅游市场增长迅猛
据调查,北京94%的家庭不愿受旅行团的约束,准备自助旅游,在上
海约有70%的白领在回答“下次你将选择哪种出游方式”这一问题时,都
希望“自助旅游”,当然“准备或希望自助旅游”不能表明目前自助旅游占
多大市场分额,但说明了自助旅游快速发展的趋势,另外从各个“旅游黄
金周”的盘点评述中,也可以发现自助旅游者的队伍在不断壮大。尤其是
非典之后,根据携程旅行网的网上调查显示:非典之后约有74.3%的被访
者选择个性化更强、随意性更大的自助旅游,远高于选择组团出游比例。
(二)短程旅行占多数
在自助旅游市场中,家庭休闲游占了相当的份额,而且多为去往周
边地区的短程旅游,双休日和公休假日是自驾车短途旅行的出游高峰。据
一项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749个家庭所做的调查显示:过去半年曾
经进行自助旅游的被访者表示,最近的一次旅游大多是到所在城市的周
边进行短途旅游。从最近一次旅游的目的地看,在曾旅游的84名北京被
访者中,到辽宁(大连等)旅游的占12%,到河北(北戴河、秦皇岛、石
家庄等)旅游的占27%,到天津的占10%,到山西(五台山、大同、平
遥等)的占7%,到山东(曲阜、济南、泰山等)的占8%;在曾旅游的
81名上海被访者中,到江苏(苏州、无锡、南京、镇江等)旅游的占22%,
到浙江(杭州、宁波、绍兴、千岛湖等)的占47%,到江西和安徽(庐
山、九华山、黄山)的占9%;在曾旅游的69名广州被访者中,在广东省
内旅游的占49%,到广西(桂林、南宁)旅游的占10%,到湖南的占6%,
到香港/澳门/台湾的占4%。
(三)自驾车旅游增幅最快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私家车拥有量越来越多,自驾车出游成为有车
族首选的出游方式。此外,租车旅游业成为自驾车出游的另外一种方式,
以北京为例,有驾照无车者超过100万人,全市有80多家汽车租赁公司,
租赁车辆约有3万多辆,双休日出租情况很好,每逢旅游黄金周更是火爆
空前。2002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假日办执行主任、国家旅游局副局长
张希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私家车的迅速增加和自助旅游的蓬
勃发展,自驾车出游已成为黄金周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黄金周前,北
京所有租车公司的车辆已被提前预订一空;海口节日期间租车价格虽上
调20%,但仍供不应求;深圳9%的居民自驾车出游,比今年春节黄金周
又有增长。(四)背包旅游悄然升温
这种方式的流行,是因为它价格便宜、自由度大、新颖、刺激,与
参加常规团队旅行相比,更能接触到真正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彻底摆脱
城市商业气息,有些旅游项目还能从中测试自己的野外生存能力。目前,
青少年和青年是自助旅游尤其是长途旅行的主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培养自立精神、丰富人生体验是他们在旅行中追求的目标”,由于他们经
常背着大包做徒步旅行,因此在国外被称为backpacker(背包旅游者)或hiker
(徒步旅游者)。另外还有一个潜力较大的市场,即年轻的白领,经济负担
小,消费观念超前,他们更愿意选择背包旅行这种更自然更环保的方式
去亲近自然。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旅游者心理、旅游工作者心理、旅游服务心理、旅内游管理心理容、旅游地居民心理、旅游活动中的人际关系、旅游资源开发及设施中的心理问题七个层面例如:餐厅服务中要想让每个客人都满意是很难的。一般是不可能的。即使你尽力也不能使每个人都满意。
从客人一进来入坐服务人员就要开始用心了。从客人的点菜中,所点菜的价位中。言谈举止中来揣摩客人是什么消费档次,来吃饭的目的、哪位是结帐的客人、哪位是这桌客人的贵客……等等如何能使酒店的利益在最高情况下又使客人满意。
在席间服务中也要注意很多,观察每一个客人能做到在他心中所想但还没开口时先做到。根据他们吃菜的情况从而判断他们的口味,如果要再加菜或点主食时,可以投其所好……
心理学那么广,也要服务人员、管理人员在处理一些投诉的宾客中来根据自己对客人的观察来猜客人的心中所想、心中所需。这也算是心理学中的那么一小小面吧。这只是个人的观点。
或者你可以去书店买一些有关这方面的书,从中获取一些知识。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生活愉快。
扩展资料:
旅游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旅游和旅游业的一门新型学科。国外学内者对这一领域的研容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学者也随后在80年代中期开始了旅游心理学的教师与科研。国外学者对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有两条思路。
一种是以旅游消费者为对象,研究旅游者消费行为的一般规律;另一种是研究旅游工作者和旅游者的互动关系。
前者以美国学者小爱德华·J·梅奥和兰斯·P·贾维斯的著作《闲暇旅行心理学》为代表,该书以旅游企业如何有效地进行市场营销出发点,详细地分析了知觉、学习、人格、动机、态度等心理因素以及角色与家庭、参照群体、社会阶层、文化和亚文化等社会因素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后者以相互作用分析为理论基础,对旅游接待业中的人际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本书借鉴了这两种思想的研究,吸取了日本学者的旅游和服和心理学思想,并在我国学者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旅游心理体系。
男性旅游消费者的旅游动机有什么
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
1. 心理类型与旅游活动的影响
(1)依赖型心理类型
(2)冒险型心理类型
(3)中间型心理类型
2、文化水平与受教育程度
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越高,获取外部信息的能力通常就会越强,越容易诱发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另外,知识的增多也有助于克服对外部世界的心理恐惧感。
3、年龄
年龄的不同决定了人们所处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以及身体状况的不同,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身体状况都会影响人们外出旅游动机的产生。
4、性别
很多旅游调查的结果表明,在旅游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而且探险性旅游活动的参加者更是以男性居多。
5、支付能力
对于支付能力很低的人而言,即使他在心理类型上属于冒险型,喜欢遥远、新奇的旅游目的地,但由于支付能力的限制,他们外出旅游时,也很可能选择那些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新意,但费用较低、距离较近的目的地。
旅游动机与人的需求
动机来源于需要。众所周知,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可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等级。
◎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食物、饮水、氧气、睡眠等;
◎安全需要(Safety needs):治安、稳定、秩序、受保护等;
◎社交需要(Social needs):也称为“爱的需要”,群体的归属感、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以及爱与被爱等;
◎受尊重的需要(Esteem needs):自尊心、信心、希望有地位、有威望、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以及高度评价等;
◎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成为有成就的人物等。
按照马斯洛理论对旅游动机进行解释:
生理需要:不能成为人们外出旅游的动因 。
安全需要:不足以解释人们外出旅游的动机 。
社交需要:和旅游动机的产生存在某种联系。
受尊重的需要:对很多人来说,满足受尊重的需要确实成为驱使其外出旅游或度假的重要驱动因素。
自我实现的需要:至于人们外出旅游是否是出于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目前尚无可靠的调研证据;该需要充其量只能对极少数潜在旅游者起到激发作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似乎并不足以完全解释人的旅游动机,但也可以看出,有可能促成旅游动机的多是那些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比如,社交需要、受尊重的需要。尽管人们外出时有较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要,但这并非人们外出旅游的目的,更无法成为驱使其外出旅游的动机。
旅游动机的类型
1. 约翰·A.托马斯——旅游的18种动机
2. 罗伯特·W.麦金托什——旅游动机的4种基本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