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TV免费预定

诗人必去的两个地方(诗人必去的两个地方有哪些)

KTV免费预定 2023年02月18日 15:44:20 1

本文目录一览:

跟着诗人游浙江!大运河诗路之旅,一路有哪些必打卡的地方?

江南是一本读不完诗人必去的两个地方的书。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方之一,浙江自古丽逸江南、山灵水秀,吸引了历代思想先哲、文人墨客来这里游历论学。

浙江有“四条诗路”,串起多个人文自然景观。这四条诗路,是浙江省重点打造的文化高地、文明高地,如今已然成为来浙江的游客品味经典、回顾 历史 的一个重要窗口。

其一的大运河诗路,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包括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五个地市运河沿线的县市区。

这不光是 历史 上浙江北上的一条通道,也是全国各地文人进入浙江的主要通道。

这次有幸跟着大运河诗路之“千年运河·枕水古镇”之旅,一起追寻前人足迹,解读文化密码。

跟着诗人必去的两个地方我,一起诗路踏歌。

早上从杭州出发,大约50公里,约1小时车程,便到了湖州德清的新市古镇。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古镇。很有意思的是,“新市”和“古镇”,从字面上看,本就是一组对仗。

是个阴天,慢悠悠的走在石板路的小巷里,这里没有什么游客,只洗衣的妇人,唠嗑的老人,一派祥和宁静。

新市古镇,曾经是京杭大运河线上最大的水运码头,有1200多年的建镇 历史 。古镇沿水而居,小桥、流水、人家,古色古香的江南水乡风情。

不同于乌镇、西塘,新市古镇没有商贾云集,也没有门庭若市,是我喜欢的模样。

新市古镇曾经有典型的水上集市,几条河道将古镇分割成几个区域,各色店铺在河边依次排开。

如今来到新市古镇,最合适的方式是找个雨天,发呆看雨;或者找个沿河的茶室,喝茶一下午。

这里,适合喜欢小众安静古镇的朋友。

对于新市人来说,茶糕店就和早餐铺一样,随处可见,用不着特地去找。走走逛逛,吃一块新市特色的茶糕,4元一块,一定要趁热吃,肉馅的超级好吃。

闲逛新市古镇,喜欢明清古建筑的朋友,还可以逛逛文史馆、陆仙楼、明清木雕馆、刘王庙、民间艺术馆、蚕文化馆、觉海寺等景点。

每一个景点都需要细细的品,慢慢地逛。

旅行贴士:

新市古镇不需要门票,景点联票50元。

从湖州新市古镇开车45公里,不到一个小时,便来到了莫干山民国小镇。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湖州,但一定都知道莫干山。莫干山隐逸于华东连绵起伏的深山茶园之中,以竹、云、泉“三胜”和清、凉、景、静“四优”而闻名中外。

11中下旬,莫干山已经迎来了最美的秋色。

莫干山山脚下,有一座 历史 悠久的民国风情小镇,在深秋梧桐树的映衬下,满满的浪漫感。

这里有老车站、老式照相馆、布鞋店、小资的咖啡馆、特色茶餐厅等,逛一下午都不够。

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的莫干山车站,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原武康县三大车站之一,也是莫干山小镇的标志景点之一。

这里的餐厅都文艺小资,车站对面的庾村别院,透着浓浓的法式风情。

别错过小镇上唯一一家开放式的公共图书馆:莫干山民国风情图书馆,午后非常的安静。

在莫干山民国风情小镇,你可以找家特色餐厅吃个午饭,午后在咖啡馆小坐,也可以在广场上喂鸽子,或者随意走走,都很有感觉。

从莫干山民国小镇开车约7公里,便来到了那晚住宿的地方,莫干山鱼缸花田美宿。

湖州莫干山有上千家民宿,但和鱼缸的缘分至深。诗路踏歌,那日再一次住进鱼缸·花田美宿,阔别已有三年多。

晚上和鱼缸·花田美宿的老板聊天,问诗人必去的两个地方他:开民宿三年,有什么感想?他说:“值得”。在这疫情发生的一年多后,能听到这样的回答,很是欣慰。

“欢迎美人鱼再次游到鱼缸里。”他说。

民宿里多了一只狗狗叫做“哈哈”,非常温顺。故地重游,一切都是熟悉的,上一次在这住过三晚,那时候这家民宿新开业没多久。

三年多,鱼缸·花田美宿已成为莫干山的一家网红民宿,也是一家真正有温度的民宿,在民宿行业内口碑也很好,是一个好案例。

鱼缸之所以叫做鱼缸,是因为民宿主人叫做俞刚,取了个谐音。这一家民宿,也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

疫情这一年多,对民宿业冲击非常大,也淘汰了一部分撑不下去的民宿。

听民宿主人聊到:鱼缸·花田美宿在这凄惨的大环境里,在三年多的时光里脱颖而出,大多靠的是口碑相传和贴心的服务。

如果你来莫干山小住,推荐给你。

那个夜晚,春晖诗朗诵团在鱼缸·花田美宿有一场诗朗诵会,我坐在那儿,听他们读着一首《我想在莫干山遇见你》:

我想在莫干山遇见你/静好岁月/我们走过了多少云淡风轻/不用去告白/也无需感动

只愿/只愿/许你浮生半日/在莫干山/在莫干山/在莫干山/看云起云涌/观星沉月落

好一句,只愿许你浮生半日啊!那一刻,心中充满了诗情画意。落地窗外,山野的夜色,渐渐深去。

打卡点:南浔古镇、大唐贡茶院

住宿:嘉善云澜湾

第二天早晨吃过早餐,从鱼缸·花田美宿开车75公里,就来到了南浔古镇。

在南浔古镇走走逛逛,阳光灿烂。上一次来这里,已经不记得是哪一年了,仿佛初见。

南浔古镇是浙江省 历史 文化名镇,其古老的石拱桥、夹河的小街水巷、依水而筑的百间楼民居、中西合壁的巨宅宏厦,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仅宋,明,清三代,南浔就出了进士41名。

在小莲庄里走走,这是南浔首富刘镛(此刘镛非刘罗锅)的私家园林,因为主人非常仰慕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所建的湖州莲花庄,自愧弗如,便取名小莲庄。

站在一棵古树下,被这一树的秋天美到了。

还去了嘉业堂藏书楼,这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

坐上一艘船,穿过一个又一个桥洞,两岸是枕河人家。

古镇是需要慢慢品的,秋色正浓,游客不多,很喜欢这样走走逛逛。

吃过午饭,从南浔古镇开车80多公里,就来到了湖州市长兴县。

这是茶圣陆羽的第二故乡,琴棋书画诗酒茶,诗酒茶总会在一起被提及。产自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顾渚山一带的长兴紫笋茶,是中国六大茶之一。

有着“青翠芳馨,嗅之醉人,啜之赏心”之誉的长兴紫笋茶,因其鲜茶芽叶微紫,嫩叶背卷似笋壳而得名。

早在1200多年前,陆羽就来到顾渚山,采紫茗、记茶事、撰《茶经》。

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涉足于紫笋茶原产地顾渚山,留下了许多诗篇和摩崖石刻,成为珍贵的中华茶文化遗产。

听闻茶圣陆羽的故事,去大唐贡茶院走走。大唐贡茶院由陆羽阁、吉祥寺、东廊、西廊四个部分组成,建筑大气宏伟。

登上陆羽阁,瞻仰陆羽雕像,还可以俯瞰整个大唐贡茶院的全貌。入目所及,山林青翠,银杏金黄。

在大唐贡茶院,几株银杏在庄重的氛围里灿烂着。

旅行贴士:

门票:75元

地址:湖州市长兴县水囗乡顾渚村

晚饭后,从大唐贡茶院驱车150多公里,住在云澜湾温泉小镇,泡一泡温泉,解除一天的疲乏。

打卡点:西塘古镇、南湖

住宿:杭州

第三天早晨吃过早餐,从云澜湾温泉小镇开车22公里,就来到了西塘古镇。

从新市古镇到南浔古镇再到西塘古镇,最近去了好几个的江南古镇,细细品味,却各有不同。

西塘古镇距离杭州110多公里,距离上海和苏州,也都是八九十公里,也就是说,西塘地处江浙沪交界处,地理位置极佳。

古镇西塘有三多:桥多,弄堂多,廊棚多。

古镇的烟雨长廊,是江南水乡中独一无二的建筑,也是西塘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总长度有1000米之长。

舟行西塘。

坐上一艘乌篷船,晃晃悠悠进入古镇。两岸的粉墙乌瓦,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千年来不变的模样。

最近游客是真心少啊!江南六大古镇之一的西塘,从没有见过它如此安静的景象。

别错过石皮弄,全长68米,最窄处仅0.8米,是西塘的代表性弄堂。

中午在西塘古镇吃了一桌当地特色菜,钱塘人家算是西塘古镇景区里面很有名的一家当地餐厅。

曾经去西塘的时候去过,需要排很久的队才能轮到靠窗的那几桌。

清蒸白水鱼,椒盐小鱼,蝉衣肉包,野生河虾,梅干菜肉,钱塘蹄膀,白斩草鸡,椒盐南瓜,梅干菜肉,老鸭馄饨,毛豆菱角,酱爆螺蛳…一桌菜很江南。

若是待到西塘的夜晚,倚栏默待窗月映水,你又会想起哪一段时光?

浙江嘉兴的南湖景区,这是国家5A级 旅游 区,与南京玄武湖和杭州西湖并称江南三大名湖,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于世。

湖心岛畔,一条红船静卧水面,还原 历史 场景。

先去了南湖革命纪念馆。

最后,从南湖景区开车80多公里,回到杭州。

大运河诗路之“千年运河·枕水古镇”之旅完美收官,和小伙伴们一一告别,回顾这一路,满是美好的回忆。

关于作者: 江南小女子一枚/环球旅行家/到达南北极/知名 旅游 自媒体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中诗人游玩的地点是哪里?

注释

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

独步:独自散步。

塔:墓地。

一簇:一丛,无主--没有主人。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杜甫 〔唐代〕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译文

黄师塔前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着春风小憩。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究竟是爱深红还是更爱浅红呢?

 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或公元762年(唐代宗宝应元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第二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这是其中一首。

洞庭湖是古代诗人经常游览的地方,留下了很多优美待文,其中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诗人必去的两个地方,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诗人必去的两个地方,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诗人必去的两个地方,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诗人必去的两个地方,凭轩涕泗流。

古代的诗人,居然去过那么多地方

诗和远方,似乎是诗人们的宿命。

他们去到月落乌啼的寒山寺,听钟声,对渔火,忧愁难眠;

他们远戍塞北,“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他们“朝辞白帝彩云间”,耳畔猿啼不断,轻舟却已过了万重山……

实在无法想象,在“交通基本靠走,沟通基本靠吼”的古代,诗人们居然去过这么多地方!

跟着李白浪迹天涯

李白,诗人中的“第一导游”,打卡第一的旅行达人。

李白出生在中亚托克马克(唐时碎叶城),后迁居四川, 25岁只身离蜀,“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在大唐的领土上,任性地开启了自己的徒步旅行计划。

行“难于上青天”的蜀道,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阁;游成都,爬蛾眉,仗剑离乡,辞亲远游;驾一叶轻舟,“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他登荆门,游楚地,“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于黄鹤楼送知己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又于黄鹤楼遇见一生都无法超越的诗,不禁打油道:“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一生游历过新疆、甘肃、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贵州、北京、重庆等 18个省、市、自治区 ,总共到过 206个州县 ,登过 80多座山 ,游览过 60多条江河川溪 和 20多个湖潭 。

西上峨眉,东游天台,南达零陵,北抵幽燕,李白一生的总行程超过两万五千里,相当于走完了一个长征。

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湍急的三峡江流,沿着诗仙李白的足迹,大唐的旖旎风光跃然于李白笔下。

杜甫,颠沛流离

少年壮游,中年失意,晚年适逢战乱,颠沛流离,郁郁而终。而为躲避战乱,他几乎跑遍了唐朝所有不毛之地。

杜甫应该是诗人中,最不想“折腾”却偏偏最“折腾”的一个。

但是没办法,国破山河在。

比起李白的悠游自在,杜甫相对要惨得多。

他出身士族,自小好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年轻时,漫游吴越,放荡齐赵,凌泰山绝顶,“一览众山小”;与李白在洛阳相遇,相约同游梁宋。

晚年适逢安史之乱,流离失所,到处避难,被俘又出逃。他忧时伤乱,写下蘸满血泪的“三吏三别”;西去秦州,于成都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而群童欺叟,公然抱茅,又“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杜甫的晚年,“漂泊西南天地间”,经宜宾、渝州、夔州,“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流亡途中,他忧国忧民,“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他思乡心切,穿三峡、到江陵,转公安、至岳阳……最终于一条小船上去世。

跟着苏轼吃吃喝喝

苏轼,简直是行走的“舌尖上的中国”。

苏轼的大半辈子都是在“贬游”中度过的。

最高的官只比宰相低半品,最差的时候坐牢,差点送命,幸好他心态好,旷达豪放,倒也让他过得舒心。

被贬后,就做个东坡肉,烤点生蚝,生活哪有过不去的呢?

在杭州,他“欲把西湖比西子”,后又疏浚西湖,筑建西堤;

在密州,他渴求“西北望,射天狼”,于中秋之夜“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赤壁感叹“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又开垦城东坡地种田,自号“东坡居士”。

他饮酒烹鱼、焖东坡肉,将生活过出滋味,夜半敲门无人应,便倚杖听江声;泛舟湖心,“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直至流放到海南儋州,他也不曾畏惧,索性把它当成第二故乡,办学堂,搞学风,成为儋州文化的开拓者。“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而在人生这条路上,苏轼风雨兼程,诗酒趁年华。

他在徐州吃馓子,“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

在黄州吃鱼吃笋吃猪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在泗洲,喝好茶吃野菜,“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在岭南,他“日啖荔枝三百颗”……

鱼肉、猪肉、羊肉、野菜、水果、小吃……他走到哪儿就吃到哪儿,没读过他的诗词不要紧,全国各地都有他留下的 美食 ,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饼、东坡豆腐、东坡酥……

跟着岑参一路向西

岑参的人生旅途就是经典的“一路向西”。

岑参两次出塞。

六年的时光让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边疆风俗有着亲切的感受,写下许多边塞佳作。

他过函谷关,“树根草蔓遮古道,空谷千年长不改”;他赴安西途中,“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他“也知边塞苦”,但“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他离京西行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过酒泉,思故居;遇见向东回京的使者,“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过火焰山,“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

行走在莽莽沙漠,“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他在哈密,“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他在轮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将军夜不脱甲,北风如刀锋割面,却依旧吹不动冰冻了的红旗……

虽然诗人笔下的景色没有照片写实,但是却比照片更有意境,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把景点描写的唯美动人。

无论是高山、绿水,还是建筑、园林,在诗中都仿佛活了一般,让人身临其境。

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跟着诗词去 旅游 一次,绝对会让你有不一样的感受。

作家 诗人 书画家 音乐家 教师平常都喜欢去一些什么地方

文化沙龙吧,但是得有人引荐才行,油管上有这样的介绍。比如外国人喜欢来中国旅游,看一些奇怪的地方,沈阳有一个书店有这样的沙龙。北京一定也有,还有画展。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