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采集

助力青岛城市旅游消费升级(青岛旅游消费水平)

采集 2023年02月16日 07:12:09 1

本文目录一览:

请问:青岛市政府2008年迎奥运旅游专项规划七大项目都有哪些?

一、行动战略和目标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滨旅游城市,推动青岛旅游产业发展,并为成功举办奥运提供优美舒适的旅游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根据《青岛奥运行动规划》,制定本专项行动规划。

以“相约奥运,扬帆青岛”为主题,发挥资源优势,突出海洋特色,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大旅游发展战略,努力塑造“奥运扬帆胜地,海滨旅游天堂”的城市形象,建设国际海滨度假城市、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逐步实现旅游业由观光型向度假型的转变;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由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的转变,接待海内外游客、旅游总收入等旅游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把青岛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舒适、设施配套完善、产品特色突出、产业结构合理、管理服务一流的世界著名滨海观光度假和海上运动休闲城市。

二、旅游促销与市场开发

(一)市场营销重点

着力塑造“奥运扬帆胜地,海滨旅游天堂”的城市形象,以奥运拉动旅游,以旅游为奥运添彩,坚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方针,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全面开拓旅游市场。

在国内开展“青岛奥运之旅”大型促销活动,在重点客源城市进行奥运概念和海上体育、旅游、度假、休闲主题旅游促销。

在韩国、日本、港澳台、东南亚及俄罗斯等周边客源市场开展一系列旅游宣传推介活动。

以德国、美国和澳大利亚为重点,在北美、欧洲、澳洲等远程市场组织巡回宣传促销活动。借助奥运热身赛、邀请赛等活动,加大对外促销力度。

以奥运帆船比赛参赛国为重点,借参赛国帆船组织、运动员来青岛进行适应性训练或参加友谊赛的机会,开展系列旅游推介活动,举办一系列海上奥运旅游文化体育活动,扩大青岛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

(二)宣传促销措施

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市场运作,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宣传促销网络和联动机制,扩大旅游宣传促销规模,提高综合效益。

1、加强与海外主要客源国旅游机构或旅游组织的合作,邀请主要客源国的旅游组织、旅行商和新闻媒体来青考察访问。

2、强化联合意识,打破地区界限,加强区域协作,通过与北京、西安等国内旅游热点城市联合开发、联合促销,谋求共同发展;与烟台、威海、泰安、曲阜等省内旅游热点城市合作,搭建区域合作平台,打造中国黄金海岸和历史文化名山名城旅游品牌。

3、依托驻外机构,加强与我国驻外使馆、国家旅游局驻外办事处的联系,在青岛友好城市宣传青岛奥运旅游;增进与原奥运会筹办城市的交流与合作。

4、将体育、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发挥文化、体育活动对城市形象宣传的轰动效应,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5、精心设计制作代表青岛旅游形象,展示青岛旅游特色,体现青岛奥运旅游主题,能够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游客需要的不同语种、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系列宣传品。

6、每年分批次邀请国内主要媒体记者和海外主要客源国的记者来青岛采访、考察;充分运用现代媒体传播手段,开展网络宣传、电视推介、广告促销,全方位展现青岛旅游风采,树立青岛奥运旅游新形象。

三、旅游产品开发和重点旅游项目

(一)旅游产品开发: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产品为基础,发挥传统旅游产品和资源优势,围绕“山、海、城、文、商”五大特色,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改善旅游产品结构,延续历史文脉,体现自然、人文景观和城市特色,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和海滨旅游城市品质。

1、度假旅游: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加快发展各类度假旅游产品。重点建设石老人、薛家岛、温泉、田横岛、琅琊台旅游度假区,开发适应不同文化品位和消费层次的旅游度假产品,丰富度假活动内容。发展近郊家庭度假和经济型度假产品,引进分时旅游度假。

2、观光旅游:依托城市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利用口岸、区位和交通等优势,开发市区、近郊、周边和中远程旅游观光线路。在保持传统产品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发都市观光旅游和特色建筑观光旅游。

3、体育赛事旅游:利用海上体育设施和比赛设施,大力开发可供游客参与的帆船、帆板、滑水、赛艇等项目,发展海上体育旅游。

4、海上旅游: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海上旅游。鼓励发展大中型游船,重点培育团岛湾、青岛湾至浮山湾和麦岛的海上观光航线,开通至灵山岛、竹岔岛、斋堂岛和大小管岛的海岛旅游航线,大力发展海上看青岛和参与性强的海上游乐活动;发展帆船、游艇、游钓度假俱乐部,开展回归自然的海上度假休闲活动。

5、会展旅游:发挥会展活动对旅游的拉动作用。依托会议展览中心、文化博览中心、各专业博物馆和各种会展设施,利用国内外大型会议展览、文化经济博览和专业博览活动,调节旅游市场需求,增加客源。

6、节庆旅游:突出体育主题、海洋主题和地方文化特色,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在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国际海洋节等节庆活动中,大力开发适应不同层次游客消费需求的,参与性、趣味性强的主题板块活动。

7、文化、科普教育旅游:改造和新建影剧院等文化设施,在保持和挖掘传统文化旅游项目基础上,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旅游项目,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把旅游与科研和教育紧密结合,鼓励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试验基地对游客和市民开放,在各专业博物馆增加科普和游客参与性内容,发挥旅游的科普和教育功能。

8、生态旅游:以“保护生态、亲和自然、回归自然”为主题,依托城郊山林、海岛、自然保护区和农林果园,规划开发崂山、大泽山、大珠山、小珠山、灵山岛、竹岔岛等生态旅游产品;建设兼具生产和旅游功能的农林渔业观光园区,推出一批现代生态农业观光产品。

9、工业旅游:发挥企业和产品的品牌优势,大力推进工业旅游。丰富完善海尔、青啤、青岛港、可口可乐公司、华东葡萄酒庄园等旅游产品的内涵,开发前湾港、颐中汽车城、海信、澳柯玛等工业旅游产品。

10、购物旅游:适应市场需求,鼓励引导旅游特色纪念品的深度开发,推动旅游特色纪念品向系列化、个性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促进旅游购物消费。

(二)重点旅游项目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加大资源整合和开发力度,建设一批具有较强产业拉动和辐射作用、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大项目。

1、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在浮山湾建设由奥林匹克运动场馆及比赛设施、奥林匹克广场、游客中心、海上体育运动设施组成的休闲和水上运动中心,使之成为代表城市形象、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标志性旅游精品。

2、滨海步行道及沿线景观:建设西起团岛,途经沿海岸线向东延伸至石老人,连接老市区、新市区、石老人度假区的海滨景观步行道;沿线建设团岛湾、青岛湾、汇泉湾、太平湾、浮山湾、石老人旅游度假区等六大景观区,使其成为融自然景观、人文精神、设施条件和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滨海旅游观光线。

3、极地海洋世界:建设由极地海洋动物观赏表演、海洋科普、海洋休闲娱乐、渔人码头、游艇俱乐部等组成的大型综合性极地海洋主题旅游项目。

4、欧陆建筑风情文化商贸旅游区:以中山路和教堂广场为中心,结合城市风貌保护和旧城改造,建设以欧洲风情文化市场、咖啡馆、快餐馆、酒吧、艺术品画廊、土特产品为主要特色的步行街、商业区、停车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形成以欧陆建筑风情文化为特色的商贸旅游区。

5、中国海军博物馆:新建海军广场、大型综合性展馆和海军英模雕像群,开发参与性、趣味性、仿真性旅游项目,充分发挥国防教育、科普、军史战史研究和展示、海洋国土观教育、对外军事交流和旅游观光等功能。

6、国际豪华邮船中心:在北海船厂旧址建设国际豪华邮船码头、国际邮船服务中心和大型停车场。2008年奥运帆船比赛期间用作比赛船艇丈量区,比赛结束后,恢复该区的国际豪华邮船接待功能,使我市成为环西太平洋国际邮船旅游航线的主要停泊地和目的地。

7、海滨及温泉旅游度假设施:建设和完善石老人、薛家岛、琅琊台、仰口、田横岛、温泉旅游度假区,发展满足不同度假者需求的海滨、温泉及城市海滨山林度假项目,宣传“奥运在中国,度假在青岛”,发展与国际接轨的旅游度假项目。

8、崂山风景名胜区深度开发:坚持生态型、高品位、出精品,全面优化自然生态环境;从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上提升崂山旅游的档次。在崂山大河东规划建设综合旅游服务基地,全面提升崂山旅游接待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

9、游艇帆船俱乐部:在奥运赛场、海滨度假区、城市海滨、港湾规划建设一批会员制和游客及大众参与的游艇帆船俱乐部,发展海上体育旅游和休闲娱乐活动。

四、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

(一)旅游引导标识:

设置中英文对照的道路交通标识、旅游区(点)引导标识、著名建筑、历史名人故居说明牌、标志牌;在主要道路和旅游区点设置国际公用信息图形符号、中英日韩文字的旅游导游图、导游牌;在星级酒店和旅游接待服务场所推广使用中英日韩文字的服务标识、宣传材料和电视触摸屏。

(二)咨询服务系统:

在游客主要集散地、商业区、风景区,建设多功能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站,形成具有城市形象宣传、信息咨询、自助查询、紧急求援、旅游投诉、旅游代理预订、旅游纪念品展销等服务功能的旅游散客咨询服务网络,方便散客自助旅游。

(三)旅游交通设施

加快旅游码头和海上运动基地建设,完善交通网络。改善景区道路,在主要旅游景区、商业区和游客集散地建设适宜大型旅游团队车辆停放的停车场;在新建旅游景区(点)建设与接待规模相适应的生态停车场。

(四)旅游公厕

在主要旅游区、商业区和游客集散地,每年规划建设和改造一批旅游公厕和城市公厕;对商业和公共设施的公厕进行升级改造;将公厕建设纳入城区和景区管理的考核指标,旅游区(点)的旅游厕所达到国家旅游区(点)质量等级标准。

(五)旅游服务

1、旅行社:加强对旅行社的管理与指导,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接待能力;通过招商引资、重组、改制、嫁接等途径,推动旅行社规模化、集团化和网络化建设,培育有较大规模和实力的旅游企业,增强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

2、旅游住宿:按照旅游客源市场需求,建设和改造一批高中档旅游饭店,积极发展经济型旅游饭店,提高整体接待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引进世界青年旅馆组织标准和销售服务网络,建设和改造经济适用型青年旅馆和季节性家庭旅馆;适当发展旅游度假宿营地和汽车旅馆。

3、旅游餐饮:在继承和弘扬齐鲁饮食文化的同时,积极发展青岛特色菜系,引进和推广满足不同游客口味的各类菜系;鼓励发展地方风味小吃,发展特色旅游美食街和特色美食品牌连锁经营,形成地方旅游餐馆特色,丰富旅游餐饮品种,提高餐饮服务质量。

4、旅游车船:按照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的要求,整合社会资源,发展观光巴士和旅游车辆。增加旅游景区景点专线车、城市观光巴士,在主要风景旅游区和游览线路逐步推广使用环保型游览车。配备具有海上观光、餐饮、娱乐等功能齐全的游船,建设海上旅游设施,满足海上旅游的需要。

5、旅游购物:改善购物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游客权益,方便游客购物消费。加大旅游商品市场培育力度,在主要景区景点设立旅游纪念品专柜,在市区和主要旅游区设立旅游商品特色街和特色商店,推动旅游商品销售。鼓励开发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景点特色的旅游商品。

6、旅游文化娱乐活动

在市区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城市相适应的文化广场、文化超市、音乐厅、歌舞剧院等;整合城市文化资源,开辟各种特色的专题博物馆、纪念馆;改造和新建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积极发展适合市民和游客参与的特色、高尚的旅游娱乐活动;开发游客喜闻乐见的夜间游览项目,建立完善游客夜间服务网络,丰富游客的夜间文化娱乐生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旅游行业管理。通过完善旅游法规体系,开展联合执法,依法加强对旅行社、导游员、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车辆的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打击“黑车”、“黑导”,提高星级酒店的旅游服务质量,倡导诚信经营服务,创建优秀旅游品牌;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强化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积极推行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和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全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加强旅游规划和项目管理。建立完整的旅游规划体系和旅游大项目引导协调机制。依据青岛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奥运旅游专项规划,编制区域性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控制性规划;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旅游项目,整合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提高旅游档次;加强对旅游项目的管理,提高项目策划和建设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多渠道增加旅游投入。完善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加强城市整体旅游营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协调、引导和服务工作,在城市总体规划、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和区域控制性规划的指导下,积极鼓励、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投资经营性旅游设施和项目,进一步发展多元化的旅游投资格局。

(四)加快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和培训,在旅游从业人员中推行“外语达标”、“持证上岗”和“技术等级评定”等制度;努力建设一支以高级管理策划人才、职业经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旅游行业骨干队伍,提高全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五)健全旅游监督网络。建立健全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社会监督网络,健全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法律监督有机结合的监督机制,确保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青岛市今年来的旅游发展如何呢?

提起山东,大家都耳熟能详,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对山东的印象停留在山东人豪爽的性格上,作为一座沿海省份,山东海洋资源丰富,工业发达,经济实力不容小觑。这不,今天小编要介绍的这座城市,便是山东唯一一座新一线城市,GDP远超省会,因四季青而得名,大家知道是哪儿吗?

它就是青岛,对于青岛,大家都不陌生,以“青岛”命名的青岛啤酒远近闻名,就连在世界也享有盛誉。很多朋友只知青岛盛产啤酒,但殊不知,这里的经济发展迅猛,如今已跻身新一线城市行列,无疑是北方的一匹黑马。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中日韩自贸区的前沿地带,是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2019年,青岛实现城市gdp11741.31亿元,实力有目共睹,相比之下,身为省会的济南,实在相形见绌。

除此之外,青岛还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底蕴深厚,因四季青而得名。早在新石器时代,青岛便是东夷人繁衍生息的主要地区之一,因此这里遗留了许多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历久弥新,让人流连忘返。来到青岛,必不可少的便是去八大关逛逛,这里融合了俄、英、法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中西结合,既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享受异域浪漫风情。

除此之外,还有栈桥,作为青岛最早的军用码头,如今成了青岛的地标性建筑,来到这里,可以细听海鸥缠绵,静看碧浪翻滚,浪漫与壮美尽收眼底。不知道大家是否去过青岛?欢迎留言评论?

12家景区免门票是否会对旅游业的经济有所影响?

根据相关报道,山东省的很多景区都推出了门票减免的优惠,比如山东青岛,事实上,从今年8月1日至12月31日,青岛市12家国有政府定价A级旅游景区面向国内外游客免门票开放,主要包括崂山风景区、小青岛、小鱼山、海产博物馆(青岛水族馆)等。

不过,虽说这些景区都是免费开放,但是还是有限流的,这些景区基本上都是按照“限量、预约、错峰”总体要求,各旅游景区将严格落实最大承载量50%的规定。为了进一步加快促进旅游业复苏,有力拉动旅游消费,到目前为止,青岛市已经有27家国有景区免门票对外开放。此外,从8月1日起至今年12月31日,济南的6家国有景区也实行了降价优惠。比如,趵突泉公园门票实行五折优惠,原价40元的门票降为20元,此外,济南还有5家国有A级景区同步实行门票优惠措施,其中千佛山景区周末和法定节假日的门票实行五折,工作日实行二折。百脉泉公园、灵岩寺、五峰山等景区也实施了不同折扣的票价优惠措施。

那么,景区免门票对经济都有什么影响?

显然,门票减免对于促进旅游经济有很大的作用。事实上,从2017年开始,中国旅游市场就开始了高速增长,同时出入境市场也保持着平稳发展势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据旅游局数据显示,2017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40万亿元,增长15.1%。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青岛市生产总值1174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9.98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4182.76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7148.57亿元,增长8.0%。三次产业比例为3.5:35.6:60.9。在今年的五一期间,在部分旅游景区都没有开放的情况下,青岛市共接待游客236.2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9.58亿元。由此可见,旅游经济对于青岛的经济还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

总而言之,各地的景区都推出景区门票减免政策,这也是各地为释放旅游消费需求而采取的促销手段,以景区行业的局部损失谋求目的地旅游关联产业的更大收益。不过,也有消费者表示,相比于门票减免,他们更看重服务质量和旅游体验,如果经典体验非常差,而且又没有文化内涵,门票的减免其实作用不大。因此,对于景区而言,门票的减免只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和文化内涵。

总而言之,青岛市的12家景区免门票,对于吸引游客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这也会直接提升旅游经济。

青岛12家景区对所有游客免门票,青岛免票的目的是什么?

碧海蓝天的青岛,最近发出了一则让人振奋的消息,那就是青岛12家景区会对所有的游客免门票。青岛免票的主要目的是拉因为疫情而受挫的旅游业一把,让旅游业尽快复苏,有力刺激旅游消费。

假期一向是青岛的旅游旺季,青岛有几大海水浴场,是避暑消暑的好去处。因为疫情的原因,青岛旅游业是萎靡不振的,为了重现青岛旅游业的繁荣,拉动旅游需求,刺激消费,青岛12家景区做出了对所有游客免门票的举措。从旅游公告上来看,从8月1日到12月31日,只要是国有政府定价的A级旅游景区都会对国内国外游客免门票,这些景区包括热度非常高的崂山风景区,小青岛、小鱼山以及青岛水族馆等等。

青岛12家景区做出免票的举措后,网友纷纷表示青岛是一个值得打卡的旅游城市,大海、沙滩、海鲜和青岛啤酒值得加持。青岛此次免票的举措势必会带来青岛旅游的小高峰。很多网友都会有担忧,很怕游客太多会聚集。对于网友的担忧,旅游官方网站也给出了答复。那就是即便是免票也会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来进行,那就是游客在进入青岛各大景区旅游的时候要提前预约,按照预约前来游览和参观。每个景区都会实行错峰入景区,限量的方法来避免游客密集。进入景区的游客,不会超过最大承载量的一半,因此是非常安全和有保障的。当然前往景区参观游览,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欣赏美景的同时,保护好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疫情取得阶段胜利,各行各业也需要强势复苏,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旅游业也理当再次抬头。旅游也可以放松身心,释放压力,免门票期间青岛游约起来。

阅读
分享